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线|杭州赢了!揽金827亿,滨江、绿城大手笔“扫货”

作者丨陈盼盼
出品丨焦点财经
“杭州顶住了”、“杭州赢了!”
4月25日,2022年杭州土拍第一战,60宗涉宅用地,用了不到半日完成竞价:1宗流拍,59宗成交,其中23宗封顶待摇号,惹得一众杭州自媒体称好。
至晚上10点“一次性报价+摇号”地块出让结束,杭州59宗地块共收金约826.76亿元。
就总体而言,本次土拍呈现两个特征:
一是板块冷热不均。奥体、申花、未科、云城、牛田、未总等核心区域地块遭遇争抢;临安、富阳等远郊板块则以底价成交的形式结束。
二是拿地房企明显分化。本土房企出手凶猛,滨江豪掷184亿斩获11宗地、绿城斥资146亿抢得7宗地;越秀、建发、中铁建等央国企适时补仓,而以往一掷千金的品牌房企鲜少露面。
土拍新玩法
杭州本次出让出现新玩法,增加“一次性报价”环节。即当土地竞价未达到中止价时,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当竞拍地块达到中止价(溢价10%)后,转入一次性报价环节,取次高者竞得;若多家房企的报价为并列次高价,则通过摇号决定最终竞得者。
此前,“一次性报价”规则已在上海、苏州、南昌等城市实行,但以最接近平均值的原则确定竞得人。杭州新增的规则是以次高报价原则确定竞买人。
值得一提的是,开拍前,原定于通过“线下一次报价+线下摇号”确定竞得入选人的方式变成“线下一次报价+线上摇号”。即各竞买人代表完成线下一次报价投报后,有序离场,一次性报价和摇号环节均进行线上直播,由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全程公证,开始时间为4月25日15:30。

图:摇号现场
25日上午线下竞价结束后,共有23宗地进入下半场额“一次性报价+摇号”环节,且多数位于杭州楼市成交热门板块,如钱江新城二期、奥体、未来科技城、运河新城、三墩、南部新城、宁围等板块均有地块触顶。
因此,下半场,仍有不少房企趁机发力,适时补仓。如本次热度最高的奥体博览中心BJ1707-06、07地块,吸引了34家房企进入一次报价区间,最终由大悦城幸运摇中,成交总价达15.57亿元。
上半场仅竞得1宗地的绿城,其报价代表身着一袭“红色战衣”现身集中投报,最终在一次性报价阶段将勾庄、高沙、良渚新城等地6宗地块收入囊中,总代价146亿元,成为杭州本轮土拍第二大赢家。
万科在竞价阶段一无所获,但在下半场摇中良渚新城2宗地块,土地金额58.2亿元。建发也在下半场终结“颗粒无收”的局面,以38.42亿元、42.75亿元摇得上城区四堡七堡单元2宗地块。
此外,德信、众安、大家房产均有土地入账。但于上半场分别竞得1宗、3宗地的龙湖、越秀在下半场未有斩获。
滨江184亿夺11地
此次土拍,滨江集团毫无疑问成最大赢家。作为深耕杭州多年的“地头蛇”,滨江集团在报名阶段就参报了超20宗地。
25日开拍后,滨江集团大杀四方,不断刷新拿地宗数记录,至线下竞价结束,其单独斩获未科、云城等8宗地,与金地、萧山城建联合斩获临浦南未来社区地块、萧山区闻堰南地块,10宗地合计拿地金额已达171.6亿元。
下午一次性报价及摇号阶段,滨江12.7亿摇中奥体博览中心单元BJ1704-13地块。至此,滨江在杭州本场土拍收获11宗地,总代价184亿元。
事实上,滨江并非第一次在杭州大肆扩土。去年杭州最后一轮集中供地,滨江集团拿下4宗,成为该场土拍斩获土地最多的房企之一。据焦点财经不完全统计,滨江去年于杭州三轮供地中累计斩获11宗地,收获颇丰。
作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区域型千亿房企,滨江集团生长在杭州,盘踞在杭州,视杭州为“粮仓”。
尽管滨江试图走出杭州,迈向全国,但大本营杭州仍是其重金投入之地。克而瑞统计,2021年,滨江以250.8亿的拿地金额,位居杭州拿地榜首位。
与此同时,滨江在杭州市场长期处于领先位置。2019年、2020年、2021年,滨江凭借170.28亿、387.19亿、594.73亿权益金额,成为杭州市场销售冠军。
此外,相较于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房企,滨江财务管理上偏保守,融资结构负债结构清晰,偿债压力小,拿地空间大。
滨江透露,从3月起,公司今年到期的公司债和银行间市场融资规模不大;到期的时间上看,相对分散,不存在集中到期的情况;公司将根据每期债到期的情况,按照“以新换旧”的原则,发行新的融资替换到期的债券。我们不存在还款压力。
据悉,1-2月,滨江集团发行两期超短期融资券,额度分别为9.6亿元和9.3亿元,发行利率分别为4%和3.66%。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滨江成为杭州土拍市场上最为活跃的企业,说明一些优质的企业凭借较强的拿地实力,当前有能力积极获得土地,也体现了对杭州土地市场的认可和支持。
4月26日,滨江集团(SZ:002244)临近午盘涨停,报7.32元/股,总市值227.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