如果Windows撤出中国市场,我们该怎么办?国产操作系统能顶上吗?
假设微软退出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
就像我之前视频里所讲,微软进入中国市场30年,获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80.96%,使用率更是达到了86.82%。
同时,Windows经历几十年的优化与周期性迭代,越发完善,例如仅Windows10就有超过3500万应用数量,支持1600万的硬件/驱动组合,这是任何一个操作系统无法比拟的积累。

可以说,在中国,不论是我们个人使用,还是企业,甚至大专院校和某些机关单位,都在使用Windows,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了每天打开电脑,登录Windows,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而且刚才我们提到,Windows生态下的软件数量超过了3500个,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无人能力,这里面几乎包括了你所需要的所有软件,办公、学习、娱乐,做专业性的工作,例如软件开发、数据库、剪辑视频、做3D动画、搞工业设计等等等等,全都可以满足,或者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垄断。
对此,倪光南院士就曾表示:“航空飞机被波音、空客所垄断,总数量可能是数十万级别。但全世界几十亿台智能终端只有三种操作系统:苹果、安卓和Windows,这种垄断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例。”

所以,中国用户离不开Windows,相对应的微软也离不开中国,如果彻底断开,双方都是无法接受的。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国产操作系统咋样了?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已经发展到可以一用层级了。例如,当前比较主流的国产操作系统包括有中科方德、优麒麟、银河麒麟、红旗、中兴新支点、统信UOS、思普、普华、华为鸿蒙、深度等等,并且很多操作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在,部分需要高度信息安全的单位或部门。

另外,从用户体验上来看,各家的操作系统都可以满足基本的办公需求和学习需求,听听歌、看看视频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可以玩一些简单的游戏。
其中的深度Deepin,已经获得了很好的用户口碑,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话,Deepin已经初步具备了替代windows。并且在2019年,华为还推出了预装Deepin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还有非常全面的统信UOS操作系统,它可以支持龙芯、飞腾、兆芯、海光、鲲鹏等芯片平台的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工作站、服务器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产品。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华为鸿蒙。
鸿蒙定位是一款面向全场景的开源分布式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终端设备上运行。
目前,搭载 HarmonyOS 的华为设备已达 3.2 亿台,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超 2.5 亿,合计起来,鸿蒙已经覆盖用户超过5.7亿,成功坐稳移动操作系统的第三把交椅,真正与安卓、iOS三足鼎立了。

并且,就像刚才讲的,鸿蒙除了可以在手机上应用以外,在很多智能电子设备上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例如手表、摄像头、音箱、电饭煲、洗衣机、热水器、冰箱,甚至是汽车。当然,在电脑方面,鸿蒙也已经可以适配。这点不论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安卓,都无法相比。所以鸿蒙的未来,一片光明,因为其应用场景更加广阔。
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很快,虽然在民用领域,Windows的根基无法撼动,但是在关键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很好的替代,例如一些敏感部门和单位。
另外,国产操作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显著的是品牌多,数十个,技术路线、特点各不相同,虽然是百花齐望,但却没有一家独大的产品,可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聚力。不过各家如果能保持足够的兼容,软件也好、硬件也罢,那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或者说,在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的进程中,或许会有人逐渐掉队,被市场淘汰,最终涌现出少数几个实力强劲的产品,这个就需要继续观察了。
最后说,如果微软彻底退出中国,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我们也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操作系统、各种常见的应用软件,都可以国产化替代。并且在民用领域,可能会开始大量使用盗版的Windows系统,大家该干嘛干嘛,到头来,损失的还是微软自己。总之,微软离不开中国,中国也需要微软,二者之间不太会出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