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长必看】孩子说话晚!到底该怎样“教”才能让宝贝开口?

2021-10-31 13:03 作者:嗨皮润  | 我要投稿

在康复训练中,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或者说话少来佑佑看语言或康复门诊,这类孩子的家长往往非常焦虑:


“自己的孩子1岁多了,一个字也不说,怎么引导就是不开口。”“孩子讲话总是不能讲完整,说话断断续续的。”“孩子会说很多词语,但就是不会说句子......”为了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今天佑佑宝贝康复中心就来介绍一下孩子“语言发展”历程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孩子语言爆发期!


这个时期对于孩子将来的语言能力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发展里程碑)中,需要关注儿童语言发展的哪些方面呢?儿童语言发展的爆发期间,家长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怎么去引导孩子语言表达呢?今天就跟着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来了解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


#01

儿童语言发展过程


语言习得期

宝宝在出生后似乎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可是宝宝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学会沟通的呢?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在短短几年内,不需要他人刻意的教导,即可习得其母语,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其语言技能。他们能够顺利的掌握语言的结构、意义以及使用规则。其实看似波澜不惊的语言发展背后,每上一节台阶都是有迹可循的。


语言能力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输入)能力和表达(输出)能力。理解(输入)能力是指对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含义的理解能力,表达(输出)能力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文字来表达自己情感、想法及需求的能力。根据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merican Speech-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ASHA)的标准,宝宝从出生到五岁,语言发展的历程如下:




附: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发布的婴幼儿能力发展里程碑,家长朋友们可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做一些重点的关注。(点击这行文字即可下载)


语言爆发期

语言爆发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变成"话痨",语言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孩子会有很多话说,并且能够很快地学到很多新词汇,有时候也会"爆金句",这就是孩子在语言爆发期时的语言能力提高的表现。
孩子的语言爆发期一般在2岁-4岁,在这一阶段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语言方面的问题,适当培养孩子的更加高效的语言沟通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语言爆发期发展的三个阶段


#1

0~1岁:赋予声音意义化

宝宝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会开始运动口腔肌肉,这个时候他们不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会用嘴巴来发出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有喷口水的动作,父母不要惊讶,可以适当进行非语言引导,让孩子慢慢摸索出更多的声音信息。


#2

1~2岁:爆发期的前置积累

孩子1-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慢慢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比如沙发、凳子等,这些实物孩子能够明白具体是什么,但是孩子不会表达出来。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慢慢积累一些词汇,语言速度、语调把握等。


这段时间孩子就在进行语言爆发前的积累,等到一定时间就会达到语言爆发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用非语言沟通的形式来引导孩子对语言的积累,慢慢引导孩子开口说出来。


#3

语言“分水岭”

孩子2岁之后,对语言的掌控力会进一步提升,宝宝会开始用一些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仅仅使用单独的一个词来表达,比如宝宝会说"我想……"、"我要……"这样的话。


孩子之前积累的词汇在这个阶段会爆发出来。


#02

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呢?


抓住生活中的碎片时间,随时创造交流互动机会

家长每天都能有无数机会,在日常互动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刺激。不论是在吃饭时、穿衣时、洗澡时、开车时、逛街时,或是在其他的日常活动中,都能成为家长和孩子沟通,练习语言的机会。


例如:家长可以在每天送孩子上早教/幼儿园途中的15-20分钟和孩子互动。如果孩子的干预目标是包括对大小、颜色、数量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家长可以指着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如“大车、小车、蓝色的车、红色的车”,也可以在对话中扩充孩子的句子结构,比如孩子说“车”,家长可以说“开车、停车、倒车”,孩子说“开车”,则家长可以补充“爸爸开车、司机开车”。


总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交流,并鼓励孩子参与进来。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并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增强孩子对外表达的热情。


多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多和其他人接触。让孩子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认识到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积极能量,利于孩子变得更加外向、善于表达。


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不包办孩子表达

2—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汉字小游戏,坚持做亲子阅读,同时可以通过让孩子吃性状粗一点硬一点的食物、吹纸或者气球等方法来锻炼口部肌肉,提高孩子发音清晰度。


另外,平时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模拟购物或者行人和警察问路的情景类游戏。让孩子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社交场景,利于改善“不敢开口”的情况,自信表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语言发育的训练越早越好,但没有“最晚”,终生都有训练价值。如果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应抓紧6岁(尤其是4岁前)以前的时间进行训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方法正确,孩子的语言进步会很大。


  • 语言发育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需要付出绝对的耐心与毅力。家长觉得只有在医院、机构和学校中,面对老师时才是教育,领回家后就可以不用训练和引导,可以松懈下来,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



“教”孩子学说话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家庭教育是语言发展训练的核心所在。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四多”:多示范、多鼓励、多表扬、多耐心。


在多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均发现:家长有能力学会且使用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游戏和活动中跟随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交流作出积极回应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终生的人。儿童语言发展的干预以家庭为中心,把训练目标渗透到家庭的生活日常,这是国际上一直提倡的语言干预途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Speech-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儿童语言发展里程碑.

2.Rakap, S. & Rakap, S. (2014). Parent-implemented naturalistic language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13, 35-51.3.DeVeney, S. L., Hagaman, J. L. & Bjornsen, A. L. (2017). Parent-implemented versus clinician-directed interventions.4.Roberts, M., & Kaiser, A. (2011).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Implemented Language Intervention: A Meta-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 180–199.5. Parents’ Role in Language Intervention(家长在语言干预中的作用)6.《掌握科学方法,激发孩子语言》;柯皓婕

【家长必看】孩子说话晚!到底该怎样“教”才能让宝贝开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