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白话《水浒传》[1]
[1]梁山好汉是谁放出来的? 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一百单八将是谁放出来的?他们本来是被镇压在地下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怎么走到人间的?三十六天罡是谁?七十二地煞是谁?他们到底是英雄还是妖魔? 从今天开始,试着把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用大白话讲给大家听。 水浒的开头,比较难懂。但听水浒,总要从头开始。 水浒故事发生在我国的宋朝,就是“唐宋元明清”中的那个“宋”。 故事是从宋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开的头,换算成公历就是公元1058年。但这只是一个引子,为故事开了个头,并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故事真正开始要到二三十年之后了。 故事是从天下瘟疫盛行开始的。 说到瘟疫,我们刚刚经历了三年抗疫,核酸检测,方舱医院,封控,头痛浑身疼,还有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每个人都有深切的感受,感同身受,很好理解。 瘟疫盛行,百姓遭殃,皇上非常着急,商议对策。这时,写出岳阳楼记,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提出建议,请江西贵溪县龙虎山张太师进京,设坛祈祷,消除瘟疫。贵溪县就是现在的贵溪市,龙虎山就是现在的龙虎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现场感受。 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就派洪太尉去龙虎山请张天师。这样看来,那时抗疫到很简单,只需请张天师就可以了,不像现在,又要隔离又要吃药打针。 为便于大家对故事的理解,先讲一讲张天师。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天师采用世袭制,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 小说中的“虚靖天师”,是第三十代天师,但按小说所写的时间,当时还没有出生。可能是误写,也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是小说,不能太认真。 大家只要知道水浒故事是从这里开篇的就可以了。当时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非常大,小说就是要借助道教营造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氛围。古典小说开头大多都有神话玄幻故事,是明清小说的特色。 洪太尉到了之后,张天师并不见他,由主持出面接待,并对太尉说天师天性好静,不喜交往,住在龙虎山顶的茅草屋里。 洪太尉问:“如何才能见到天师?” 主持答:“天子诏书,已供在三清殿上,贫道等也不敢拆开。请太尉先喝茶,再商量”。 说是喝茶,其实就是吃饭接尘。太尉居中坐下,又是献茶,又是进斋饭,该上的都上了。等吃足喝好,太尉问:“既然天师在山顶,为什么不派人上山请他下来?” 主持说:“天师虽住在山顶,但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平时都很难见面,怎么叫人请得下来?” 太尉问:“京师瘟疫盛行,天子特派我前来请天师,救济万民。来到这里,却见不到天师,怎么办?” 主持说:“要救万民,太尉一定要有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可能能见到。如果心不诚,既使上山也是空走一趟。” 太师听了,有点急眼,说:“我从京师赶来,一路吃素,谁说我心不诚。既然这样,就照你说的,明天天一亮就上山。” 第二天一早,洪太尉上山前,主持又叮嘱说:“太尉要救万民,一定不能有后悔和后退的想法,一定要诚心诚意。” 太尉只能振奋精神,纵步上山。 洪太尉独自上山,转过一道弯又一道湾,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山头,走了三二里多路,已经脚酸腿软,走不动了。嘴里不敢说,心里想:“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养尊处优,何时穿过草鞋,爬过这么险峻的山路。谁知道天师他在哪里,却叫我受苦。” 又走了不到三五十步,正停下脚步喘着粗气,就感到山凹里起了一阵风。风刮过,从密密的松林后面,突然传出一声打雷一样的吼声,接着就扑地跳出一只老虎来。洪太尉大吃一惊,大叫一声摔倒在地。爬在地上偷看,只见老虎围着他转了好几圈,吓的太尉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厮打。老虎刚走,又有一条大蛇,两支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把毒气喷在洪太尉脸上。惊的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洪太尉又累又惊又怕,此前有气还藏在心里,此时已不由破口而出:“这么无礼,戏弄本官,受这般惊恐,等下山再找他们算帐!” 正在此时,听到松树背后隐隐的笛声吹响,渐渐走近。定晴看时,只见是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 洪太尉见了,便喊那个道童:“你从哪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理睬,只顾吹笛。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张天师吗?”太尉大惊,问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着说:“我早上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天师说,皇上派洪太尉,宣天师进京,设坛祈祷消除瘟疫,天师今天就乘鹤驾云去京师,现在可能已经在路上了,你就不用上山了。山上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骗我。”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太尉寻思:“一个小道童怎么能这么详细的知道这件事?一定是天师安排他告诉我的。”还想再上山去,想想刚才受的惊吓吃的苦,差点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吧。 太尉顺着来时的路下山之后,才知道道童就是天师,已经乘鹤驾云往东京去了。任务完成,皆大欢喜,就请太尉游山。太尉大喜,尽兴游玩。游玩中看到一个大殿门上写着“伏魔之殿”几个字,就问:“这个殿是做什么的?” 主持答:“这是历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 这下勾起了洪太尉的好奇心,一定要打开看看,怎么劝都劝不住。大笑着说:“都是胡说,故弄玄虚,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的道术。我读遍天下书,也没有看到什么锁镇之法,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点打开!” 主持惧怕太尉权势,只得喊人用铁锤砸开大锁。 开门后,里面黑洞洞的。让人点着火把,才看到四周都是空旳,只有中间有一个石碑。石碑正面刻了很多字,没人认识。石碑后面,刻着“遇洪而开”四个字。 太尉看到这四个字,大喜,对主持说:“几百年前就有人把我的姓刻在这里了,明明白白写着遇洪而开,分明是说只有我可以打开。别人开了有事,我开了没有事。这个魔王,一定就在石碑底下,快点多叫些人来,把它挖开。” 到了这会儿,再怎么劝说阻拦也没有用了,人的好奇心本来就挡不住,何况洪太尉自持是朝廷命官,谁敢阻拦! 众人只得放倒石碑,挖开石龟,撬开石板。石板底下,是一个万丈深渊的地穴,只听地穴内轰隆隆一声巨响,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伴随着巨响,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到半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射向四面八方。众人全都吓坏了,扔下锄头铁锹,惊叫着没命的往外跑。洪太尉也被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色如土。 这一段,讲的是“洪太尉误走妖魔”。 总之,这段故事就是从瘟疫开始,因为要请张天师进京祈祷消除瘟疫,派洪太尉前往,洪太尉放出了妖魔。 洪太尉放出的妖魔,正是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就是大家熟知的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 故事从1058年写起,但真正的主角出场却要到二三十年之后了。这样写,是要给梁山好汉一个大的来头,也留够了成长的时间。 到这里,类似神话玄幻、不好读懂的开头就讲完了,后面从二三十年以后梁山好汉才一个一个开始登场,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精彩纷呈。 二三十年后,故事从高俅开始。 说起高俅,有人考证说中国足球教父是高俅高太尉。有个段子说:“罗纳尔多退役,巴西八年没缓过劲;齐达内退役,法国十二年没缓过劲;普斯卡什退役,匈牙利三十年没缓过劲……而我们,自从高俅“退役”后,已经近1000年没缓过劲来了。” 高俅本是东京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后来逆袭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街头小混混是如何成为皇帝身边红人的呢?下期接着讲。 感谢收看,欢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