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帝王者,何人不是孤家寡人”【琅琊榜|七周年|萧景琰】

2022-10-27 03:14 作者:南青落鸦  | 我要投稿

一身孤勇,一腔孤愤,萧景琰这副风骨,又有几人能及……他的脊梁从不为权势而弯,不为人情而折,他有我见过最完美的人格,因为他那坚定不移的心性。萧景琰的存在,美好到甚至就像一个符号,一个公正、原则、是非、情义的象征,他是所有人的希望,亡者、生者都把对于海晏河清的盛世图景的期待托付在他身上,他得多让人有安全感才能让所有人把理想交托,以他为主。都说君子如玉,景琰看起来或许没有那么温润,但是他也是一个端方君子,铮铮傲骨,是我们的文化浸染出的完美人格。(其实我觉得他的性格也很温和,他对飞流、庭生这样的孩子就很包容,对于其他人多少是有他多年杀伐锻炼出来的威压,但是从他和战英他们的相处来看,他绝对不是一个刻薄的上司,反而会和下面的人同甘共苦,对于下属的委屈和付出也能看得到,对于苏哥哥哪怕有偏见他也保持礼节,私炮房案件发现自己的揣度过于恶意以后立马就道歉了)

至于他的能力,用小说的一句话来说,他也是宿儒执教,从未落于人后的皇子。林殊/梅长苏的光环不是拿来拉踩他的,相反,他与这个光环如影随行,却从不失色,林殊最好的朋友是萧景琰啊,他又怎么会是平庸之辈。他受尽冷眼十余年,又怎么不知道人情,只是他服软了,那当年祁王和林家遭遇的一切就真的成了笑话,代表着整个朝堂最后一点对原则是非的坚守也屈服在皇权之下……祁王宁死不反,他教出来的弟弟自然也宁死不屈。军营之中,有多少兵油子,为了争功夺利何尝没有勾心斗角,但他能带出自己的队伍,也说明他有领导的能力。后面执政以后,他显示出来的是成熟而不是冒进,唯一一次冲动只有卫铮案,而卫铮这件事,就和他十几年不松口不服软一样……君子死节,有些东西就是比性命重要。而他因为十几年的隐痛,确实没有冷静考虑,所以才得了那句“没脑子”的骂。但景琰是不是一直都没有脑子,看夏江反咬一口和苏哥哥对峙那一次就知道了,一个惨烈的真相怼面前,他不仅要迅速收拾好心情,还要和苏哥哥打配合给夏江下套,夏江放手一搏的资本一个是皇帝对林殊的忌惮,另一个是他多年积累的信任(夏江:陛下我都跑了还回来都是因为我忠心耿耿放心不下你啊)苏哥哥主要驳斥的是关于林殊这件事无法定义,而景琰给苏哥哥做了结辩然后戳穿夏江的话术——什么忠心耿耿你就是跑不了所以才放手一搏——换而言之他在利用你啊我的傻爹,这句话是一个执着于收拢权柄的皇帝不能忍的(景琰,一个以实话进行拱火的人),而且景琰问皇帝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不信任自己,算是一种变相卖惨的行为,他真的不知道这个爹什么德行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你夏江哭诉自己忠心,我也说自己忠心居然被质疑。不仅让皇帝理亏,同时也是让皇帝做出选择——选一个已经没啥大用的夏江,还是一个能干听话的太子。皇帝当然是选后者。同样的方式他还从皇帝手里救下了差点一杯毒酒送走的苏哥哥。“儿臣一向如此,不愿他人替我受过”这句话不仅仅是他个人性格的表现,也是一种极其聪明的回答。皇帝为什么后期那么宠信景琰母子,因为在他看来这母子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可信,景琰的直心肠对比太子誉王的勾心斗角野心勃勃让他更有安全感,静妃的话少顺从对比其他妃子的另有所图让他舒心,所以景琰在不涉及赤焰旧案的情况下,他的耿直更像一种保护色,虽然不像那些圆滑的讨皇帝欢心但是也让他放心。这一点颇有静妃那种大智若愚的智慧(谁说景琰一点也没遗传麻麻的智商的)。另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皇帝让他多和苏先生联络感情,他说饱学之士应该多交流然后拉上了沈追蔡铨,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多学学权谋制衡,景琰真的听不懂吗?我觉得不是,他在装傻,一是为了让沈蔡二人接触苏哲,为他日后名正言顺报答苏哲今日辅佐之义铺路,二是告诉皇帝他不会结党营私不会耍心机,既能刷信任度也刷好感度。

而我把他这类行为定义为装傻(是性格使然也是装傻,算是以他觉得对得起自己原则和良心的方式应对了很多他不想面对的事),是因为我认为他从来就没怎么信任过这个父亲……当他问出大家都是亲父子啊何至于此,而苏哲告诉他自古以来骨肉相残就是常态,我觉得那个时候他已经舍弃了对这个父亲最后一丝期待……那些惨烈的真相摆在面前,他对于这个父亲的冷漠应该有着比所有人都深刻的认知。我曾经看到过有人说萧景琰对自己父亲也太狠心了点。可我觉得,这个父亲又何曾真心爱护过他。庆国公案的时候,苏哥哥说过,因为他没那么疼爱景琰所以他不在乎景琰办这个案子会受多少苦得罪多少人。被太子下令当即射杀,景琰不得不挟持太子的时候,他根本听不到景琰的性命受了威胁,脑子里只有挟持太子的行为有多么大逆不道。在猎宫准备立景琰的时候,他也说过景琰不是他最优秀也不是最疼爱的孩子。金殿之上父子对峙,他说的是我杀了你明天还会有新太子……

一个寡恩薄情的君父,毁了他曾经肆意欢乐鲜衣怒马的人生……而他背起了最沉重的责任,走上一条称孤道寡的路。

从十九岁起,他就只有一个人,孤独便是常态。可尽管如此,心志未改。

“为帝王者,何人不是孤家寡人”【琅琊榜|七周年|萧景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