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豆潮流撞色风,适合年轻人的氮化镓100W充电器
还记得前几年的时候45W与65W的氮化镓才是主流,毕竟那个时候笔记本就都是这个功率的,一般的笔记本都是65W,轻薄本功耗低45W也够用,只有一些游戏本能达到85W就算很高了,这么高的功率也没办法配PD充电器。
后来有几个充电器厂商尝试出了100W的充电器,这么高的功率确实也没地方用,只能说多设备同时充电的时候会有些优势。
结果到现在,今年出的轻薄本也支持100W的PD快充了,比如今年刚出的华硕的灵耀X14,配备了12代的酷睿i5处理器,就支持100WPD,直接一个设备就能把100W的氮化镓充电功率吃满,100W氮化镓的使用效率一下高了起来,既能单打,多设备一起上也一样能打。
目录
一,开箱
二,协议分析
三,实测——四口如何按照协议分配充设备
四,总结
一,开箱
今天测试的这个100W氮化镓充电器是隶属于华硕旗下一个面向年轻受众的新品牌——a豆(adol)
a豆的a是小写的a,看下图华硕a豆官方微博的文案知道这个新品牌面向的受众是哪类人群了,年轻,青春,有活力,不拘一格。

面向年轻人的产品,颜色上一定不能输,有黑、白、绿三种配色。
也都是撞色设计,尤其这个绿黑配色,洋溢青春凸显活力,特别适合我

下面简单开个箱,a豆品牌的主色系是红色,包装也是这样的很跳脱的风格。
这个数据线是一个C-C的100W数据线,最高功率支持到20V5A,需要单独购买。

然后包装上就没什么重要信息了,我们来看看主体充电器。
黑色部分是磨砂手感,右下角有非常低调a豆logo。

充电头插头是可折叠的,这里同时写有功率的具体信息。
这部分信息很重要,不过这里不是很容易看清,我们一会看说明书,写的更详细。

a豆100W氮化镓有四个充电口,3个C口一个A口,
这种多口充电器每个充电口支持的功率与协议都不一样,那我们如何使用呢?
我们下一个章节会就这个内容详细说明

体积来说a豆100W算是比较小的了,我家里正好有别家的100W充电器,可以做下对比
下图从左到右边依次是a豆、绿联与摩米士,这里面摩米士100W是最早出的,所以体积也相对大,
到了绿联100W就把接口变为3C1A了,到了a豆体积又可以进一步缩小。

a豆100W重量是214g,这个重量来说和摩米士与绿联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应该就是现在的氮化镓充电器设计的更紧凑了。

二,协议分析
这一章我们来分析a豆100W氮化镓的充电协议,说明书上功率写的比较详细,

C1口:5V3A=15W,9V3A=27W,15V3A=45W,20V5A=100W
C2口:5V3A=15W,9V3A=27W,15V3A=45W,20V5A=100W
C3口:5V3A=15W,9V2.22A=19.98W,15V1.5A=22.5W
A1口:4.5V5A=22.5W,5V4.5A=22.5W,9V2A=18W,12V1.5A=18W
下面我要就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本章节可能比较枯燥,文字偏多,但全程干货,这段文字看懂了,这些快充协议充电器你随便买。
一般我们买这种第三方快充充电器就会带一些除了手机私有协议的快充协议,协议越多当然就越好,但也多不到哪去
基本上就是PD,QC,PPS这三个有用,剩下的就是华为的SCP与FCP了,再有其它协议受众面太少,我们就主要关注现在我提到这几个协议
PD一般都是C口,QC协议是A口,所以a豆是3个C口与1个A口就可以判断出来,三个C口是PD协议,1个A口是QC协议。
你再看三个c口都是5v,9v,15v,20v这几个档,就更可以确定这三个口就只支持PD协议。
那为什么C3功率比较低呢?9V就支持到2.22A,15V支持到1.5A,就只是把C3的充电功率设置了一个上限而已,其实也是PD协议。
pps协议不是C1就是C2,或者两个口都支持,如果你是黑鲨手机应该可以用65W的pps,可以试一下。
那前三个充电口的协议分析完毕,下面看A1口
你下次在看到这种4.5V5A=22.5W,5V4.5A=22.5W,都是22.5W的就是华为的SCP协议,
剩下的9V2A=18W,12V1.5A=18W是QC协议,应该是被限制到了18W,所以应该也支持一个5V3A=15W,就被兼容在华为上面的5V档里面了。基本到这里你就会把充电器四个口的协议了解清楚了,下面我们开始测试。
三,实测——四口如何按照协议分配充设备
测试之前我们做一个计划,按照第二章的协议分析,我们来把知识点落地,判断下如何充电效率最高。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设备用什么协议。
一般来说笔记本,iphone11,12,13,switch都支持PD协议,所以这三个设备要用前三个C口,
笔记本功率最大,肯定是C1或者C2。
iphone一般是20-30W左右,数字系列功率最低,Pro高一些,ProMax在高一些,
所以如果你是iphone13可以用C3,如果是13pro或者13PM还是用C1或者C2才能最大效率充电。
switch就比较复杂了,switch是支持PD的,你会看到switch的充电器上只有两个协议5V1.2A=6W与15V2.6A=39W,
实际根据网友测试,如果只是给switch充电是都能充的,从18W到100W的充电器都能给switch充电,没什么特殊要求,但如果要输出到电视的话就有要求了,就是这个15V2.6A=39W,所以如果你要连电视,充电器就要有15V档位,该档位电流要比2.6A大,否则电视不显示画面,所以如果你想用个扩展坞代替switch座充,就需要用C1或者C2。
那如果是安卓手机的话,我只是简单测试了下小米平板4,C1可以达到27W快充,如果C
口没位置就用A口吧,反正不支持私有协议,如果是华为手机的话,还能触发个22.5W,也算可以了
那到这里怎么用也解释清楚了,我们开始做测试
1,笔记本测试
我这个笔记本还是13年的Macbook,没办法触发100W的PD快充,就凑合测一下,
我用小米蓝牙智能插座记录下了充电曲线,可以看到最高可以冲到65W,最高功率持续了55分钟。

我还每10分钟做一次记录,前10分钟非常猛,充了20%的电,40分钟就充到了59%。

2,switch测试
switch就不测试充电了,我们就看看能不能只用个扩展坞代替座充,
实测是可以的,我用a豆100W的C1或者C2连接扩展坞供电,然后通过HDMI输出到电视,是可以显示的,
我也试了用C3连接,电视就不显示了,说明功率不够了。

3,iphone测试
我用的是iphone13 Pro做测试,所以充电功率应该会高于20W,所以我选择了C1口来充电。
下图是我用智能插座记录的充电曲线,可以看到最高可以冲到29W,最高功率持续了25分钟。

看充电曲线的话就比较明显了,10分钟24%,20分钟44%,30分钟61%,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4,四口插满
因为我并没有能单口充电达到PD100W的设备,没办法测试单口100W的充电情况,
所以咱们就试一试四口插满什么情况吧,C1口给笔记本充电,C2口给switch供电,C3口给iphone13Pro充电,A1给小米10充电。

我们测试下四口插满的功率情况,这次就不记录全程了,充四个设备记录全程没价值,
我截了充电半小时后的功率图,算是80W吧,可能是因为我C3和A1的手机电量都比较满,已经进入涓流充电了,这样笔记本与switch应该都是满功率的。

那就看看温度吧,半小时之后温度应该算是比较高了
也就是44度,这个控温相当不错,还是在如此小的体积上做到的。

四,总结
本来以为充电器发展到65W就会到瓶颈了,毕竟按照以往的认知哪怕是给笔记本充电65W就算是极限了,结果设备的充电功率也跟着升级了
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笔记本100W的功率将会快速普及,就像当初快充快速下放到低端手机时一样,充电技术的研发之后就是要从铺开市场开始。a豆算是华硕面向年轻受众的新品牌,会愿意先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产品在设计上会更具有潮流风格,经过测试a豆100W氮化镓在性能上相当能打,这种多口快充的优势越发明显,如果你有需求近期换笔记本的话,相信100W快充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选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