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闲谈】泰拉online生存竞赛(2):泰拉离星辰大海还有多远?
前排声明:此专栏仅属于UP基于UP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的个人向猜测,在严谨和硬核度上会有或多或少的误差和不准确。如果看到这篇专栏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指出文中有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要么遍布宇宙,要么终将灭亡————霍金”
星辰大海,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她就在我们头顶,但是她又是那么遥远,从加加林在1961年4月21日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到2020年5月31日SpaceX的龙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间将近60年的时间,人类依然没能突破近地轨道航天。除了旅行者系列以外,人类的无人探测器最远也只到达了火星。而这已经是目前人类科技能支撑的极限了。




所以,在泰拉的世界观之下,目前的剧情我们已知的情况是无论是无人航天还是载人航天都是不存在的,那么以目前泰拉的条件,我们离冲出大气层还有多远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如果要冲出泰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基础理论:简单点说要明白太空的存在,知道太空是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去太空。
2.物质积累:说白了你要有足够的钱和对应资源才能支撑地起庞大地空间探索。
3.应用技术:如何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可行的现实。
4.梦想:冲向太空的第一条件,只有你想去做你才会去做。借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公布阿波罗计划时所说的那样:“我们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他很困难。”
也有另外一句经典话语:“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而目前来看,泰拉这四项基本要素全部不具备。
第一点是理论基础,而从已知的干员档案和剧情表现我们可以解读出泰拉并没有对“宇宙”和“地外空间”这些概念的认知,仅仅是星极会利用天上的星星进行一系列占卜工作。泰拉到现在都不知道是圆的还是平的,也不知道海的另一边有什么,自己的星球都还没有了解透彻。如果说移动城邦等等科技的展示证明了即使科技树歪的离谱但是基本确定泰拉的地表科技最起码也是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那么对于太空的认知和探索可能还是早封建文明时代,现在的泰拉可能连一个民用级天文望远镜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用来科学研究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了。如果连最基础的对宇宙的认知都没有,航天技术的基础理论就如同没有设计图纸的工程师一样根本无从做起。
而第二点物质积累方面也极大地限制了航天科技的发展,受限于泰拉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状态。政府的主要资金和资源支持主要用于维护移动城邦,躲避天灾,维护自身统治以及军队建设。而以国家和城市为单位规模的移动城邦的开支可想而知,而航天领域理论上带来的收益相比于眼下的各种刚需真的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使所谓的遥感卫星能够提前预知天灾,简化通讯等可以改善现状的好处,这其中需要投入的资源和资金在成功前都是无底洞一般的存在,就目前对于泰拉的了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能够承担地起庞大的航天开支。而联合统一研发目前来看还是遥不可及。而这还仅仅只是资金方面需要面临的问题,由于泰拉和地球的环境有所不同,可能在火箭飞船的关键性零部件的原材料上泰拉会有所稀缺,而资源越是稀缺多方势力的争夺也就会越激烈。要知道当初美苏中等的航天发展都是举国倾注了以亿美元为单位的资金才好不容易踏出第一步的。而这还没算上发射失败的风险投入。


而由于基础理论的受限,那么现有应用技术也不可能满足任意一种航天技术。虽然泰拉拥有移动城邦这种有点BUG以及基本上是万能的源石这两项优势科技,而且甚至以及开发出了人工智能并向民间普及。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很多基础科技依然是落后的。比如信使和城邦认证码的存在就可以证明泰拉的通讯手段依旧是以信件或者电报为主,无线电通讯只存在于军用版本以及少部分特殊单位。而通讯技术对于航天的重要性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全球的通讯基站分布。第七章的那个乌萨斯妹子作为打字员的身份我对此做出的猜想是计算机还没有做到我们地球这样普罗大众的地步,甚至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打字机。而对于源石的利用则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理论上泰拉的一切都可以依靠源石作为能源长时间驱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泰拉人对于源石的使用已经向我们利用石油和核裂变一样轻松?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材料学方面其实差距已经不大,但是矛盾点在于泰拉似乎并没有完全吃透铳械的工作原理,现在生产出来的铳械只是一个照葫芦画瓢做出来的枪外形的源石发射器。飞机这种东西目前看雷也是一种稀罕玩意。而源石的真实特性对于泰拉的人们而言依旧是未知的,它并没有像石油和铀元素那样被人类吃透掌握特性。所以如果将其用作火箭和飞船燃料是否可行还是个巨大的未知数。泰拉歪曲地厉害的科技树将会使航天科技的发展未知数增加许多。泰拉或许每一样都不缺但是目前无法建立相对应的科学体系。

而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梦想。如果说基础理论是树根,资金和资源是土壤养分,技术是光合作用,那么这个梦想就是这个大树的种子,只有播下种子才有成长为大树的可能。而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别说冲出泰拉了,泰拉的大航海时代似乎都还没有来临呢。稍微说地粗暴一点:国家之间忙着勾心斗角,人们每天都要担心明天和意外哪个会率先来临,根本没有会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颗种子都没有被种下去就更不要说生根发芽了。
所以综上所处,航天科技对于泰拉而言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我们的航天科技现在还处于比万户飞天更早的二踢脚时代。可能对于刀客塔和一众干员在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一飞冲天的壮观景象了。但是我个人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迈入那一片浩瀚的星辰大海。泰拉的人们不会只满足于待在地面,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真正地迈出挺近深空的那一小步。
本来这篇专栏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于2019年5月30日。但是我正好有幸遇上了SpaceX龙飞船的发射成功和儿童节B站的卫星计划,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太空照片——《暗淡蓝点》:“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想想所有那些帝王将相杀戮得血流成河,他们的辉煌与胜利,曾让他们成为光点上一个部分的转眼即逝的主宰;想想栖身于这个点上的某个角落的居民,对别的角落几乎没有区别的居民所犯的无穷无尽的残暴罪行,他们的误解何其多也,他们多么急于互相残杀,他们的仇恨何其强烈。
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和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
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这是1990年2月,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在木星的引力弹弓的抛射下,来到了太阳系边缘。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处,它回望地球,拍下来最后的留影:我们的家园——地球。看到这里我不仅想,如果哪天泰拉的一艘飞船或者探测器在距离泰拉60亿公里的地方给泰拉拍摄了这么一张照片。当我们发现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这张照片上一个尘埃上的微小的震动。我们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