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詔贈遼東伯金將軍廟碑 【朝鮮李朝】宋時烈.撰

2022-08-31 13:50 作者:舞胎僊館門外灑掃僕  | 我要投稿

神宗皇帝四十七年,萬曆戊午,以建奴匪茹,大發川蜀、遼薊兵,遣劉都督綎、喬游擊一琦以征之,徵兵於本朝。本朝發二萬兵,以姜弘立為元帥,金景瑞副之,與劉、喬二將刻日協攻。時將軍以宣川郡守領左管兵,隸景瑞軍。己未二月二十一日,渡遼入虜地,至富車嶺。


時皇帝已倦勤,閹豎用事,軍興不繼。又諸軍輕進失利,都督自縊死。我軍遂與虜相當,將軍以手下兵三千,策馬直前,指揮擺陣,神氣整暇。陣既成,告弘立曰:“速令右管協力迎戰!”弘立使右營將李一元拾營相助。將軍謂一元曰:“我軍若不據險,必敗矣。”一元不從。賊數千騎橫截兩陣間,一元遁去。既而賊六萬與我對陣一里之外,抽發精銳,直犯其前。將軍以炮手為前列,一時放丸,聲振天地,賊兵退卻,如是者三。喬游擊時敗還,弘立壁望見,歎曰:“貴國步卒與鐵騎平地相當,乃能如此!”俄而大風忽起,煙塵四塞,炮矢不得發,賊乃並力衝突,我軍立盡。將軍手弓腰劍,獨倚柳樹下。有二卒不去,一人執旗,一人奉矢。將軍矢不虛發,中必疊雙,賊尸成堆,所殺多虜貴將,虜甚秘之。將軍擐重甲,亦矢集如猬,而不能穿。矢既盡,遂手劍擊賊,兜頸劄腰,剧然並落,聲若劈山,每得十蕩而十空。先是,弘立送舌人河世國於虜陣。虜急呼“我人”,蓋欲招誘也。將軍不應,大罵於弘立曰:“爾輩愛身負國,不以相救也!”劍亦折,張空拳,猶益自奮,有一賊從後投槊,遂仆地而絕,實三月初四日也。猶握劍柄不捨,怒氣勃勃。賊相顧愕,貽不敢遽前。喬游擊亦自殺。弘立、景瑞與一元等皆解甲降。奴酋使瘞兩陣死屍,將軍獨不腐,劍柄猶在其握矣。


朝廷遙贈領議政,建廟於龍灣江上,立碑廟前,復役子孤。其弟應海以遺衣招魂於江上,以其衣歸葬鐵原先塋之側,一時文士爭相誄挽。翌年庚申,神宗皇帝下詔,贈爵封遼東伯,賜妻、子家白金,其誥命引重甚盛,事具載《忠烈錄》。其後潛谷金相國堉復收其終始,編入《國朝臣錄》。


將軍身長八尺,言語寡默,氣岸軒然,飲酒數斗,志氣不亂,勇力超絕。十八,手格殺猛虎,自是鄉人輒呼以“將軍”而不名也。又能視金如土,避色如讎,真魁傑偉毅大丈夫也。居家孝友出常,十四,父母皆歿,兵荒中無以營壙。有異僧見其哀號,指葬處以葬,其葬祭之禮,雖經生學士不能過也。與弟應海力田自給,晝則射獵,夜讀兵書。有觀察使至鐵原,大集武士試藝。將軍年甚少,輒矢發的破,觀察大奇之。仍勸就試,遂捷。萬曆乙巳科,再為宣傳官,其於得失崇庳,泊如也。白沙李相恒福超遷為邊守,將行,有以貴家女來啖者,將軍謝曰:“彼貴家女,將敵之歟?名分紊矣!媵之歟?則彼必望矣!”壯歲,當宣廟喪佐幕,於繁華聲妓中絕酒色甚嚴。其持身制行類如此。


孝宗大王朝,弟應海辭連逆獄。上曰:“此應河之弟,又嘗與虜戰,兵敗自刎,必不負國。”即拜為北兵使。蓋當光海朝,義理晦塞,於將軍莫不歆尚,至於戎虜,亦且歎服。卒乃皇上褒寵,而我聖考德音又如此,此振古之所未有也。


崇禎丁卯,議者以龍灣廟有不便者,並其碑撤去之。今上丙午,金應教萬均宰鐵原府,始作廟屋,而妥侑焉。今郡守世龜,兵使柳裴然內外孫也,為立豐碑,來請文以記之。


蓋嘗論之,將軍以絕倫勇力,從事弓馬,而細行既謹,家道甚正,則其本既立矣;出身蔀官,寵辱不驚,奴顏婢膝,視之若浼,則其守亦確矣;猝遇大敵,萬人魄奪,從容擺陣,挺身鏖戰,其勇亦大矣;賊歇無戰,呼與為好,聽若不聞,卒隕其身,其義亦正矣;激動三軍,北首爭死,無一旋踵,則可謂得人之死力矣;倚樹射賊,矢盡劍擊,創折奮拳,可謂百夫之防矣;死猶握劍,顏色如生,原濕之裒,久不殠敗,則其忠魂毅魄,又可謂不隨死而亡矣。然此皆不足為將軍之大也,惟君臣父子之大倫,天之經,地之義,而所謂民彝者也。


我朝歷事皇朝三百年矣,而及至神宗皇帝,再造土宇,則義雖君臣,而恩實父子。環東土一草一木,誰非帝德之所濡?而彼二豎者,乃敢稱有密旨,去順效逆,使我禮義之邦,舉淪於禽獸之域。儻無將軍之一死,則將何以有辭於天下後世哉!然則將軍之一死,所以明天下之大義,立天下之大經,日月不墜,則其氣不滅;山岳不頹,則其節不泯;河海不竭,則其功不虧。然則天之所以生將軍者,不但為我東也,將為天下萬世也,為《春秋》尊周攘夷之義也。天既有所為而生之,則亦有所為而殺之也。或者乃咎弘立不救而致其死,烏足以知將軍哉!


將軍諱應河,字景義,世為慶州人。慶州之金,實王者後,高麗名將方慶,其遠祖也。其考贈承旨地四將軍。以萬曆八年庚辰三月初三日生,死時年方四十,廟在鐵原府寶蓋山東西花田里云。時崇禎己酉六月日。

詔贈遼東伯金將軍廟碑 【朝鮮李朝】宋時烈.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