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讲堂:孩子长高路上的这些“绊脚石”,父母一定要知道!

2021-08-24 14:52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医生啊,为什么孩子一直补钙,可还是长不高呢?”

“我和我老公的身高都不错,为什么孩子身高还低于同龄人?”

......

随着时代的进步,陷入“身高焦虑”的家长越来越多,担心自己的孩子“矮人一等”,影响以后的婚恋、求职等。为了改善孩子身高,当有些父母意识到孩子身高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便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揠苗助长”。

对此,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武翠凡提醒,在发现孩子身高不如同龄人的第一时间,家长应该带孩子到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经专科医生评估后,精准进行干预。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乱用药物,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武翠凡主任还表示,有些家长在帮助孩子长高的过程中难免会进入一些误区,反而会影响到孩子长个子。所以家长若想帮助孩子长到理想身高,面对孩子在长高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一定要了解清楚。

想让孩子长高个儿,家长要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多补钙就能长高

钙、磷是骨骼组成的主要成分。当孩子长不高时,很多家长会误认为多补钙就能长高。其实,现在的孩子只要正常饮食,摄入的钙就已经足够,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武翠凡主任指出,钙是骨骼合成的“原料”,但不是骨骼合成的“发动机”,适量的补钙能增强骨头密度和硬度,但补钙并不一定就能促进长高。甚至钙补多了,还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引起消化道的一些症状,过多的钙在胃肠道里,竞争性地抑制锌和铁的吸收,造成锌、铁的缺乏,甚至会导致孩子厌食乏力、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降低等情况。

所以,孩子矮小不一定是因为缺钙,家长应该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完善检查,查明原因。如果是缺钙,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家长不要盲目地自行购买钙片给孩子补充。


误区二:父母矮,孩子一定矮;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武翠凡主任表示,孩子的身高是由遗传、疾病、母孕情况、营养、环境、心理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约占60~70%,剩下的因素各占据20%~80%,其中疾病又占了10%以上的比例。因此,父母矮,孩子不一定矮。且随着医学的发展,有一部分的遗传身高不高的孩子是可以通过有效干预改善身高的。同理,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后天的影响至关重要。

误区三:孩子个子矮是因为晚长

老人常说:“二十三猛一窜”,所以很多家长看到自家孩子长不高,一点都不担心,认为孩子肯定是晚长,最后一定能成为大高个儿。等来等去,最终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以前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人们营养水平较差,导致孩子青春期生长停滞,到了青春后期营养水平得到改善,出现补偿性生长,故而有‘二十三猛一窜’的说法。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武翠凡主任表示,通常情况下,晚长的孩子,骨龄也是落后比较多的。孩子是不是晚长,排除了其他内分泌的疾病,拍个骨龄就可以知道了。长个子不像其他的事情,家长切忌盲目等待,错过后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

误区四:多运动就一定能长高

长高的本质,其实是骨细胞增殖分裂的结果。运动在促进长高中占重要地位,运动通过骨应力的变化促进长高。但是,并非运动强度越大,就越能促进长高。目前有大量实验证明,运动强度与生长激素分泌量不完全呈正相关。只有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并保证一定时长,才能有效地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长高。

那么,想让孩子在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长高,父母究竟该怎样做?武翠凡主任介绍,充足的深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快乐的心情是关键。

1、充足的深睡眠有助于孩子的生长,根据美国发布的儿童睡眠时间表,不同年龄的孩子所需的睡眠时长不同。而在夜间10点到凌晨1点之间分泌的生长激素量达到一天总量的一半。因此孩子晚上应在10点前入睡,具体时长可根据具体年龄要求。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食物多样、种类齐全,避免孩子偏食或挑食,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助力孩子长高。

3、适当的运动,如打篮球、跳绳、引体向上、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需要运动3-4次,每次60分钟,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孩子体质,从而帮助增高。

4、避免让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下生活,这样会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让孩子保持好心情更有利成长发育。

另外,一旦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不正常,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做检查,了解孩子的身高增长、性腺发育,看是否存在矮小症、性早熟等问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讲堂:孩子长高路上的这些“绊脚石”,父母一定要知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