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2020年的眼观来看《禁/限摩令》还合适吗?

2020-06-09 01:13 作者:骑着GSX的小雨  | 我要投稿

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两会期间随着几位人大代表与中汽协对于《禁/限摩令》发出了适当放开的建议与对待汽车与摩托车应当一视同仁的观点出来后,对于是否应该逐步放开禁限摩的话题开始热议起来,一部分人认为应当逐步放开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不能放开甚至于要继续禁摩,剩下的人认为无所谓放开与不放其实都可以。那么为什么对于放开禁限摩会有如此严重的两集分化呢?今天聊一聊我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并不是特别专业,所以请大家不要太苛刻,如果有哪些地方说的不对,请大家在下面评论一下我会改正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禁限摩。

中国禁限摩起源于1985年的北京,以摩托车的污染为原因限制摩托车在北京城部分地区的通行而发布了相关文件,这份文件被视为中国禁限摩的开始,而北京的禁限摩疯狂到2004年,1月1日,武警北京总队国宾车队的礼仪性摩托车护卫被取消,40辆白色“宝马850”型摩托车也完成了使命被永远封存。而这个时间点也是很多城市逐步禁限摩的节奏,从那以后190多个城市开始实行禁限摩。而那时取消国宾护卫摩托车也让很多人觉得国家开始不认同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法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要禁限摩但各地依然推进禁限摩的工作。

但如果你说只因为这个原因而禁限摩实在是站不住脚,从00到10年禁摩的城市给出的理由1.加强摩托车与道路管理;2.保护环境改善交通;3.打击飞车抢夺,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其实也不难理解管理者的难处,因为那时候的警力远不如现在,许多地方警力缺少加上摄像头还未大规模普及,所以飞车抢夺案件经常发生,这点就不得不说广东警方了,为了打击飞车党很多警察因公殉职,所以广东一些城市发布禁限摩的时间略早于其他地方。且当时的摩托车还是二冲程发动机排放污染很严重。而一些人说摩托车会堵塞交通的原因这点我会用一个图片来为大家解释(图片如下)

如图所示,很多人都觉得摩托车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会想最上面一样,如果真的像那样的话一个车的位置至少可以停三辆摩托车,一辆车抵三辆摩托车减少两辆汽车这样交通拥堵问题是可以很好解决。但问题是现实生活却如中间,一辆摩托车占了一个车的位置,这样一来交通虽有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整体而言作用不大,因为空间并没有合理利用出行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于出现最底下的情况,摩托车停在汽车旁边,先不说你是否会压线,你与汽车并排停如果起步时司机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出现剐蹭事故还有可能你快速起步司机吓到了踩了刹车与后车追尾,虽然这种情况少见但发生绝对不会是小事故。所以摩托车是可以减少拥堵情况但需要骑行者遵守规则以及合理规划道路,因为有时你也不能保证骑摩托车的人不会在里面乱传加塞。而随着11年开始中国汽车消费开始上升道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与其多一不如少一,所以禁限摩的城市在禁限摩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所以摩托车在道路上的作用越来越小,那么多人坐一辆车出行的缓解力度远大于摩托车,加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价格下降越来越多人开始买上汽车出行了,摩托车无法遮风挡雨与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也暴露无遗。而摩托车价格相比于汽车而言便宜加之大家的法律安全意识远不如现在加之无牌无证与水车泛滥管理困难监管不到位法律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而2010年以后禁限摩城市主要以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环境为主要理由,而原因还是与上面所讲差不多加之当时雾霾太严重汽车产业发展良好不希望摩托车抢掉部分汽车的份额。

而真正让摩托车在公众印象逐渐削薄还是因为电动车的崛起,除了在速度航程方面不如外其他方面基本都可以取代摩托车加之城市交通机动车道越加繁忙属于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的电动车有更好的通过性加上价格也比摩托车更加亲民,普通老百姓更加喜爱。而且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摩托车的各种事故、炸街、改装、不戴头盔、无证无牌、购买水车出事的新闻基本没有摩托车的正面新闻,有时甚至于摩友集会溜车也会被媒体冠以非法聚集阻碍交通的字眼,而一些视频甚至将电动车的事故将电动车写成摩托车 ,在一期节目中更是体现了一种无知,有一位主持人直接将仿赛GSX250R这车说成是跑车而且说这种车是不能上路的,这样的言论极大的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了误解,而无牌无证十分嚣张的“鬼火”摩托车的兴起也让公众对于摩托车的映象越来越差加上抖音等短视频上也有故意发布关于摩托车负面新闻与炫富行为来故意抹黑挑衅摩友的人“昵名:支持禁摩哦,我就指名道姓”。所以对于是否该放开禁限摩会有那么多的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给出的很多原因其实都在这些理由里。

其实还有深层原因,首先近些年国家政策偏向于汽车与新能源产业,而摩托车产业上的投入并不大。其次各地在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加之摩托车推动的经济远达不到汽车产业,加之各地文明城市的评选也让摩托车在上面人的眼中是一种污染环境市容市貌的东西,自然不会重视摩托车反而会更加歧视。但不让老百姓骑而自己交警的摩托装备却在不断向大排量升级,从原来的钱江五羊本田到后来的GW250J黄龙600J本田700J春风650J以及最新发布的春风1250J和春风300J等等,老百姓的抱怨也越来越多:“凭什么不让我们骑你们却可以。”

但2014年中断了国宾护卫摩托车的历史重新开启,坦桑尼亚总统访华国宾护卫队采用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F650G作为护卫,摩托车这一车型又出现在公共场合与国宾护卫中,摩托车的正面形象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中。而摩托车发动机也从二冲程发动机开始全面换装国四排放标准的四冲程电喷发动机,原先的排放问题也开始得到解决。而天网系统与电子眼的普及也让如今的飞车抢夺成本越来越大抓到罪犯也越来越容易,而汽车电动车的飞车抢夺事件开始出现,摩托车作为飞车抢夺座驾的形象也在逐渐消退,飞车抢夺案件越来越少,如今的社会虽然无法全面消除飞车抢夺案件,但是案发率已经相比于原来大幅减少 而大家防盗意识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车抢夺的发生。城市交通的负荷越来越大加上摩托车消费市场的变化也让解禁的声音越来越大。

从2015年开始摩托车的消费市场逐步由养家糊口长途出门工具转变为了城市代步休闲运动。这点也可以从中国摩托车购买类型的改变看出。原先是以踏板摩托车与五羊本田钱江等老式跨骑摩托车为主,而现在摩托车的消费市场开始偏向于街车、仿赛、拉力、太子等这些车型,逐步偏向于休闲运动。且骑行者的法律安全意识也有所提高,骑行服头盔等防护装备的完善也有提高。而摩托车的价格也在上涨,现在的摩托车便宜的几千一两万贵的十几二十几万都有,加上排量也从100cc125cc开始向250cc到400cc甚至更高的转变也让摩托车不再是便宜货了,虽达不到汽车的价格但也不是让人可以瞬间感觉买的起,需要赞几个月工资才可以。摩托车不再成为穷人与社会底层人的工具而是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好的交通工具与休闲娱乐项目。

而解禁呼声越来越高的原因还有就是95后00后的年轻人开始进入社会与成年了。随着受到影视片与游戏中摩托元素的影响,年轻人对于摩托车的喜爱程度也日益高涨。而年轻人在这时候选车会更偏向于帅气拉风的摩托车,让他们现在直接去开汽车首先不谈是否愿意,汽车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笔不小的开销,年轻人买车不太会去买迈腾、卡罗拉这些车型,他们会跟偏爱思域、野马、福克斯RS这些车型或者是宝马奥迪奔驰保时捷这些品牌,首先说这些车的要么价格不菲要么只是耍帅用,这些都与一个家庭买车用车方面不符,父母也不一定会同意。但摩托车却可以解决部分问题。首先出行问题可以解决,由于都是烧油的所以航程差不多同时也具有耍帅面子等方面。其次让年轻人先骑摩托车在路上开个一两几年后再开车也可以提高自己对于道路的认识与上路经验,同时学习到更多的道路交通法规帮助到后面的驾车过程。但年轻人上路很容易出现路怒症加上超速行驶随意变道的行为,所以加强法律意识依然很重要。

其次中国60%的车主是在30岁以后买的汽车,基本上可以发现很多人买车的时间多数在成家之后开始为了一个家庭而着想。借用我周围一个30年骑龄的老摩友的话,骑摩托主要在两个时间段,1.在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时,但这个时间段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激情与兴趣一到两年就会消失,摩托车也如此,年轻人骑个一到两年激情过去之后,有的时候也就不太会愿意再继续去骑了。基本上骑完之后过过瘾就会开始思考买房买车结婚大事了,毕竟再怎么破的车子也能给一个家庭遮风挡雨啊,毕竟是铁包肉不是肉包铁!而第二个时间段是成家立业之后,普遍在35岁之后,这个时间段由于已经成家立业,压力已经开始逐渐缩小很多人就会重新再去选择摩托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毕竟长途开汽车城市骑摩托是比较划算的,加之此时的人也会出现一种重新燃起内心摩托之情的想法从而再次进入摩托的世界去唤回年轻时的样子。

但随着新国标电动车法的推出,时速超过25km每小时都属于超标电动车,像小猴子、地平线、速珂TS这些摩托车外形采用电动驱动的都属于超标电动车。而2020年对于超标电动车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部分地区已经将超标电动车归属于的电动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且不许上路,就是属于F照的范围之内需要上蓝牌的摩托车,而上了蓝牌就代表这些车辆属于机动车范围内了,那么禁限摩标志他们也要遵守了。而现在大街小巷到处依然还是电摩居多,禁限摩标志与区域是否还符合社会需求这个就需要交警部门进行调查思考了。为何摩托车不能与汽车共存呢?同为机动车为何双方的路权差距这么大呢?

同样的很多当年摩托车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其实已在电动车上表现了出来,有人这样说过:电动车与摩托车的区别除了速度基本差不多,都是肉包铁。如果你说摩托车危险是不是电动车自行车这些交通工具也同样危险,且如今电动机的功率经过调节就可以达到100km每小时的速度,这样和摩托车有什么区别呢?摩托车至少好歹需要考照上牌而电动车呢?上牌也不会像摩托车那样有较严的罚款力度而且原来电动车是不用学习交通法就可以上路的,你让一些连红灯都不看道路标志法规都不知道的人上路骑车难道真的安全吗?

不过近几年关于摩托车的部分方面已经开始放开了,150cc以下的免除购置税,摩托车由8年强制报废改为13年,部分地方已经允许摩托车上高速,特别是西安的解禁可以说让摩友们看到了希望。在我看来解禁已经是一种趋势了但在短期内想要实行难度太大,不过以长期角度来看解禁是必须的。那些说解除禁摩令就是历史倒退的人而言,其实我们拿好多例子都可以反驳,“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后来依然各家吃各家饭”;“计划生育政策到后来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等等我们都可以反驳。如今城市的出行方式不应单单局限于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应当加入更多元素使出行方式多样化,多样化的出行方式更能给一个城市带来生机而不是死气沉沉单调不堪。

而要想真正解除禁限摩我个人认为要做的:

1.提高考试难度,提升考试项目。

2.对于E/D照也可以实行如C1、C2这样的等级制度。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用专门的摩托车车道。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明确的处罚力度。

5.加强骑行者的安全培训与素质培训。

6.加强管理力度。

7.对于改装厂要处以重罚。

8.真正做到归还路权于摩托车,对于摩托车没有歧视,合法买来的摩托车却无法上路这真的是赤裸裸的歧视。

最后,我想说。任何交通工具都无危险安全之分,往往真正取决危险安全的因素是人,一个人没有任何安全意识与法律基础,给他再安全的交通工具也是最危险的,人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之一。

文明骑车从我做起,期待中国真正解禁那天的到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安全驾驶文明出行的行为去换取那属于我们的道路权利。

各位摩友们,加油!!!

以2020年的眼观来看《禁/限摩令》还合适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