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皇】正式考据(六),嫪毐兵败/面秦王/观鱼鳞云~

2022-07-08 08:45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在这里相梳理下嫪毐的失败之路

在咸阳,他已经收买了数名内应,禁军统领蒙毅是秦王心腹,收买不到,只拉拢到蒙毅的副手,还有掌管外城的卫尉、掌管武器库的佐戈,统管咸阳的内史。

但这次嬴政西行加冠,以去岁大旱,消减铺张为由,并没带下咸阳的城卫,只是带了心腹禁卫与蒙毅,人数不过两千,让他大部分的拉拢人员失去作用。

  嬴政还是太年轻了,他以为这样能行?整个雍都已经被他嫪毐经营成铁桶,不但有数千城卫归他统管,还有上千门客、数千家仆,以为荒山里的戎人,加起来有上万之数,两千对上万,那是何等悬殊,必然能将他当场击杀……

厄,来大放厥词一下,城卫,门客,家仆,戎人——这些都不是军人啊。。。数量可以是乌合之众

“我南郡军卫三千人,已经分别以采买、修筑行宫、换职宗庙之名进入雍都,他们皆是善战铁军,雍都守卫久未出战,于此等军士之前,难以抵挡。”

……

当年华阳夫人在吕不韦的说服下,收嬴异人为子,扶异人上王位,随后异人亡故,嬴政继位时,本来该华阳太后听政,奈何吕不韦与赵姬内乱勾结,夺得大权。

  这两年,秦王恭敬孝顺,入了华阳太后的眼,已争取到了华阳太后的支持,他们便是华阳太后的势力,皆已将宝押在秦王身上,只是这秦王如此善于用人,怕又是一个昭襄王啊,六国恐有难了。

来捋捋,首先,吕不韦搞定华阳太后,扶持了异人上位,然后异人亡故,吕不韦推了赵姬揽政——政在于军权吧?不懂,但是清楚了梗概,然后赵姬是名正言顺的政令发行者,然后她准备把政权给嫪毐,吕不韦却是不可能在嫪毐手下吃饭的

禁军归秦王,嫪毐收买了一些人,秦王还没有亲政,也要等嫪毐反叛,才好拿下赵姬和嫪毐,于是秦王就借华阳太后的势力——赵姬虽然执政十年,但是真正的军基本不太可能跟她去灭秦王的,这是秦国,她只是秦王亲政前的过度

如果赵姬这次能软禁了秦王,那之后华阳太后的势力就要更退一射之地了,所以还是跟秦王结盟,灭了赵姬

秦王亲政当日,拜祭天地祖宗,便回到了祈年宫。

  几乎同时,早有准备的嫪毐借太后印玺,以吕不韦刺秦王之名调动雍都守备、门下宾客,数千家仆、以及他这些年笼络的部分戎人围攻祈年宫。

  在他看来,秦王亲政完成,必然是最无戒备之时,宫中不过两千守备,他的万名士卒便是堆,也能堆死秦军。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是让他完全想不到的。

  就在他派兵围宫之时,雍都城中竟然又涌出数千精兵,他们混迹于这次的前来的民夫之中,并未着秦军服饰,此刻却衣甲齐备,与祈年宫的士卒里应外合,那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般的残杀。

  他的“嫪毐联军”完全不堪一击。

  嫪毐门下宾客一见如此,瞬间便转身逃了,雍都守军先是被杀的一懵,然后便见秦王亲自至,也很快搞清楚状况,纷纷倒戈

首先他的叛乱不能明示,是买通了守备也要用杀吕不韦的名义,而军士见到秦王本人肯定还是要跟着秦王的

所以黑煤得用什么用处来让秦王动心呢?

  不如就说可以用来做火药好了,嗯,火药也不能直接用这个名字,显得太土了,要叫“天火”更有神秘感,一硫二硝三木炭,这比例当年学过,超好记了,硫磺很好买,是一味药。硝就更容易了,如今盐超级贵,所以很多地方还用的是粪盐——厕所和老房子附近的土里有机物腐败以后,被硝化细菌分解生成硝酸,这种硝土用水洗出硝水,再用火熬干就是硝、盐和卤水

硫磺来看看

看这个就像矿石,搜了下,中国硫磺矿区有好些个

“石流硫黄磺出汉中……硝石出陇道”。

这肯定是恐怖活动,我大概搜搜就好了。。。

“如今王上身上雍都,江便问一句,昭襄王当年文有魏冉范雎,武有军神白起,灭赵军四十万,为何不可灭赵?”严江先反问。

  “有信陵君切符救赵,且长平一战,耗费钱粮劳力,荒废田事,长平次年,国中饥荒遍地,不得不退,且范雎畏白起军功,这才有赵国生机。”

  “表面自是如此,”严江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道,“实着七国多年姻亲,由各国权贵纠缠不清,若只是一城一地得失,便不会在间意,若有灭国之战,我朝中他国势力自然会奋起反抗,如华阳太后在一日,秦楚便算安稳,如吕不韦在秦多年,秦赵便安稳如石。非是他等有异心,而是他等虽身在异国,故国却是靠山。”

这个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现在看不出,先记下

“而且庙算高于战场,想当年秦国离间赵国君臣,换下廉颇才能得早是得胜,离间之法,远胜大军相争

可能底层就是战场是表面的,政治才是底层的?

这一段是让秦王不要总是蟒大军战争。。。。看重下朝堂,用大笔的财物,也好过于拼将士性命——人是根本的发展力啊,有了人,钱那是一定会来的

到这里又要想人命贵贱了。。。有时候没办法,从整体来看,不能只顾个别,而对个人来说,能生在盛世,已经挺感恩的了,买不起房的怨气,也是因为自己承受不了房贷的压力。。。还有自己承受不了那种拼命的工作强度,学习思路是学习思路,这是幻想世界的思路框架,但个人生活的思考方向,就是现实了

我有一计,陛下既已得制纸之法,便可派出商队交易六国,以秦国人才出使六国磨练,知各地风俗语言家族权势,早做治国之备。”

  秦王不语,空气又一次安静下来。

  严江皱眉,心想我说的虽然简单,但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啊,你还想怎么样啊?

  他不得不再开口:“秦国吏治虽好,便治理内政全凭六国人才,王上可知为何?”

  秦王便问为何。

  严江于是给他分析了六国的礼乐文化交流对人才的促进,秦强却不富是为何,是因为商品无法流通——你们把肉都定为奢侈品,吃个肉都要收十倍的税!

  所以诸子百家的名人是因为秦国严苛不愿意过来授课的么,不是,是齐国的待遇真的好!以及吃饱饭才有办法学文化,秦国连年征战,军功立国,对文化一点也不重视,六国为什么说暴秦,因为你们只会敲瓦!重收商税让乐器都少!有官学但出来的全是法吏!其它学科都不学的。

  还有为什么秦国武将辈出——因为秦军的机制度真的很容易锻炼将才。

  所以少年啊,你现在有了纸,就好好发展一下文化吧,别的不说,开个稷下学宫那样的的咸阳学宫呗,这样以后治理六国就不求本地人——至少也不怕被蒙蔽了。

想梳理下阿江来劝铁头赢的思路,首先,阿江想要牛马,就得让王上满意

于是他就献策了

先让铁头赢关注下离间计——用计谋啊,别总搞暴政打打杀杀的

然后让铁头赢关注下文化——别只知道暴政打打杀杀的

打仗攻伐六国阿政太会了,但是计谋和文化,战后的治理阿政从来是粗暴的,要培养人才啊,还有这么穷,都是因为你们不搞商业,你现在在国内不搞商业,出国卖纸可以吧,搜集情报可以吧

秦国太偏科了,所有的都是战争机器上的配件,你没文化,人家忽悠你你都分辨不出来

我想举个例子,然而举不出来,太惨了。。。

阿江从一开始就想让铁头赢不要那么粗暴,商如水,文化是培养人才的基石,要有秦国自己的高层文官啊,不能秦国自己只有全阶层的武官,靠你一个全才来拉住大秦

但秦王依旧不语,仿佛听的事情无关紧要,一点不想给牛马报酬。

  严江有些头痛,便提起了自己在“国外”看到堆肥之术,以粪便增加亩产,亩产一多,便可以有商品流通,流通就会让社会更幸福,有幸福感就会推动社会发展,比如工商业,从而国家增收,增收就可以兴修水利道路,让亩产更多,如此往复,大家就可以奔温饱了。

在【无论魏晋】中,是用工业商品换取其他地区粮食,本地也是安心务农技术增产,政府收粮食给钢钱,农民们可以购买商品,工商业都靠玩家搞,水利道路也是玩家搞,农民们是士兵来源,也是国家运转的目的——让他们安居乐业

天帝食不死药,立星辰日月后,便命大禹立鼎定九州山川,自此立夏,我等皆为炎黄子孙,华夏之民,有夏一千二两百年,桀无道,汤代之

九州,我现在拿这个地图回忆下地图,看看自己能记得几个省份了~~

首先第一个,看黄河和渭水位置,雍州左侧是甘肃,中间是陕西?到了吕梁这边是山西,那冀州就是山西和河北天津北京,衮州已经是山东了吧,青州和徐州是山东半岛,豫州这里应该是河南,还有哪里就待学,荆州是湖北吧,扬州是包括了福建,江苏,浙江——长江入海口在那里呢

等跟着严江浪完之后肯定地图就很清楚了。。。

他抬头凝视着天空,遥远的天空排列着无数鱼鳞云,像吹过水面的波浪,温柔清晰。

来学下地理吧。。。。当年都没学。。。

百度鱼鳞云

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从而形成了鱼鳞云。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从而出现连续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

先去了解第一个,云层低阴天,云层高晴天吗?

搜到这个图,鱼鳞云是这个图里面的透光高积云,6km高度,不过积雨云也可以很高,但是颜色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个人的结论不对,但是能get高积云是晴天征兆

今天就死磕这一段天气啦^_^

想要搞明白的是,第一个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到地面造成气压升高抬高云层

首先关于大气压强,看都是怎样的量级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

高空低压是影响身体的氧气供应,地底高压人体会氮饱和忽然回到地面可能会气栓

。。。。这一段跟天气无关,是想找到关键词帮助去搜索对应的天气图和说明

方向不对,重新学习

每年秋季,我国北方地区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往往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不枉一直各种尝试搜索,总算找到了能让自己搞懂的课

“晓月地理”,这老师真的太牛掰了,用塑料瓶里打气来模拟海拔的升降——如上图,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这种实验课非常的具象,没有理论分析,感觉是——小学或中学课堂吧,在开篇提出3个问题,随着气压的升高,气体体积会不会减小,温度会不会升高,湿度会不会降低

考据的目标在这里有了实验结果呈现,关于理论——就暂时不用了。。。

鱼鳞云的说法:冷空气下降,到地面遇到高温,使得湿度降低,所以形成了晴天

冷空气下降过程中气压升高,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再遇上地面高温,湿度会很快的升高变干,于是晴天了

over~

想着这是阿江和秦王在日光下的第一次见面,于是搜人生若只如初见配图,送他们粉色桃花吧^_^这两骗子实在太搭了

【秦皇】正式考据(六),嫪毐兵败/面秦王/观鱼鳞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