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夜间空战击杀日机!援华美军P-61A“黑寡妇” 机组乘员回忆录 04

前回:


各位中秋节快乐啊!为了顺应中秋+国庆长假,加肝出来了本系列我认为较为精彩的一集之一



时间来到1945年1月下旬,湖北老河口机场的一个国军战斗机中队需要一架夜间战斗机,这一请求没有透露具体的任务细节。中队里没有人特别想接这个任务,但是我和阿布自愿参加。我们在接到将我们派遣至中美混合航空联队第7中队服役的命令后,准备第二天就飞往老河口。我们将正式加入中国空军,接受一个国军中队指挥官的差遣。


▲著名王牌飞行员王光复和他的663号P-40N“太公令”就是属于这个中队的。不过我暂时没考证到“太公令”这时候还有没在役,好像是摔了
我们把装备和铺盖都装上了飞机。跟我们同行的机务长小黑(Blackie)也把工具箱和搜刮来零配件装箱带上,并且把剩余空间都装上了尽可能多的弹药。

在这之前,我们对老河口一无所知,只知道其在地图上的位置,是在成都东北偏东约724公里。
当我们飞抵后,看到的是一条只有约853米长的土质飞机跑道,这对战斗机来说偏短了。这里没有机库,只有一辆破旧的燃料车,一个用泥砖砌成的无线电棚,屋顶是锡制的,还有一辆破旧的6x6军用卡车。
这里的中队由10到12架老式的P-40组成,机头上画着鲨鱼嘴,机翼和机身上涂有国军机徽。这些旧的飞虎式的飞机已经不再为美军服役,但它们对我来说仍然有着《泰瑞和海盗》一般怀旧的美。

▲1944年夏,停在四川凉山机场的第7中队P-40N。第7中队是在1月底至2月间才全面换装了P-51

▲《泰瑞与海盗(Terry and the Pirates)》是漫画家米尔顿·卡尼夫创作的动作冒险漫画,于1934年10月22日开始至1973年2月25日连载。




▲现代的老河口机场的驻机(照片为百度搜索合法获取)
刚下地面,我们便遇到了国军中队的一些军官,他们中没有人会说英语,但我们受到了中国本地标准式的欢迎,并被带到一个很好的住所,有佣人和炊事员为我们提供丰盛的食物。机场虽然不大,但是住宿条件看起来不错。
过了一两天,我们才找到一名翻译,并了解到老河口位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几条小河和溪流的合流处附近。因此,日军向这里的城镇和机场推进,并数次对这个机场进行了夜间轰炸。

这里有一台空—地通信用无线电,但没有会说英语的无线电员。所以我们让小黑在戒备期间去无线电棚,尽可能地向我们传递信息;除此之外机场便没有其他通讯设备了,甚至没有电话。总之在安排妥当后,我们会在指挥官的屋子里戒备,这里有一个可以联系中队总部的电话。
而这里的先期预警系统被称为“竹警报“。正如其名,在机场方圆大约160公里的范围内,当未确认身份的飞行器飞过这片空域时,稻田里的农民会通过用两段竹子互相敲击来发出信号。在寂静的夜晚,敲击竹子的声音可以传个几公里,让下一个稻田接收到信号,并重复上述操作。
这法子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很管用。当敲竹的声音传到我们这里时,声音会变得更大,可能会听到10到20个敲竹的声音,这样我们就知道只有大约15分钟的时间来紧急起飞了。
我们到这里的最初的几个晚上无事发生。第四天晚上10点左右,电话响了,电话另一头疾呼:
“Ching-pao!Ching-pao!”
即中文的“警报“,意味着空袭来了!我们乘上了那辆老6x6卡车,关掉车灯,尽可能快地摸黑前进。
”咔嗒,咔嗒……”,竹子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一到机场,我们立刻钻进机舱,发动引擎,小黑则去无线电棚子里建立通讯,然而在我们开始滑行之前,一连串炸弹就已经在跑道上炸开,爆炸直接从我们面前穿了过去。我总是喜欢烟花,而这次竟是带着一种绝对超然的感觉欣赏着这肮脏的烟火*。
渐渐地,P-61引擎的声响逐渐盖过了爆炸声,只能从视觉上体验外头的火光冲天了。
“让我们离开这里吧!”
阿布话音刚落,飞机全速向东前出,然后汇入这条853米长的南北向跑道。跑道的宽度肯定是远远小于长度的,所以我们是在跑道上边磕磕碰碰边起飞的。而在起飞时,东面更是有一座小山等着我们了,可以确定的是我和阿布在起飞时就考虑到这回事了。

▲应该就是这块小山包了

▲后来,在新中国的建设下,老河口机场的跑道长度已经延伸到3千米多
我们已经加快了速度,在有什么想法之前,阿布已经操纵飞机做出了反应,把飞机从地面上猛拉起来,摇摇晃晃地飞向夜空,然后就有双双叒叕出意外了。
在全力运转的情况下,我们陷入了一种高迎角失速的状态,没有足够的爬升速度了。
“我们要寄了,阿蒂!(Smitty,作者的小名)”,阿布说到。我记得那会我把椅子转了个向,以把脸朝后。连我爸爸都没打过我的脸啊**!
在皎洁的月光下,岩石和草丛从我们的脚下高速掠过,就在我已经做好了迫降的准备时,飞机总算获得了速度,将我们从险境托出。
发生这种意外,是因为在我们急急忙忙起飞的时候,阿布忘了关闭发动机上整流罩的襟翼,这些襟翼通常是在着陆后才打开,以帮助引擎的冷却。在飞行时没有关掉的话,这些襟翼就会变得跟刹车一样,破坏了大片面积翼面的升力。

▲应该就是这个像鱼鳃一样展开的机构了,不过图中这个不是P-61的
我们在成功升空后立刻呼叫无线电棚的小黑,却没有任何反应,接着我们尝试呼叫了数次,依然无人应答。后来我们才知道,当那一打炸弹在跑道上开花时,国军的通讯部队就撤离了无线电棚屋。倒霉的小黑自己不能操作屋里的设备,但是整个袭击过程中他一直守在那里。
我们被告知,这些日机是每隔15分钟一架,从东南方向河流上游飞去的,于是我们朝自己航向140°的方向飞去,希望能逮住一架轰炸机,此时我们处于约2286米的高空,飞行在月光照射下如同轻纱的薄雾中。当晚的夜空美丽而明亮,我们亦很幸运,虽然空袭机场的第一架敌机早已逃之夭夭,但是第二架却落入了我们雷达的探测中。
随着目标越来越近,我们开始执行拦截程序。雷达首次探测到目标是在25000英尺(约7620米)的距离上,随后这个距离很快被拉短,10000英尺,5000英尺,1000英尺……
(约3048米→1524米→304.8米)
在距离只剩下500英尺(152.4米)时,我们拼命做了个180度转弯,使我们能在目标后方约2200英尺(670.56米)跟着,然后将P-61调整为与目标同速度。
“见鬼!我看到他了!”阿布嚷嚷到。(原作者写的吐槽:他应该说“tally ho”,一个来自英国人的术语,他们最先开发了夜间战斗机技术。)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是阿布的盘中餐了。他接近到只有250英尺(76.2米,月光照射下对面不知道有没发现)的非常近的距离,我们仔细地辨认,识别出目标是一架“Lily”,即Ki-48,川崎九九式双发轻型轰炸机。

▲稍微考证了下,个人认为日军陆航第16战队是最有可能参与这集和下一集故事的敌军部队。图为玩家制作的F-toys出的1/144比例的九九双轻食玩,是为隐藏款的第16战队。不过涂装的时间点跟本次事件应该不是同时

▲1944年5月25日,第16战队轰炸洛阳时NHK拍的纪录片。手机端建议点击“查看详情”,否则会在上方打开一个关不掉的窗口





▲全白色的是现存于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的九九双轻,迷彩的为莫斯科胜利公园展出的九九双轻
我们给敌人的轰炸机起的绰号大多是女性名字,最好听的有“Betty”(一式陆攻),然后是“Lily”,“Nan”(没查到这个代号是哪种飞机,可能原作者打错字了?),等等。总之在确定了目标的身份后,对阿布只剩下一件事:飞到敌人后方,然后……
开火!
在当时美军序列里,P-61的火力属于是数一数二的恐怖,四门20mm机炮,炮弹的装填顺序是两发燃烧弹,两发穿甲弹,两发高爆弹,这样的火力,九九双轻又怎能抵挡了?
混合的炮火按顺序以高速抛射出去,将Ki-48的引擎、机身、机翼恶狠狠地揍了一遍。第一击时目标便已经燃烧,随后更是爆炸开来,把敌机的残片炸飞过来,而我们的正前向挡风玻璃视野也被挡住了(结合后文应该是敌机被击中后洒出来的油污挡的)。
随后,九九双轻化作一团巨大的火球,径直砸向地面。我们透过侧面的舷窗观看,坠机地周围被这团火焰照的明亮,地面上的事物清晰可见。当燃烧的飞机撞到地面后,向撞击点四面八方喷涌留下的白热化的物质逐渐熄灭时,地面的一切很快归于寂暗。
于是,这一天,1945年1月27日(这个“应该”是官方记录,作者自己说是1月18日),“警报”号P-61成功拿下了她的首杀。

▲个人对1945年1月27日这次夜间空战的大致理解,可能有误,欢迎指出
这一切发生时,机炮的怒吼和发动机的轰鸣声阻挡了所有外界的声音。但现在,我和阿布都在大声欢呼,兴奋不已,并且互相祝贺。不过我们马上开始梳理现在的情况,我们飞机的前向视野寄了,而且虽然我们成功摸掉了一架飞机使其无法轰炸机场,但是因为第一架飞机已经给老河口机场炸了一通,我们不知道跑道受到了什么程度的破坏。地上的小黑依然没信,而现在我们不得不着陆。
如果日军的攻击符合规律,那么下一架敌机将在10到12分钟后到来。我们准备抓紧时间降落,在下一架轰炸机到来前清洁一下前挡风玻璃,然而当我们正飞回机场准备这么做时,P-61的雷达再次捕获到了一个目标,也是出现在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朝着我们和机场飞来,于是我们再次开始截击。
开头和上次一样:对头靠近目标,然后拐到目标的背面,在约2000英尺(609.6米)的距离上同步速度,然后再适当加速上去找这架飞机。只是这次我们没法目视敌机了,即便我用雷达能把P-61引导到距离目标250英尺(76.2米)的位置,挡风玻璃外的油渍斑斑还是阻碍了阿布的目视确认。
前边提到我们飞机侧面玻璃上的油污比较少,而无论如何,识别目标身份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阿布把我们的飞机开到目标的侧方,才总算是可以确认其真身——是第二架九九双轻。
我们开始讨论怎么瞄准这个敌机,有个疯狂的想法是我把自己座位上的舱盖弹掉,然后我探出去瞄准,但是我没有瞄准器,而且,我的喉式麦克风接线不够长,没法在把头伸到外面的同时让阿布开火。而真正的“盲射”似乎又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几乎肯定是打不中的,而且我们的开火会把行踪暴露给敌人。
我们不想丢掉这块肥肉,但是当这架九九双轻已经转向准备在机场上下弹时,对方发现了我们,立刻做了个滚转,摆脱我们,俯冲向地面。我一直通过雷达监视它,跟踪他的俯冲,直到其消失在雷达波的地面散射中。我们以为它可能不会撤离,会不讲武德再来偷↑袭↓,但事实是这架九九双轻确实被吓跑了。至少我们成功把它逼退了,让其没能轰炸到机场。
待续......
参考资料:http://www.nightfighter.us/Chapter04.html
usaf.aerial.victory.credits-wwii-by.name(此处用于参考本回故事的发生时间,因为原文是没怎么带日期的)
https://soranokakera.lekumo.biz/tesr/2018/01/post-3600.html
https://arawasi-wildeagles.blogspot.com/2021/02/kawasaki-ki-48-lily-16-sentai-video.html?m=1
https://rexkuang326.pixnet.net/blog/post/349307707 这是海峡对岸的兴趣爱好者于2006年对“太公令”号P-40N的考证
注释:
*《龙珠Z》那美克星篇贝吉塔台词梗
**《机动战士高达0079》阿姆罗台词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