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美考研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初试真题解析与备考建议

考题复原


试题概览
首先不同点,与去年的题目相比较,题目要求变得更加精简,重点集中落在了图案设计上;其次不再限定画面表现元素,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事物皆可,范围更加广泛;再者去年的题目总体比较偏重于对学生造型能力以及设计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而本次考试则更注重设计的思想性与合理性。相同点,首先不管是造型能力还是设计的逻辑性,都是对学生基础图案设计能力的考察;其次都要求写出设计的思考过程,注重设计的合理性与思想性。
总体上来说题目范围相对宽泛,可表现的画面元素就越灵活,可选性强,则难度越小;反之限定性越强则表现难度更大,因此今年的题目相较于去年的考题,难度适当降低。从以上可以看出,染织设计的手绘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图案设计能力,如造型的准确、元素形象的表现力、设计的主题性、逻辑性以及合理性,还有则是学生对周遭日常生活事物的观察与感受。
学硕部分
此次研究生学硕手绘考试的试题相比较2022年的考题,有如下几点变化:
1.题型上趋于精简,取消了设计素描以及抽象画试题,范围更加集中。
2.题目要求从设计策划案变为了从三个草稿当中选一个进行深入,以及加入构思过程、草图等细节。
3.题目内容由2022年给出图片素材“商代鼎和古希腊陶器”并以“东西方文明对话”为题目,限定主要图案素材以及表现主题,变为了以“自然与环保”为主题。
专硕部分
与学硕题目的变化相似,此次研究生专硕手绘考试的试题相较于2022年,有如下几点变化:
1.题型上同样趋于精简,取消了设计素描。
2.题目要求除从三个草稿中选一个进行深外入,还需加入思路导图、设计说明等细节。
3.题目内容由2022年给出图片素材“长信宫灯和现代工业灯”并以“传统与现代”为题目,限定主要素材和画面主题,变为了以“共生”为主题。

试题解析与教学复盘学硕部分
首先从题目的要求上可以看出,今年的研究生手绘考试相比较去年变得更加精炼。且调整了以往设计策划案的形式,虽仍然要求考生加入构思过程、草图细节及文字说明等内容,但总体趋于精简。其次题目主题为“自然环保”,整体变得更加宽泛,不再限定题目和元素图案,使考生有更大的想象及发挥的空间。
以上可以看出学校更希望从对整体画面的把控以及画面的思想性等角度去考察学生的设计和手绘能力,取消素描等其他要求也是为了让考生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专业手绘的表现上。“自然环保”的主题,题材选取多为植物花鸟等表现自然事物的元素,或是以自然元素为灵感的经典器物等,如“香囊”,以及风景、城市等表现绿色生活主题的元素。自然元素图案对染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属于较为基础且常用的设计元素,本身的难度不高,题材也较为广泛,但对考生基础手绘能力的要求较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出题人意欲回归基础,考察学生的基础性图案设计素养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忆。
解题思路一:
主体以自然元素的表现为主,如花鸟鱼虫等,体现自然事物的美好,在题材的选择上可更多地考虑国家级保护动物、植物等,以此来突出环保的主题。如熊猫、朱鹮、金丝猴、银杏、五针松等。


解题思路二: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主体表现以自然、建筑环境等结合为主,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巧妙的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典型的如自然与现代城市生活、苏州园林等,从自然中提取灵感并体现了自然环保的目的。

解题思路三:
从设计与自然环保的角度出发,主体表现以自然事物为灵感,并突出环保的具体设计产品等为主,典型的如香囊、铜雀衔鱼灯、明式家具等。题材方面除动植物及自然环境外,亦可突出自然本质或自然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专硕部分
从题目要求上来看,首先专硕考题相比去年同样进行了精简,取消了设计素描,更多的集中于图案设计的表现上,且题目范围同样由限定图片题材,改变为以主题为主,题材范围扩大,答题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其次,去年的专硕考题只需画出草稿及主图即可,文字说明只需写出设计说明,而此次考试则增加了思路导图、效果图等其他不限的内容。这说明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不单只要求图案绘画,都需要考生表现设计思路等内容,这体现了学校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设计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对“过程”更加看重。
从题目内容上来看,相较于去年以长信宫灯和现代灯图片为参考,并以“传统与现代”为题,并从图片中提取元素等内容来看,23年的考题除既定的以“共生”为主题外,并无其他太多的限定性内容,表现方式、角度及范围更加宽泛。同时,“共生”的主题相较于“传统与现代”来说,其可解读的角度更多,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其内涵也就更深刻,思想性会更强,而这也正是出题人想要考察的内容,除设计过程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外,更重要的是画面设计的思想深度,这比单纯追求画面效果要难度更高,需要考生更多的去思考,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共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其字面意思是“共同”和“生活”,狭义上指代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而抽象意义上则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因此,较为抽象的概念在理解上就可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因而也会有不同形式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一: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即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例如蜜蜂与花朵、大象与植物瓜果等,其彼此之间互利共生,彼此依存。而在题材的选择上,应符合染织图案的风格,尽量选取可以表现吉祥寓意的题材。

解题思路二:
除两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外,还可以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典型的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且相互竞争,同时也呼应了学硕考题中的以环保为目的的要求。

解题思路三:
抛开字面意思后,我们尝试从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共生”的关系,除实在的物质性事物外,从抽象性的概念角度去理解共生,如“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东西方文化”、“抽象与写实”等,都是相互依存且相互竞争的共生概念。

解题思路四:
再者,除从题材的角度出发以外,我们可以从图案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共生”作为一种图形创意手法来看待。典型的如正负形共生、线性共生、图形共生等等。例如敦煌图案中的“三兔共耳”、“三鱼共首”以及原始陶器上的共生鱼纹等等。

“共生”的抽象意义为两种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从画面上来说,需要两种能够体现“共生关系”的图案元素来充当主体,即具有对比关系的两种概念。类比21年的考题:《大道至简、少即是多》,其中也同样含有共生的概念,虽然中西方文化对简洁美观和功能性结合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有相同的地方,即统一性寓于差异性之中。而在我们日常的训练当中,也十分注意这种表现两个相对概念主题的练习,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对以往考试题目方式和内涵的分析与把控。



梦清课后练习与模考题

考试趋势和备考建议
首先在日常的手绘训练中需注重造型能力的训练,可通过素描训练,白描训练等,仔细画出元素图案的结构细节,提高造型的准确性。
在绘画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明确且系统化、规范化的绘画步骤,注重培养学生清晰的设计思路和高效的绘画方式,注重有理有据的设计过程。
注重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除染织本专业较为常见的图案素材以外,可多关注其他领域的艺术设计作品,如插画、油画、摄影等等。
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画一些黑白小稿和配色稿,加深学生对黑白明暗以及色彩的感受和把控能力,增加画面的视觉效果,明确填色规则和过程。
还需进行一些设计策划案的命题训练,书写设计过程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设计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此外在课下手绘训练的过程中也应当时刻关注一些国内外设计师和其作品、特殊的工艺及材料运用的案例,国内外流行趋势等,助力提高学生修综合素养和解题能力。期待大家的好成绩!
梦清染织设计教研组2022年12月27日 于北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