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架空历史系列:未曾设想的道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员国概况(苏俄篇•背景)

2020-06-12 00:59 作者:文明路215号  | 我要投稿

新苏俄的历史背景:

1991-2000年的俄罗斯联邦

1991年12月25日夜,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圆顶上飘扬了整整七十多个年头的镰刀锤子红旗缓缓落下,代表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徐徐升起。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从此宣告解体,由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临时政府宣布接管全国政权。

叶利钦政府上台伊始,曾表示要尽一切努力让俄罗斯联邦的经济逐步好转,并同时促进各方面的改革。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叶利钦政府所承诺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俄罗斯联邦的经济还是一团糟,未见任何好转的迹象。各方面的改革也陷入了困境。许多俄罗斯人在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的情况下,也在反思着当年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对的。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原有的以及新成立的共产主义政党,如久加诺夫的俄联共、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俄罗斯劳动人民革命党(布尔什维克)也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成员,扎根基层,为俄罗斯再次革命做好准备。

1998年俄罗斯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使得俄罗斯联邦变得更糟。尽管美国跟欧盟一再强调会给叶利钦政府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举动。而且美国跟欧盟也在秘密磋商着下一步瓜分俄国的事宜。

到了2000年,叶利钦政府的改革努力基本失败。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叶利钦政府无能为力。

2000-2005年:内战再起

2000年3月18日,由久加诺夫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俄罗斯劳动人民革命党(布尔什维克)以及俄罗斯国内一些左派政治力量在圣彼得堡达成联合协议,组成了“俄国劳动人民救国阵线”,为发动第二次革命做好准备。5月1日,在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俄罗斯劳动人民革命党(布尔什维克)为首的劳动人民救国阵线策动下,一部分加入救国阵线的俄军和莫斯科的工人武装共同发动军事政变,控制了首都,成立了新政府。

已执政九年的叶利钦在新政府巨大压力之下被迫通过电视讲话宣布辞职,由普京为首的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接管全国政权。很快,在莫斯科五一政变的影响下,全俄各大城市先后发生了由劳动人民救国阵线领导的起义,政权迅速转归到当地的工农苏维埃政权的手中。

莫斯科五一政变震惊了全世界。原先密谋瓜分俄国的美国与欧盟各国以此次政变为借口公开扶植俄国各地的白色政权,并派兵干涉俄罗斯内政。第二次俄国内战爆发。

内战初期,面对外国干涉军以及白军的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但是,在俄国劳动人民的大力支持之下,苏维埃政权再一次度过了难关,并对白军转入了进攻。2005年年末,随着最后一支白军和美日干涉军被人民红军驱逐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第二次俄国内战基本结束,国家开始转入和平建设时期。

2006年元旦,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普京在例行新年致辞中表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治理战争创伤,将国民经济恢复至1990年的水平,并同时重新进行对俄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2006-2050年:再次腾飞的新苏俄

2006年,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通过了全俄国民经济恢复纲要,并制定了一个修复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2011年,经过俄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修复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完成。苏俄治好了战争创伤,同时也把国民经济恢复到了1990年的水平。此时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新苏俄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制定符合新形势下的第一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同时期的欧美由于遭受了2008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时还很难走出经济低谷。苏俄利用这个机会从欧美各国吸收了大量科技人才。同时,新苏俄也与南边的老邻居中国展开了进一步的经济合作,为自己第一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提供了便利。

在第一个十年经济建设时期,新苏俄对自己原有的重工业进行了技术革新,在巩固原有工业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一些新的工业园区。同时,新苏俄也开始在中国的帮助下大力发展轻工业,并对本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在再工业化取得进展的同时,新苏俄也没有放松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在中国的技术支持下,新苏俄开始兴建高铁,并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地铁的相关设施进行了更新。此外,新苏俄也开始在第一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的末期开始修建贯通全俄的高速公路网。

2021年,新苏俄的第一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完成。

2022年,新苏俄开始实施第二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在第二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时期,新苏俄除了进一步发展轻工业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在此期间,202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新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对欧洲革命的无产阶级进行了间接支持,帮助了他们的革命能够顺利进行。

2032年,新苏俄的第二个十年经济建设计划顺利完成。

2043年,新苏俄与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朝鲜、日本一道共同组建了欧亚人民革新联盟。

2050年,新苏俄作为欧亚人民革新联盟的创始会员国参加了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创建,并加入了联盟。

(未完待续)

架空历史系列:未曾设想的道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员国概况(苏俄篇•背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