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突破某个桎梏,人类总会展现不凡的创造力
众星罗列夜明深,
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
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话说,这许多许多年以后,我们终于掌握了可控的核聚变技术,人类也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地球,将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这一旦突破某个桎梏,人类总会展现不凡的创造力。
“曲率引擎”的发明问世直接把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四光年,
一光年大约9.46万亿公里
4光年37.84万亿公里
现制造航天器最快速度6.7公里/小时
按照第三宇宙速度
一年将飞行5.266亿公里
4光年距离大约需要7万多年
“曲率引擎”直接把人类送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大航海时代”。
地理大发现(Age of Exploration),又名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新航路的开辟。
而在这之前,人类则经历了“太空探索时代”
人类未来将会迈入太空探索时代
,“太阳系探索时代”
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新视野号探测器抵达冥王星,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阳系行星探索时代的结束。
和“前星际时代”。
人类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成功走出地球踏足星辰大海,标志着人类一只脚已踏进星际时代大门事实。一只脚踏进星际时代大门和两只脚同时踏进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人类研究可控核聚变一样,一只脚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踏进去了,但是想要两只脚同时踏进去,永远还剩五十年……
“太空探索时代”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但随着新材料的发现,空间建造技术的萌芽,我们迈入了“太阳系探索时代”。
随后数学家们突破了黎曼猜想,质数分布的奥秘终于被完全掌握,在此基础上,伟大的物理学家孟德斯鸠发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物理学中绕核运动的电子轨道相关,轨道参数的分布与黎曼函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进而实验合成了全新的688号稳定元素,这一元素的发现开启了航行理论的新纪元。
也正是基于此,曲率材料被制造出来,曲率引擎也从理论变为了现实。
曲率引擎将航天器的速度提到光速的十分之一,直接近人类带入“大航海时代”,我们开始对太阳系进行了商业化的开发,随着稳态曲率技术的成熟,人类已经可以在空间站度过自己的一生。有人为我们的成就骄傲的时候呢,就有人感叹这个人类的渺小,因为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让人无力的现实,那就是不管人类多么的努力,却再也跨不出四光年的牢笼,主要也是因为曲率引擎似乎达到了极限速度。
24光年,是已知最接近太阳的一颗恒星
为了改变,广泛的虫洞(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大讨论甚嚣尘上,我们再一次被困在原地了,甚至有悲观者鼓吹,相比上一次,我们只是扩建了自己的监狱。
经过60年的航行,我们终于踏上了比邻星——传说中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C
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文明从此跳出了那个小小的光点,在星群中汇聚成河。
偶然间,我们顶尖的科学家们在星球的引力平衡点上观测到一个现象,使用高能装置改变特定坐标的曲率有机会可以找到空间共振点。
说人话,就是通过这个共振点呢。人类就可以直接到某个数千甚至数光年外的点星系,和之前的四光年的比起来,这个距离就好像你去楼下取个快递就可以达到和环球旅行一样遥远的距离。
当然了,发现这些空间共振点的科学家们又不是那些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儿看星星玩的老大爷,大家伙都是要拿钱恰饭的。
这个发现就牢牢地掌握在了极个别投资人和机构手中,这一番悄咪咪的探索研究下来就是近千年。
千年间,他们发现共振点这玩意儿并不是做数学题,拿个尺子一量就可以找到,它需要进行反复的测试啊寻找啊,科学家们先后进行了空间共振的基本运行逻辑确定,拉格朗日理论确定和空间震荡器技术的逻辑完成,最终研制出了星门的原型。首次收到了来自遥远星系的“第一声回响”!
随后进行了小规模的物质传输实验和后来大量物质的传输试验,最后确认了最终部分的拉格朗日理论(地月系统中拉格朗日点,晕轨道和近直线晕轨道nrho的相对位置)。
空间通道的出口都在银河系中,开始有计划地去记录并测算拉格朗日节点出口的相对位置,绘制“星图”。
这实验空间共振点,那可不是实验渣男啊。你撑死900万就够了,这玩意儿,烧钱的单位,那都得以兆来计算,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些机构和投资人亏了啊,恰恰相反,人家赚的都快撑死了,这帮大佬们掌握了许多技术优势和星系坐标,利用这些优势秘密的开发并垄断着那些已发现星系的资源,默默的积累,攒蓝儿。
实力也逐渐的变得雄厚,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拉格朗日空间点被发现了,这个纸呢就包不住了,这秘密算是守不住了呀,越来越多的人类,呼啦呼啦全都涌进来了,抱着团地寻找新的拉格朗日空间点这下算是行了啊,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已发现星系的资源,大型星门技术趋于成熟。太阳-比邻星星门开始建造,星门技术得以普及,
这有人的地方嘛!就有江湖?你甭管这江湖是大漠上的一家客栈,还是数万光年之外的一片星海。人类这个物种最生生不息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哪怕下一秒钟就要go die,也得相 互 斗……
秉承着这个优秀品质,早期掌握着大量“拉格朗日遗产”的组织机构开通了大量的星系和自身势力范围,其中一部分与地球比邻星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立了地球比邻星联盟。
这帮人成立联盟就一个目的这一块呢,我们得说了算。他们想说了算?
那另一帮人肯定不能同意啊,于是就逐渐脱离了地球圈的统治和束缚,成为了独立的政治,军事,经济实体,在脱离地球上的众多势力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神圣群星帝国”,一个牛叉到改写人类命运的帝国。
神圣的学生帝国起源于太阳系。别看是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时代啊,人家硬生生建立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帝国,24k纯封建帝国,说白了就是皇室说了算。
而神圣群星帝国的统治者被称为“圣楚西罗”家族,帝国的头一个皇帝安德鲁*楚西罗继承了祖先遗留的“拉格朗日遗产”和星系坐标,开拓了大批的新星系。
然后他通过战争征服,联姻,外交等等方式与13个公国缔结了盟约,成立了“神圣群星帝国”,统治了银河系内的多个星系。
再次致敬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人类果然没有从历史到中学到任何教训,都几万年了。还是你打我啊,你侄子娶我闺女啊。然后咱们俩哥俩签合同这一套反正不管怎么说吧,用一个伟大的帝国就支棱起来了,但是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能称得上伟大的时代。银河系1/3的面积被探索和开发,神兽群星帝国与地球比邻星联盟平分秋色,与此同时,无数势力诞生和崛起。
建起的星门连接着数千个星系形成了航行者们口中传说的“拉格朗日星图”。
神圣群星帝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头一个皇帝安德鲁*楚西罗建立这个帝国的时候呢,不是找了13个公国去结盟吗?还提出了著名的“联合统治”概念,在这个权力构成框架下的各个公国都享有很高的自治权。
感叹一句啊。科技再发展,历史课得上啊,西周咋灭亡的?安史之乱咋闹腾的?漂亮国咋……对吧?不长心啊!
时间长了各个公国彼此之间这么一闹呢,老楚家又没那么大能耐可以给人家一顿揍,揍服帖儿了,再加上这家族内部以圣安德鲁集团和圣埃罗斯卫队为代表的多个派系之间的这个暗潮汹涌的皇位争斗,这个庞大的帝国就有点儿够呛了……
11088年,圣楚西罗家族最后一任皇帝维克托*楚被刺客给暗杀了,然后伊斯曼家族就跳警了,说是这个圣安德鲁集团指使的,这玩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跳警也可能是高级狼的一个骚操作玩法啊,反正甭管是谁指使的吧,一场以复仇为名义的战争就这么着打响了。
伊斯曼家族就带人对帝国首都圣凯旋城发起了进攻,史称“圣凯旋战役”。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后续大规模星际战争的一个开端。
战斗一打响伊斯曼大军就占领了L067“远航者”星门,还美其名曰“管控治安”。这玩意咱熟啊,想当年某些国家,拿着洗衣粉去别人家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资源嘛。
而皇家卫队为夺回星门控制权,与这个伊斯曼大军发生了大规模的交火,引发了星门争夺为最终目的的战役扩散,这件事儿成为了星际战争的一个引爆点,持续几百年的星际战争,也就此拉开帷幕,此后人类的历史进入了星际战争时代。在这一漫长而痛苦的岁月当中,科技技术倒退,知识发展陷入了停滞,这一干不要紧,就发生了一件人类战争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尴尬事件。
刚才不是讲的星门吗?这星门本质上就是能够联通数万光年距离的一个节点,人类也正是通过这些节点在数万光年外建设了一个个文明世界。这下血崩了呀?星门被毁了!
那些数万光年外的人类世界纷纷就傻眼了啊。数万光年,这没了星门,你指着开飞船回去,那可真是想瞎了心了都回不去。
银河系内曾经通过星门连接的一些势力,现在就如同处于浩瀚海洋上的一个个“孤岛”,历史学家将这称为“孤岛现象”。
这场持续数百年的战争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这有多深远呢?首先,帝国是彻底完犊子了,各个公国纷纷地去脱离,星门被毁火,也导致被连接在一起的星系都成了孤岛,而战争蔓延到地球圈联盟,地球和比邻星的星门也大量被毁。地球圈联盟也解体了,眼瞅着大好形势被搅得稀碎啊。
原来发达的文明一个个都成了小青蛙了“孤寡孤寡”,想打仗也够不着了啊,战争的范围也就逐渐的缩小。再往后呢,随着长时间的一个恢复,知识和信息的封锁也变得不可能实现,给封建奴役也渐渐的不合时宜,在持续百年的独立浪潮过后,旧秩序趋于崩溃,最终形成了“地球圈+系外军事组织”的银河新秩序,
星际战争时代结束。
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主持公道了,一个叫做仲裁委员会的星际管理机构在太阳系建立,他们发布了一系列太阳系复兴计划,并且倡导签署《未央协议》来重新制定规范拉格朗日节点地使用。
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银河系逐渐的走向稳定,秩序化,不过一种约束力相对低的机构真的能给银河带来繁荣吗?值得思考,当然,后面的故事未完待续。
歪歪这段关于未来的故事呢,就先讲到这儿,回到主画面听完什么感受,反正我自己找的那些特别的触动,
你看好科技的发展让人类都去掉了更深更远的地方,可到头来呢决定一切的还是那两个字“人性”——对你微笑并不代表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