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森雅画室:2022年艺术统考进一步强化、文化成绩全面提高、线上校考成主流

2002年全国艺考生人数从当时的3.2万人,一直增长到2020年的117万人,19年间陡增36.56倍!再到2021年全国艺考生人数小幅回落,2022年艺考面临怎样的竞争?
统考进一步强化、文化成绩全面提高、远未结束的疫情使得线上校考继续进行……2022年艺术高考将何去何从?
01、美术专业统考人数仍占主流
我国艺考自1952年实行以来,几经起伏,1965年被废除,1977年又得以恢复。之后,艺考生人数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2002年开始艺考热兴起,全国艺考生人数从当时的3.2万人一路猛增至2020年的117万人,19年间足足增加了36.56倍!而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也从当时的597所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所,发展之迅猛着实惊人。
据统计,每年艺考生人数是全国普通高考生人数的10%左右。从艺考专业上来看,艺考专业分为美术、音乐、舞蹈、编导、播音主持、表演、书法、摄影、空乘等。艺考界根据历年的艺考报考人数分析来看,各地美术艺考人数普遍超过半数,有的地区甚至超过70%。
从统计来看,随着2014年给艺考降温的改革措施出台,报考人数逐年降少。但到2017年仍有高达近47万人。2018年止跌反弹,直到2019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惊人的56万余人。
也就是说,美术艺考生人数占到全国艺考生人数的56%左右。如果从地区来看,有的省市美术艺考生占比会更高,比如2019年陕西省美术艺考生占比高达69%,江苏省更是高达74%。
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参加美术联考的人数近几年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2020年全国美术艺考生人数突破60万大关,但到了2021年参加美术专业统考的人数却出现了减少现象。
尽管如此,但美术专业艺考生仍是统考主流。
02、省级统考走向全覆盖
近年来,热度不减的艺考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特别是艺考改革带来的利弊让艺考生们争议不断。
历次艺考改革都会引来巨大关注,除了考生基数大以外,还在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区域之间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水平差异极大。这在艺考领域体现得也很明显,单从实施省级统考的专业类别多少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统计上来看,艺术类省级统考专业类别最少的是北京市,只有美术类一个类别的统考;艺术类省级统考专业类别最多的是湖南省,有多达10个专业类别,分别为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含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下同)、播音与主持艺术类、编导类((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影视节目制作等专业,下同)、表演类(服装表演)、表演类(戏剧表演)、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类、摄影摄像类、服装类(职高)。
随着2018年底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的颁布,强势拉开了省级艺术统考加强的序幕。在该《要求》中,教育部明确指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为本行政区域内考生组织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省级统考,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类、舞蹈类、戏剧影视文学类及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书法学专业省级统考。
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除了美术与设计类已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省级统考外,越来越多的艺术专业加入到省级统考,或已实施省级统考的专业扩大其成绩使用范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艺考改革的深入,加上疫情等原因,教育部于2021年9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也就是说,现在各地省统考专业差异巨大,但从2022年到2024年将逐步走向统一。
03、更多艺术专业改为普通类招生
对于省统考地位的加强,不少人或许有些疑问,认为有的省份还取消了不少专业的省统考和省内联考。比如:
内蒙古就规定,自2020年起,除省统考的专业类别(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外,其他艺术类专业课考试全部由招生高校实施校考,取消了之前统考专业类别外其他专业的联考。
辽宁省更是规定,从2020年开始,取消“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3个专业省统一考试。取消的省统一考试专业,招生院校可自行组织校考或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句,“取消的省统一考试专业,招生院校可自行组织校考或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实际上,细心地分析发现,辽宁省的做法跟教育部出台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按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鼓励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组织专业考试,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而正是教育部的这一规定,江西省从2019年起,就取消了戏剧影视文学(广编电视编导)专业统考的面试,只组织笔试。实际上,这也是将该专业从艺术类逐渐转为普通类专业做法。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各院校调整校考方案后,不少院校的众多专业取消校考,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这无异于普通类招生。
而在疫情并未远去的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则明确指出: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可以预见,在2022年偏理论类的原艺术专业将改变为普通类专业录取。
04、文化成绩全面提高
艺术高考的文化成绩要求提高,在这几年已成为普遍共识。
2018年底,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确需过渡的省份,应在3年内调整到位。
也就是说,全国31年省份最迟在2021年,全部落实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要求。从艺考改革的趋势来看,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将与普通本科线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会一样。
也就是说,对所有艺考生而言,随着艺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对艺考文化成绩要求的提高,2021全国各省份、各院校全面提高艺考文化成绩录取提档线成为必然。
而在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在现有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同时,还明确规定:
到2024年,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而该《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于2021年年底前向社会公布。虽然说到2024年全面实施,但随着这么多年来的铺垫,2022年艺术类的文化成绩提高已成必然。这样的规定,使得按综合分录取但文化课成绩低于50%的专业大受影响。
各省份情况大不相同,受影响的专业也不一样。
05、线上艺考已成为主流
受突出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开始,众多院校的校考被迫调整为线上进行。2021年,为考生的生命安全,则继续强化线上艺考。
从线上艺考的实践来看,尽管线上艺考还在摸索中,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多所院校的线上艺考出现技术故障,但新冠疫情在全球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未来数年内,线上艺考不仅不会取消,还会进一步被强化。
从202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可以看出:
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继续压缩校考考点,强调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等,就是为了考生的安全。
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艺考生,以前为了提高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尽可能地报了多所校考院校。
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及陪考家长们奔波于各大城市之间,造成大规模集中的人员流动和聚集,不仅有奔波之苦,更给每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各院校校考时间接近或冲突,让考生们又无法兼顾等等,都让艺考生们倍感无奈。
06、普遍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近年来,在顺序志愿投档模式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之下,如果更好地提高考生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为此,在2018年底的艺考新政中,教育部就明确提出:
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安排在各省(区、市)相应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提前批次。
鼓励各省(区、市)积极推进在艺术类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增加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更好地满足高校艺术人才选拔需求。
试点开展艺术类专业一档多投模式的省份,应统筹兼顾,适当提前投档工作时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最早在2008年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试点。
直到2021年,全国已有28个省份采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对考生而言,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整体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对于高校而言,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据统计,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总体来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出现了“填报志愿风险减少,高分落榜现象减少,高校断档现象减少”、“志愿匹配性提高,录取透明度提高,考生满意度提高”,进一步提高了高考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07、对艺考的监督管理更严厉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校考的高校及专业范围……对于出现违规招生情况的高校,将视情节严肃处理,直至停止校考资格”。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加强考试组织规范管理,完善省级统考和校考命题、制卷、试卷流转、保管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管理。严把考试入口关,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严防考生替考。严把考试组织关,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考试舞弊。严把考试评分关,完善专业考试评分标准,积极采取“考评分离”、评委现场独立打分、全程录音录像等方式,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在考评人员的遴选机制上,优化考评人员组成结构,逐步增加考评人员人数,扩大省外校外人员比例达到一半以上。探索逐步建立艺术类专业考试考评人员和考生特殊关系申报制度,凡在规定时间内有指导、被指导关系或有亲属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和考生,均须按要求进行申报,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高校领导干部子女或其他亲属报考本校的,须向学校报备并在校内公示,相关领导干部要全程回避。
同时,落实高校主体责任,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等等。
多级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强化招生信息公开以及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使得2022年艺考更加公开透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