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内外在线教育发展历史简介

2023-06-21 21:18 作者:井上系  | 我要投稿

  在线教育起源于远程教育。目前,国外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远程教育和线上教育方面起步早,经验丰富。虽然国外在线教育起步于20世纪晚期,但依托远程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很快便站稳了脚跟。

1.1  远程教育阶段。

1.1.1 函授时期。在19世纪中期,美国邮政服务(U.S. Postal Service)便开始凭借其可靠的远程通信网络建立起了一个商业化的“函授学院(Correspondence Colleges)”,在这里,教学信件会通过邮政系统在学生和教授之间往来,是远程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的应用与实践。19世纪后期,一些重大的进步则塑造和推动了远程教育的发展。1873年,安娜·艾略特·蒂科诺(Ana Eliot Ticknor)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函授教育项目“鼓励家庭学习协会(Society to Encourage Home Studies)”。191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建立了函授研究系(Department of Correspondence Study),该系同时与澳大利亚邮政系统合作,为澳大利亚各地区的学生提供远程教育。1946年,南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开始着力于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这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远程开放教育学院之一。

1.1.2  广播电视时期。1953年,豪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use)开始在美国第一个公共电视台——KUHT电视台(今休斯顿PBS)上提供有史以来第一套电视大学课程,每周播送5天、每天播送13小时教育内容,占比频道节目的38%,许多课程在晚间播送,以便观众白天有空查看学习资料。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成立,是世界上第一所成功落实远程教育的公立大学。

1.2 在线教育阶段。

1.2.1  概念时期。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人提出要在现有的学术系统之外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治的、拥有活跃思想的学术系统,由此产生了一些具有大学性质但是学术氛围和课程设计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组织,其中以Free University of Palo Alto(“帕罗奥图自由大学”)最为突出。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现代互联网线上教学概念的雏形。

1.2.2  雏形时期。1989年,由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明,远程教育也逐渐开始被在线教育取代。1989年,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成为第一个推出具备完整体系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学机构的大学,为在线上教学机构学习的用户提供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

1.2.3  深化时期。2000年,美国教育部在其《教育技术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E-Learning”的概念,即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育教学及相关服务提供,这是线上教学首次被国家层面所认可、接受和试图规范化。此后,以在线教育教学为目的的网站、软件与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增长。

1.2.4  普化时期。2003年,“黑板教学系统(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统计,约有4万名教师正在为55个国家的600多万名学生教授15万门在线课程。据估计,在美国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人注册学习了至少一门在线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提供以视频讲座和课堂讨论小测验为特色的开放式教学课程并提供在线修业结束后的学位授予,包括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1.2.5  MOOC时期。2012年,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首次提出。美国的诸多大学开始陆续以此为基础搭建新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基于MOOC搭建的在线教育平台逐成为主流。

2.我国在线教育发展历史简介

2.1 远程教育阶段。

2.1.1 广播电视时期。我国远程教育起源于1979年。1979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开学,拉开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序幕。

2.2 在线教育阶段。

2.2.1 前期。1994年,互联网在我国落地生根,我国在线教育理念也于同时开始产生。早期的在线教育发展因互联网技术上的限制——如网络带宽的限制——和家用电脑较低的拥有率而受限。

2.2.2 中期。2000年后,我国的在线教学开始蓬勃发展。“三屏”式网络视频课件和在线教育平台的推出,使得在线教育进入多媒体和网校阶段;此外,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校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准许开设网络教育学院,颁发网络教育文凭,其总体规模占据了当时我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总量。

2.2.3  MOOC与在线教育共存时期。2012年,MOOC平台的概念开始提出后,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分别加入了Coursera和edX等国际MOOC平台,同年,清华推出国内第一个MOOC平台“学堂在线”。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好大学在线”,并支持西南片高校的跨校学习,学分互认。同年,深圳大学牵头组建UOOC联盟,以联盟形式推动MOOC建设,并与企业合作构建MOOC平台。在高校之外,2012年组建的“上海课程中心”,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等,也汇聚了许多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的MOOC平台的内容提供商除了各大高校之外,还有很多培训机构。

截止疫情前,我国的在线教育领域拥有了包括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智慧树和作业帮、猿辅导、斑马AI课等大量优质平台与相关课程,已然呈后起之雄的发展态势。

3.在线教育遇到的问题

3.1 “替代论”与“辅助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教育界对“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网络学院)所取代”这一问题,即“替代论”是否成立展开过非常激烈的辩论。支持者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传统学校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而反对者则认为基于网络的学习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虚拟的空间缺少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且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充分体现出了在线教育的弊端所在,即缺乏情感交流和自主学习效率。之后,又有学者认为,在线教育应作为线下教育的辅助而存在,帮助完善线下教育的不足。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而言,暂且不论“替代论”成立与否,“辅助论”在一些教学科目的运用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但在一些科目上的教学成果却没有完全线下教育所带来的好。

3.2 “强化论”与“改进论”。2010年以后,随着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的相继推出,又有一种新的论调认为,线上教学可以强化线下教学所带来的知识内化过程,并且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相应课程若辅以线上平台,则可以做到改进课程,增加课堂效果。但是,这种论调只看重了线上可以对课程本身进行一个较大的改观,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而对于课程线下教学的改革,则叙述模糊。

3.3 我国截止疫情爆发前,对于线上教育的普遍关注度不强。调研表示,大学以下学校对于建立一个完备的线上教学平台的积极性不高,仅仅是将其作为发布作业和考试成绩的媒介;大众对于线上教育的认知多数局限于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如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等)与相关资格考试的辅导平台(如233网校等),大部分人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即考高分、拿到证,考完拿完便不再使用该平台,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和时效性。由于校外平台本质上是资本运作,这导致了教育资源开始大范围外泄,校内和校外资源失衡。

3.4 综述

对于线上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凭借着2010年后MOOC概念逐渐成为主流,使得学者对于认知线上教育的总体态度,从偏敌对的“替代”、“辅助”到偏友好的“增强”、“改进”,线上教育成为继传统线下教育模式诞生后的又一历史性、革命性的新兴教育模式。不难看出,未来线上教育的发展态势只会更进一步,从偏友好的、平面的“增强”、“改进”达到和谐共赢的“共生”、“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的、多维的大教学环境。如今,世界仍在跨越这一大步的过程之中。由此,提出能够很好地跨越这一步的新型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4.机遇与挑战

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对于我国的线上教育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挑战在于:

4.1 无法有效试验线下课与线上课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下课在世界范围内都从一个可选项变成了不可选项,相对于西方成熟的线上教育模式而言,我国在“线下转线上”这一过程略显手忙脚乱,在适应线上教学方面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4.2 缺乏线上教学常规化的相关经验。大多数师生既没有过线上教学或学习经验,也没有过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经验,面对疫情,进3亿师生集体迁徙线上教学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行业的新领域扩容与重新洗牌整合,再加上相关政策的调整,多方面因素在线上教学深化的起步状态同时出现,导致了相关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比较有困难。

4.3 线上教学效果略显疲态。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5.3%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预期效果比在学校学习效果差,只有24.2%的受访者认为线上教育的预期效果和在学校学习效果基本无异。大多数教学工作转移到线上,并未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采取相关改进措施,没有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平台,没有充分把握好MOOC与SPOC的协调程度,录制的线上教学课程课件缺乏观感,使得课堂互动效果差、课程乏味、学生知识内化程度不佳。

机遇在于:

4.4 新冠疫情强迫教育行业发展线上教学。这对于前疫情时代匮乏相关教学经验的我国而言,是一个大力发展的好机会,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给予了大量实验和试错时间,并鉴于我国在前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发展状况,我国有望在疫情时代将线上教育提高到一个新常态,并在后疫情时代具有媲美西方的线上线下教学体系,更加行之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4.5 线上教学的受众极广。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所有学校都采用线上教学,使得线上教学的受众容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新冠疫情的一次迫不得已的尝试,并且随着疫情的逐渐可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恢复线下教学。样本的庞大数量,是试行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极大优势。

4.6 新冠疫情使得全球教育环境客观条件相同。疫情使得全球开启“线上教学”模式,让线上教学虽起步晚,但发展潜力大的我国有机会与起步早,但发展趋于饱和的国际环境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4.7 我国的线上教育发展潜力强。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力发展网络硬件和软件,科技硬实力与软实力,辅以使用网络的庞大人口基数,在我国信息高速路已率先步入5G时代的现状下,改革已有大力发展态势的在线教育领域,亦可以乘着这股热潮,率先迈出进入新型教育模式的步子。

国内外在线教育发展历史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