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8周汇总(2.20-2.26)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每日Free NMET公众号首发。平时写字匆忙难免有纰漏,公众号修改又有字数和次数限制,所以每周日会在b站专栏汇总修订过去一周的内容,希望对于各位有帮助。
“高考胜历”特别定制日历,每日一个高考英语阅读长难句分析,助你点滴积累句式分析能力、文章翻译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从而提升高考英语综合实力。b站“Free高考英语”的个人空间商品页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强烈推荐各位高三同学用它记录见证自己最后半年的努力!

2022年2月20日 建议类应用文
—生活建议
每周日,我们为各位准备的是蓝色的应用文写作专题卡片。上次是学习建议类应用文,这次我们看到的是生活建议类应用文。
来看看这次的写作题目。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去中国朋友家做客,发邮件向你询问有关习俗。请你回复邮件,内容包括:
1. 到达时间;
2. 合适的礼物;
3. 餐桌礼仪。
范文的第一段不用多说了,句式务必自己写熟练。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recently? 寒暄
Know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visit your Chinese friend for dinner and woul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relevant customs, I am writing to give you some suggestions. 蓝色建议句式,粉色题干的两个主题短语
第二段是建议的重头戏。我们在上周的作文里讲过,除了最基本的表示建议的动词“advice / suggest / recommend”,建议还有六种写法:
情态动词
you can / should / may do sth
祈使句 / 反问句
do sth / try doing sth / why not do sth
非谓语动词作主语
doing sth is ……
形式主语句型
it is …… to do sth,it is …… that ……
形容词句式
sth is useful / helpful / beneficial
动词短语
sth will do sth,sth can be used to do sth
如果你对上述的六种写建议的方式没有印象了,请回去看看2月13日的应用文写作。
我们一起看看第二段范文,请各位注意以下三个问题,这也是在你自己动手写的时候,需要你学会构思的。
1、有几个建议?
2、每个建议是用什么方式写作的?
3、补充了什么样的细节。
建议一
To begin with,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one should arrive 10 minutes earlier in our tradition, so you can give a helping hand to the family to prepare the dinner.
第一个建议是“提前十分钟到”,你会看到这里明显是使用形式主语句型“这件事是公认的”来提出建议,随后使用动作目的“帮助准备晚饭”来完成对建议的细节补充。
建议二
Besides, I strongly suggest that you bring some gifts,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show your friendliness.
To be specific, being an indication of safety and hAppiness, Chinese knots are a good choice.
第二个建议里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是笼统建议“带礼物”,使用最基本的建议动词“suggest”,使用定语从句表示送礼物的目的“表示友好”进行细节补充。
然后是具体建议“中国结”,使用形容词句式“是个好的选择”,使用非谓语动词补充中国结的意义“象征平安幸福”进行细节补充。
建议三
Eventually, you’d better avoid making noises while chewing food.
第三个建议是“避免咀嚼食物出声音”,使用的是情态动词“you'd better do sth 你最好做某事”。因为是最后一个建议了,所以采取简略的写法,没有细节补充。
总结提炼一下,在整个第二段里,范文提到的建议就是以下内容,均为动词短语“do sth”:
arrive 10 minutes earlier
bring some gifts (Chinese knots)
avoid making noises while chewing food
我再使用其它方式把这三个建议写一遍,希望各位能熟悉建议的各种写作思路。
Arriving 10 minutes earlier is considered as a good habit, which will show your politeness. (非谓语作主语+形容词句式)
提前十分钟到被认为是个好习惯,可以展示你的礼貌。
Why not bring some gifts, such as Chinese knots, fresh flowers, or some interesting decorations?(反问句)
为什么不带点礼物呢?例如中国结,鲜花或一些有趣的小装饰。
Not making noises while chewing food will help to maintain a good image for you.(动词短语)
咀嚼食物的时候不出声音可以帮助保持你良好的形象。
第三段是标准的建议类应用文结尾,再一次强调务必写作熟练。
I sincerely hope my suggestions are of great help to you.
And don’t hesitate to tell m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到此为止,给对方提供建议类的应用文我们就彻底说完了,下周末我们看到的是建议的反对侧——求助类应用文。

2022年2月21日 长难句分析40
—彻底搞定“疑问词+ever”
今日原句
Whatever stage of life you’re at, wherever you go and whatever project you do in GDA, you’ll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a poor and remote community.(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A篇)
内容分析
我们在2月17日长难句分析37里讲到过“疑问词+ever”的基本用法,这也是今天的句子里的重点结构。
在句子里首先看到的是三个并列的“疑问词+ever”的结构,用于充当句子的状语:
Whatever stage of life you’re at,
无论你在生命的什么阶段
wherever you go
无论你去什么地方
and whatever project you do in GDA,
无论你在GDA里做什么项目
各位能看明白“疑问词+ever”的从句翻译思路么?把句子里的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找出来,然后把“无论……”的强调含义加入进去即可。例如:
wherever you go
主谓结构是“you go 你去”,“where”是什么地方,再加上“无论……”的强调含义,就是最后的“无论你去什么地方”。再比如:
whenever you make a decision
主谓结构是“你做决定”,“when”是什么时候,再加上“无论……”的强调含义,就是这句话的翻译“无论什么时候你做决定”。
有的时候句子会涉及动宾结构,比如:
whoever wins the competition
动宾结构是“赢得比赛”,“who”是什么人,再加上“无论……”的强调含义,就是“无论什么人赢得比赛”,实际上思路和前面两个例子是一模一样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whatever和however两个词的翻译,因为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倒装情况。比如今天的第一个从句:
Whatever stage of life you’re at
这句话原来是什么样的呢?
You're at the child stage of life.
You're at the teenager stage of life.
You're at the adult stage of life.
你在生命的童年阶段,你在生命的青少年阶段,你在生命的成人阶段……现在要统一强调“无论你在生命的什么阶段”,主谓结构是“you're at 你在”,但是这次的强调部分不仅仅是whatever了,而是“whatever stage of life 无论生命的什么阶段”,原来在句尾的“stage of life”跑到“you're at”前面去了,这就是whatever的特殊情况。再来看个例子:
whatever story you like
主谓结构是“你喜欢”,强调部分是“whatever story 无论什么故事”,story跑到you like前面去了。
whatever information you know
主谓结构“你知道”,强调部分“whatever information 无论什么信息”,information跑到you know前面去了。
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并列从句也是如此。
whatever project you do in GDA,
主谓结构“你做”,强调部分“whatever project 无论什么项目”,project跑到you do前面去了,最后的翻译就是“无论你在GDA里做什么项目”。
如果whatever的这种倒装你能明白,那么however的倒装就没有任何难度了。2月17日的文章里我们看到的例句是:
however long it takes,
主谓结构“它需要”,强调部分“however long 无论多么长”,long跑到it takes前面去了,翻译为“无论需要多么长(时间)”。
再来看俩例子:
however difficult the task is
主谓结构“这个任务是”,强调部分“however difficult 无论多么困难”,difficult跑到the task is前面去了,翻译为“无论这个任务是多么困难”。
however hard you try
主谓结构“你尝试”,强调部分“however hard 无论多么努力”,hard跑到you try前面去了,翻译为“无论你尝试得多么努力”
到此为止,“疑问词+ever”的翻译理解应该彻底说明白了。你需要注意的是whatever和however会有特殊的倒装情况,概括下来就是:
whatever 倒装强调事物(名词)
however 倒装强调状态(形容词副词)
然后是今天的句子里毫无难度的主句部分。
you’ll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a poor and remote community.
你会创造积极的变化在贫穷和偏远的社区
这里有个特别厉害的短语“create positive changes 创造积极的变化”,这个短语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是人类生命所有行为的终极意义所在,所以在写作里应用范围极广。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一方面是在帮助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人发生积极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让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发生积极的变化。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neighborhood / school 环境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my class / team 身边的人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my skills and abilities 能力
create positive changes in my characteristics / qualities / nature 性格
最后就是核心词汇“remote 形容词 远距离的、偏僻的;名词 遥控器”,认识即可。
中文机械翻译
无论你在生命的什么阶段,无论你去什么地方,无论你在GDA里做什么项目,你会创造积极的变化在贫穷和偏远的社区。
中文优化翻译
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你人在何处,无论你在GDA从事什么项目,你都能够为贫穷和偏远的社区创造积极的变化。

2022年2月22日 长难句分析41
—再一起来山寨今天的句子吧!
今日原句
Depending on which role you choose, you could help to increase a community’s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or help to protect valuable local cultures.(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A篇)
内容分析
今天的句子又是一个在写作里可以借鉴的句式结构。我们先来用标记一下句子里面的基本组成部分:
Depending on which role you choose,
you could help to increase a community’s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or help to protect valuable local cultures.
在这个不算长的句子里,既涉及核心词汇的准确表述,又有非谓语动词和从句的语言多样化,还有清晰的句子内部层次逻辑,在高考写作中,这种句子就是非常体现你的语言水平的,也是阅卷者非常青睐的。
我们一部分一部分来看。
1、Depending on which role you choose,
根据你选择哪一个角色
“depending on 根据”在这里是个状语,作用等同于更常见的“according to 根据”。需要注意的是,depending和according说到底是一个非谓语动词的形式,是一个短语,所以在它的后面是绝对不能直接加句子写谓语的。我在过往回答过很多类似的问题,学生把according to当作连词看待,这是绝对错误的。
depending on / according to + sb/sth
如果你需要加从句,也要像原句一样,加入从句关系词然后再引导从句。这个就是在介词on或to后面常规添加宾语从句了,其实说到底还是个名词概念。比如:
According to what he said, I knew my mistake.
= According to his words, l knew my mistake.
原句的关系词“which”在宾语从句里叫做“哪一个”,和定语从句指代事物的关系代词“which”有本质区别,概念务必不要混淆。不过,which在宾语从句里“哪一个”的知识点,在高考里涉及的非常非常少,除了18年全国三“是我还是大猩猩”那道臭名昭著的题目以外,几乎没见过。
2、you could help to increase a community’s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你可以帮助增加一个社区接触安全饮用水的机会
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就是核心词汇access的用法。“access 动词 进入、接入;名词 通道、入口、机会、权利”,“have access to sth 有机会接触某事”就是“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th 有机会做某事”,所以原句中的“increase access to sth”就是“增加接触某事的机会”。形容词变化“accessible”表示“可到达的 可进入的 可接触到的”。还有一个长得像的“assess 评估”,别弄混了。
需要注意的是,access后面的to是介词,后面直接加名词或动名词即可。也会不断有同学问有哪些短语的to是介词要不要背什么的,在我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首先,介词to是“到某处”或“给某人”,和“to do 动作目的 为了做某事”的意思差别很大。另外,to do是一个整体,在高考语法填空里绝对不存在给你to让你填do的可能性。
3、or help to protect valuable local cultures.
或者帮助保护宝贵的当地文化
和上面并列的另一部分,重点就一个词“valuable 有价值的”。value也是重点考察的核心词汇,“value 名词 价值;动词 珍惜”,valuable的反义词是“valueless 无价值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个特殊的衍生词“invaluable 无价的 价值连城的”,注意别理解错误。
句子的内容说完了,咱们再来说说句子的形式和内部逻辑。把句式提炼出来,就是下面的样子:
Depending on sth, you can do sth, or do sth.
根据不同情况,后面必然涉及不同的对应内容,所以需要用or来表示“并列的几选一”。这里写两个或三个并列,都是可以的。比如下面的写作范例:
Depending on your interests, you can choose to attend the photography lecture, or choose to take part in the painting activity.
根据你的兴趣爱好,你可以选择去参加摄影讲座,也可以选择去参与绘画活动。
这个句子专门用来向对方发出邀请时介绍活动的具体内容。你需要想两件事:1、以什么作为选择依据;2、可选的事有哪些。在这个范例里,可选的事就是“参加摄影讲座”和“参与绘画活动”,选择依据就是“你的兴趣爱好”。
和我们今天的原句对比一下,还少个从句呢,这里也很好改:
Depending on w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you can choose to attend the photography lecture, or choose to take part in the painting activity.
your interests = w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你的兴趣 = 你感兴趣的东西
我再来写一个句子,作为今天内容的收尾。
Depending on the grade you received in the final, you should decide to focus more on core vocabulary, put more efforts in the released exams of past years, or keep practicing English writing on a daily basis.
可选的事:
1、更多注重核心词汇
2、投入更多努力做历年真题
3、每天坚持练习英语写作
选择依据:你的期末考试成绩
这就是不同分数段的同学,现在应该重点做的事。
70以下:更多注重核心词汇
70-130:投入更多努力做历年真题
130以上:每天坚持练习英语写作
中文机械翻译
根据你选择哪一个角色,你可以帮助增加一个社区接触安全饮用水的机会,或者帮助保护宝贵的当地文化。
中文优化翻译
根据你选择的角色,你可以帮助提高社区获得安全饮用水的机会,或者帮助保护宝贵的当地文化。

2022年2月23日 长难句分析42
—such……that和so……that和so that
今日原句
At this year’s I/O Conference, a company showed a new voice technology able to produce such a convincing human-sounding voice that it was able to speak to a receptionist and book a reservation without detection.(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
内容分析
今天的句子我们要弄明白这三个结构:
such …… that
so …… that
so that
1、such …… that和so …… that均表示“如此……以至于”,that后面是表示结果的从句,例如:
He is such a clever boy that everybody likes him.
他是一个如此聪明的男孩以至于大家都喜欢他。
He runs so fast that nobody can catch up with him.
他跑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没人能追上他。
2、such后面一定是个名词短语,什么名词都可以,但是一定是名词短语,例如:
He was such an honest man that he was praised by the teacher.
他是一个如此诚实的人以至于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可数名词单数)
They are such interesting novels that I want to read them once again.
这些是如此有趣的小说以至于我想再读一遍。(可数名词复数)
He has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that the teachers are pleased with him.
他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以至于老师们对他感到很满意。(不可数名词)
3、so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副词,不能是名词短语,例如:
Dr. Wang is so good that everybody loves and respects him.
王医生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大家都尊敬爱戴他。(形容词)
I am so tired that I want to sleep right now.
我是如此之累以至于我想马上睡觉。(形容词)
He speaks so quickly that l cannot understand his words.
他说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副词)
4、特殊情况:如果such后面的名词短语有many、much、few、little这样的词修饰,不用such,改用so,例如:
He had so many falls that he was black and blue all over.
他摔了如此之多的跟头以至于全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
He had so little education that he was unfit for this job.
他受过如此之少的教育以至于他不适合这个工作。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street watching the fire that firefighters could not get close to the building.
街上有如此之多的人观看大火以至于消防队员无法接近大楼。
再来看今天的句子,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At this year’s I/O Conference, a company showed a new voice technology
在今年的I/O大会上,一个公司展示了一个新的语音技术
句子主干,无难度,conference认识即可。
able to produce such a convincing human-sounding voice
能够制造一个如此令人信服的人类语音
able作为形容词后置补充前面technology的特点。形容词的这种用法很广泛,比如“He gives me a book good for my study. 他给了我一本对我的学习有好处的书”,good就是形容词后置补充book的特点。
that it was able to speak to a receptionist and book a reservation without detection.
以至于它能够和接待员说话并且预定位置不被发现。
receptionist、book、reservation、detection都是核心词汇。
5、so that表示“以便……”,是高考更重要的连词短语
so that用于表示目的或结果,表示“前面的情况发生了,后面的情况就可能发生了”。例如:
Submit your assignment on time so that it reaches the system on or before the due date.
按时提交作业——目的:作业能够在规定的期限之前被系统接收。
Creating such a smooth passage means adjusting a vehicle's speed so that it always arrives at the lights when they are green.
创造这样一条顺畅的通道意味着调整车辆的速度——目的:车辆在经过路口的时候总是绿灯。
And some companies arranged their business so that they resisted the contraction and benefited from the trends affecting their industry.
而且有些公司调整了他们的业务——结果:他们能够抵御经济衰退的影响,并从影响这个行业的大趋势中获得利益。
So the ACC Appears to act as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 it learns to warn us in advance when our behavior might lead to a negative outcome, so that we can be more careful and avoid making a mistake.
所以,ACC好像充当了一个预警系统,当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负面的结果时,它会提前了解并警告我们——结果:我们就会更加小心,并且避免犯错误。
最后补充一点:各位更熟悉的表示目的的短语是“in order to 为了”,so that的含义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in order to可以放句首或句中,而so that则必须要放在句中。
中文机械翻译
在今年的I/O大会上,一个公司展示了一个新的语音技术能够制造一个如此令人信服的人类语音以至于它能够和接待员说话并且预定位置不被发现。
中文优化翻译
在今年的I/O大会上,一家公司展示了一种新的语音技术,能够生成非常令人信服的人类声音,它能够与接待员交谈,并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预订。

2022年2月24日 长难句分析43
—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
今日原句
That might mean either developing a uniform way to mark videos and images, showing when and who they were made by, or abandoning phone calls altogether and moving towards data-based communications – using Apps like Facetime or WhatsApp, which can be tied to your identity.(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
内容分析
今天的句子很长。在阅读里遇到这种长句子,有两种操作方法。
方法一: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内容重点
每个人都要能看出来,这个句子的核心结构是:
That might mean either ……, or ……
那意味着要不然……,要不然……
所以在句子里涉及两种选择,这是“either……or……”结构最根本的理解。两种选择是什么呢?
选择一
developing a uniform way to mark videos and images,
开发一种统一的方式去标记视频和图像
showing when and who they were made by,
展示它们是什么时候由谁拍的
选择二
abandoning phone calls altogether
完全抛弃电话
and moving towards data-based communications
转向基于数据的通讯
你会发现这个句子的格式还挺工整的,在either和or后面各有两个“doing sth”的动词短语。如果说重要信息,这四个动作就是整个句子最核心的内容。“要不然这么做,要不然那么做”,作者其实是在给出建议。
最后还有一个破折号的部分,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所以如果你不理解什么叫“转向基于数据的通讯”,作者就在帮助你理解:
moving towards data-based communications
= using Apps like Facetime or WhatsApp, which can be tied to your identity.
使用像Facetime或WhatsApp这样的软件,能够绑定你的身份
如果你明白破折号前面的内容,后面的部分就可以直接忽略掉,反之亦然。这是我们在2月7日长难句分析30里给各位讲过的。
以上就是我们的第一种应对长句的办法。
方法二:找到从属对象,尽量整句忽略
我自己有个未经验证的理论,就是阅读理解句子越长,这句话越不重要。在相对有难度的高考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理解中,长句往往用于具体解释细节,多数情况是为前面或后面概括性的短句服务的,所以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长句,而是体现某个局部重要内容的短句。
比如今天的句子,看到一开始的主干“That might mean 那可能意味着……”,就要立刻想明白,这句话只不过是对前面内容的具体解释罢了,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前面的句子上,可能更容易把握这个局部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们可以看看这句话在文章里所处的位置:
We need to deal with the insecure nature of our telecom networks. Phone carriers and consumers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find ways of determining and communicating what is real. That might mean either developing a uniform way to mark videos and images, showing when and who they were made by, or abandoning phone calls altogether and moving towards data-based communications – using Apps like Facetime or WhatsApp, which can be tied to your identity.
短句长句的配合一目了然,第一句是绝对的重点。
We need to deal with the insecure nature of our telecom networks.
我们需要解决电信网络的不安全的本质
作者提出“要解决问题”,后面当然写的就是“具体如何解决”。如果有题目问到作者的建议,那么这里就是你需要具体对应细节的地方。如果没有问到,那么整段话就完全可以忽略了。
那么这篇文章问了什么题呢?
38. How does the author feel abou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robocalls?
作者对于目前解决方案的感受是什么?
39.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scammers can __________.
垃圾邮件凭借新技术能做什么?
40. What does the passage imply?
这文章隐含了什么观点?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哪个是最合适的文章标题?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问到“作者提了什么建议”,所以那一段话都是可以无视的,今天的句子其实一个字都不需要看。整个思路走下来就是:
看段首句——发现作者在提建议
看题目——没有问到作者的建议
整段忽略
熟悉了这种思路后,可以显著节约做阅读的时间,而且让解题和文章理解都更有针对性。
但是——
所有你不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建立在你做过这些事情成百上千遍的基础上的。所谓化繁为简,首先一定要了解繁的方方面面,然后才能有化简的可能性。所谓的技巧也不是投机取巧,是在大量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积累、条件反射和最优路径规划。
所以想在阅读理解里做到举重若轻地准确忽略次要信息把握重要信息,你要做的事情是首先老老实实看懂若干篇文章,彻底理解若干个句子。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句子,在考场上可以使用方法二忽略,但是日常训练中必须用方法一读得明明白白。
阶段可以缩短,但是不能跨越。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中文机械翻译
那意味着要不然开发一种统一的方式去标记视频和图像,展示它们是什么时候由谁拍的,要不然完全抛弃电话,转向基于数据的通讯——使用像Facetime或WhatsApp这样的软件,能够绑定你的身份。
中文优化翻译
这可能意味着要么开发一种统一的方式来标记视频和图像,显示它们的制作时间和制作者,要么完全放弃电话,转向基于数据的通信——使用像Facetime或WhatsApp这样的应用程序,可以与你的个人身份直接绑定。

2022年2月25日 长难句分析44
—一篇文章看懂since的考点
今日原句
Warming changes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 and can affect phytoplankton growth, since they need not only sunlight and carbon dioxide to grow, but also nutrients.(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D篇)
内容分析
这又是个结构很工整的句子。主要逻辑关系“since”把全句一分为二,两边各有一个并列关系的连词结构“and”和“not only……but also”。
Warming changes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
变暖改变了海洋的关键特点
and can affect phytoplankton growth,
并且能影响浮游植物生长
句子的前半部分,and并列两个谓语动作changes和can affect,主语则是统一的warming。注意,这里如果把changes当成名词复数,and就没有并列对象了,整个句子就混乱了。“改变”和“影响”其实就是近义词。
since they need not only sunlight and carbon dioxide to grow,
因为他们需要不仅阳光和二氧化碳来成长
but also nutrients.
而且营养
为什么warming能改变和影响呢?后半句话给出解释。“not only……but also”在这里并列的是“阳光二氧化碳和营养”,实际上在nutrients后面应该仍然有一个“to grow”,只是因为重复被省略掉了而已。翻译全了就是:不但需要A来成长,而且需要B来成长。
整句话最核心的就是内部的因果逻辑since,所以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是since在考试里的四个考点。
1、since单独使用
这个时候的since是个副词,表示“在那以后(直到现在)”, “此后(直到现在)”,例如:
Things have not changed very much since.
自那以后,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还可以加上“ever 强调”构成“ever since”的短语。
His first book was a great success, and he has been famous as a writer ever since.
他的第一本书非常成功,此后他就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He got a job with the firm in 1970, and has worked there ever since.
他1970年在那家公司找到了工作,此后就一直在那里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since所描述的就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某个动作,所以相关的动词时态几乎都是现在完成时。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是首先给出一个过去的起点,然后并列另一句继续描述过去到现在。
2、since加过去时间
这个时候的since是个介词,表示“自从……以后(到现在)”,后面往往加的是过去时间。
I haven’t written home since Christmas.
自圣诞节以后(到现在),我未曾写信回家。
I have been here since 1989.
自从1989年以后(到现在),我一直在这里。
I have visited 3 countries since five months ago.
自从五个月前以后(到现在),我已经去过三个国家了。
各位应该能看明白,since之后的过去时间就是个起点,然后一直到现在,配合的谓语时态使用现在完成时。
3、since加表示原因的句子
这个时候的since是个连词,表示“因为、既然、鉴于”,有些类似“now that 既然”,语气比because弱一些,例如:
Since the rain has stopped, let’s go for a walk.
既然雨停了,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Since we are young, we shouldn’t be too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既然我们还年轻,就不应该太害怕犯错误。
注意,since和because表示原因的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但是在高考层面上并不涉及考察,所以可以忽略。如果在语法填空里判断出来需要表示原因,请一定使用最保险的because,而不要追求个性地使用since之类的词。另外,在表示原因的时候,since对于谓语时态没有影响。
4、since加表示时间的句子
这个用法是最混乱的,我尽量简单点说清楚。
英文里的动作分两类,一类叫延续性动作,一类叫非延续性动作。
延续:动作能够长期发生的,一般是可以持久存在的动作或状态,比如live、study、stay等。
非延续:动作发生之后立刻结束的,一般是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比如leave、arrive、start等。
——如果since后面是非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则表示“从这个动作发生以后(到现在)”,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
He has studied very hard since he came to our school.
自从来到我们学校以后,他学习非常努力。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school since you left.
自从你离开以后,我们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It is two years since I became a postgraduate student.
自从我成为研究生以后,已经两年了。
——如果since后面是延续性动作或状态的过去时,则表示“从这个动作结束以后(到现在)”,这是最容易混乱的用法。例如:
John is now with his parents in New York; it is already three years since he was a teacher.
约翰现在和父母一起住在纽约;自从他不当教师,已经三年了。
It is half a month since he was a League member.
自从他不是团员,已经半个月了。
It has been quite some time since I was in London.
自从我离开伦敦,已经很长时间了。
since之后的动作,要按照“结束以后”,也就是否定来翻译,这个点非常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例如:
I haven’t heard from him since he lived here.
错误:自从他住在这里以后,我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正确:自从他不住在这里以后,我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since之后的lived是个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所以这里要把since之后的内容理解为否定“他不住在这里”,才是这句话的正确翻译。
——“It is (has been) + 时间段 + since ...”,表示“自从……已经多长时间了”。可以是一般现在时“It is”,也可以是现在完成时“It has been”,句意没有区别。
这个句型的规则和上面两条完全相同:
如果since后面是非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就正常理解。
如果since后面是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就按否定理解。
比如: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he began to smoke.
自从他开始抽烟,已经三年了。
“began to smoke”是非延续性动作,所以正常理解,“他已经抽了三年烟了”。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he smoked.
自从他不抽烟,已经三年了。
“smoked”是延续性动作,所以按否定理解,“他已经戒了三年烟了”。
It’s a long time since he studied Chinese.
自从他不学中文,已经很长时间了。
“studied”是延续性动作,所以按否定理解,“他已经很久没有学过中文了”。
It is ten years since they last met.
自从他们不见面,已经十年了。
“met”是延续性动作,所以按否定理解,“他们已经十年没见过面了”。
这就是since加表示时间的句子时的理解规则。简而言之,看since后面的动作,非延续就正常,延续就否定,你能明白了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since ……”在句中是现在完成时的重要标志,务必注意。
中文机械翻译
变暖改变了海洋的关键特点并且能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因为他们需要不仅阳光和二氧化碳来成长而且营养。
中文优化翻译
气候变暖改变了海洋的关键特征,对浮游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因为它们的生长不仅需要阳光和二氧化碳,还需要营养物质。

2022年2月26日 长难句分析45
—一篇文章看懂before的考点
今日原句
“It’ll be a while before we can statistically show that the changes are hAppening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Dutkiewicz said, “but the change in the colour of the ocean will be one of the early warning signals that we really have changed our planet.”(选自2019年北京卷阅读理解D篇)
内容分析
虽然是个我们在正常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大概率会无视掉的引用部分,但是句子里的内容还是需要各位掌握的。
“Dutkiewicz said 某人说”这个部分,我就直接忽略掉了,咱们来看剩下的两个部分,具体拆分如下:
It’ll be a while 主句
before we can statistically show 连词before
that the changes are hAppening 关系词that引导宾语从句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连词短语because of
but the change in the colour of the ocean will be one of the early warning signals 连词but
that we really have changed our planet. 关系词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
我们首先需要各位明确了解的,就是两个关系词that引导从句的不同。
that从句一:宾语从句
we can statistically show that the changes are hAppening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我们可以用数据展示这些变化在发生因为气候变化
主句到show为止,明显是不完整句,缺少show的宾语。从句里的动词hAppen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需要再有名词了,所以从句是完整句,在这里充当show的宾语部分,补充“展示的是什么”,所以叫做宾语从句。注意,这里的that是可以省略的。
that从句二:同位语从句
the change in the colour of the ocean will be one of the early warning signals that we really have changed our planet.
海洋颜色的改变将会是早期警告信号之一,我们真的改变了我们的星球。
主句的主语“the change”后面有个介词短语补充,不要被干扰。“改变将会是早期警告信号之一”,主句主谓宾完整。从句“我们改变了我们的星球”,同样主谓宾完整。这里的关系词that,引导的从句就是我们在1月27日的长难句分析22里给各位讲到的同位语从句。“signals 信号”是个抽象名词,具体什么信号呢?用that同位语从句展开,“我们改变了地球”的信号,signals就等于后面的从句。注意,这里的that是不可以省略的。
通过这两个that从句,希望各位别忘了我们在2月10日的长难句分析33里让各位了解的从句的两个核心意义:
主句不完整的时候,从句补充缺少的句意。
主句完整的时候,从句扩充主句的信息。
到此为止,这个句子差不多说完了,只剩下最开始的那个句式结构:
It’ll be a while before ……
这也是我们今天的重点:before的考点。我们按照before的不同词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
1、before作为连词
这是before最重要的用法,主要考以下三层含义:
——表示“在……之前”。这是before最基本的含义,描述两件事的先后顺序。
注意,这里不一定要使用时态区分先后。可以对比下面的两个例子:
I made a reservation before I went to the restaurant.
在我去餐厅之前,我预定了。
单纯描述两个动作的先后顺序,这里不需要区分时态。
I had made a reservation before I went to the restaurant.
在我去餐厅之前,我就已经预定过了。
“去餐厅”是个动作,而“预定过了”是个状态,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在某种状态下做某个动作”,所以需要区分时态。
到底是“两个动作的先后顺序”,还是“在某个状态下做某个动作”,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很多情况下区别比较微妙,所以类似这样的题目会有理解上的歧义,要么不出题,要么会把made和had made都作为正确答案,各位无需纠结。
——表示“还没来得及……就……”。强调从句动作发生之前,主句动作已经发生了。
He rushed out of the room before I could say a word.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冲出了房间。
Before she could move, she heard a great noise.
她还没来得及动弹,就听见了一声巨响。
其实就是把“在……之前”更加形象地引申理解了一下而已。
——“It be + 时间段 + before ……”的句型,表示“这段时间之后才……”,强调before之后的动作来之不易。
It will be five years before I come back.
五年以后我才能回来。
It will be a long time before we meet them again.
很长时间以后我们才能再次见到他们。
Scientists say it may be five or six years before it is possible to test this medicine on human patients.
科学家说五到六年以后才有可能在人体上测试这种药物。
我们今天的句子里,就是这种句型。
It’ll be a while before we can statistically show ……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才能用数据展示……
这个句型还可以更灵活一些,总之就是before前面是个时间段,before后面是个来之不易的动作。
The American Civil War lasted four years before the North won in the end.
美国南北战争持续了四年,北方才最终取得胜利。
作为连词的before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必须理解准确。
It didn't take long before May was beloved by everyone in our neighbourhood.
没过多久,梅就得到了社区里所有人的喜爱。
这个句子当时在题目里需要填before,很多人把long before看作一个整体,实际上二者毫无关系。“it takes long 需要很长时间”,注意核心词汇take的用法。
It won’t be long before they understand each other.
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互相了解的。
2、before作为介词
作为介词,before既可以指时间上的“earlier than在……之前”,也可以指位置上的“in front of在……之前”。例如:
Experiments of this kind had been conducted in both the U. S. and Europe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种实验就在美国和欧洲开展过。(时间)
He was brought before the judge.
他被带到了法官面前。(位置)
3、before作为副词
作为副词,before在句子里单独使用,表示“早些时候、以前”,往往与完成时连用,表示“之前已经做过某个动作了”。例如:
I’ve seen the film Titanic before.
我早些时候看过《泰坦尼克》这部电影。
I have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flowers before.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花朵。
4、before long与long before
before long表示“不久、很快”,往往用于过去时或将来时。
Before long, he went to America.
没过多久,他就去了美国。
The work will be finished before long.
工作很快就会完成。
long before表示“很久以前”,一般用于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
That hAppened long before.
那件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She said she had read the novel long before.
她说她很久以前就读过这部小说。
以上就是before在高考里的四个考点啦,最重要的还是before作为连词的用法,必须理解准确。
中文机械翻译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才能用数据展示这些变化在发生因为气候变化,杜特凯维奇说,但是海洋颜色的改变将会是早期警告信号之一,我们真的改变了我们的星球。
中文优化翻译
“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统计学上证明这些变化是受到了气候影响,”杜特凯维奇说,“但是海洋颜色的变化是地球发生变化的预警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