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评判一个镜头好与不好?(中后+2篇)

2019-12-19 21:47 作者:videocase影像MAX  | 我要投稿

镜头好与不好的判断条件有很多,当然,在上四篇文章中,我们也介绍了几个要点,仍然需要再次说明的是,现实中的镜头,它很难都满足所有的优点,要找到十全十美的镜头,可谓不存在。

 

文章回顾

 

 

下面,我们再接着介绍。

 

呼吸效应

呼吸效应是拍摄视频专有的关注点,对于拍摄图片,非要说一个镜头的呼吸效应,其实没有很大意义。

 

那么什么是呼吸效应呢?简单说,就是在改变对焦时,除了改变画面的清晰与模糊,镜头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没有呼吸效应的镜头,在改变焦点时,物体应该只是在原位置发生模糊或清晰,而不应该出现景物往画面内或画面外移动。

呼吸效应对比(上半部分为富士MK电影镜头,下半部分为相机镜头)

 

改变对焦点这个操作在拍摄影片时经常用到,如前后景都有人物的对话,通过改变对焦点,我们可以吸引观看者对主体的注意。所以呼吸效应会直接影响到大多数的实际画面。

 

但多数镜头都是有呼吸效应的,只是呼吸效应的程度不同而已。甚至包括部分安琴的电影镜头,都有呼吸效应。有的镜头呼吸效应大到改变对焦点时,有极大的视角偏移,就如同变焦了似的,因此在要求较高的拍摄时,就尽量不要选择这类镜头,以免因此限制了拍摄的手法与画面语言。

适马50-100mm T2电影镜头的呼吸效应

 

当然,一些好的电影镜头,能将呼吸效应做的很小,如Zeiss SP,ARRI MP等,但这类镜头一般都比较贵,所以如果成本达不到要求,就需要看能不能在拍摄上避开呼吸效应的缺陷,或接受这类缺陷。

ARRI MP 25

 

但同比多数的相机镜头,呼吸效应都很一般,这也是与使用场合匹配的,毕竟相机镜头的设计初衷就是拍摄图片,根本不需考虑太多的运动视频拍摄。因此使用相机镜头拍摄视频,就需要接受这个特点。

 

眩光

 

眩光是镜头的一大特点,它与其说是瑕疵,不如说是一种画面形式。

 

眩光是由于镜片组内部反射造成的,镜片越多,在逆光至侧光时带来的眩光光斑就越多。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能够减小。眩光与镜片镀膜有很大关系,镀膜工艺越好,镀膜的厚度与波长越匹配,眩光就越好,但将所有可见光波长都抵消的镀膜工艺几乎不存在,所以完全没有眩光的镜头也没有。

镜头眩光

 

除了在侧逆光时的眩光,直射逆光的眩光画面更是考量镜头的因素。在不严重过曝的情况下,一个点光源的画面,如果镜头眩光好,能呈现出均匀散开的柔和光斑,如果眩光不好,有时会出现亮度断层。

P+S Technik 35-70mm T3.2 35mm镜头眩光

 

Samyang 35mm f/1.4镜头眩光

 

一般真正的电影镜头的眩光画面都比较柔和,观看这类影片跟看大片似的,而且高端的相机镜头也能做到这类眩光,但一般的镜头就比较普通了,在拍摄时,我们可以有意的利用眩光,这在婚礼微电影和企宣类影片用的非常多。

 

对于镜头的质量评判当然不止这些,我们将慢慢给大家分享,敬请持续关注。


如何评判一个镜头好与不好?(中后+2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