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告别社恐 《情绪免疫》读书笔记

2022-01-03 16:07 作者:风润生  | 我要投稿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情绪免疫

 

为什么话少的人更受欢迎

 

秘书A:“我看这个布经理真是能说啊,每次培训都让我受不了,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东西,翻来覆去,难道他自己就不烦吗?真不知道一个大男人竟然会有那么多废话。”

秘书B:“谁让人家是领导呢,其他老员工也受不了他这么啰唆。你看他还真以为别人什么都不懂呢。”

更难以置信的是秘书C:“我从来都不听他说的话,只是装出一副认真听的样子,眼睛里流露出崇拜的表情,其实看着他讲起话来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真想笑呢。哎,天底下竟然还有这号人!”

 

你说得都很好,我还不知道你和同事的人际关系相处得怎么样,你都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吗?比如说,吉儿。

 

面对多重问题不走极端

对对方的圈套心知肚明,选择任何一方或者放弃任何一方,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泼一盆冷水,让对方一头雾水的时候,无法再拆招施招,不敢轻举妄动,或许就是问题解决恰到好处的时候。

 

权衡各方面关系,破解对方企图

 

放出一颗让对方难以辨清的“烟幕弹”。因为问题的多重性,“不说”总是比“说”多出一种或几种可能;也避免了“说”后想改却覆水难收的尴尬。

 

对忠言建议不应使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只有及时吃下这样的良药,管理中的病症才会慢慢被治愈

 

重大的是非问题不应使用

重大决策前不应使用

 

甜言蜜语

 

给自己贴上了“坏员工”的心理标签,破罐子破摔。

 

宽容的胸襟,更需要掌控局面的智慧。

 

优点

矮子里拔将军

 

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

 

用赞美掌控情绪

 

虽然刚受到批评,他还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跟迎面走来的员工甲打招呼

 

老员工,经验丰富,技术又好,是个难得的人才,让我们团结一致,把部门生产搞上去

 

出其不意,掌握对方情绪的转折点

 

赞美常常让人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对方早有的防范瞬间瓦解

 

赞美之事并不完全存在,而仅仅是你期望的标准,相当于是对着问题在说答案。

 

缺点死死不放、逢会必说、逢说必批的说教比起来,哪个更好用,这是显而易见的

 

赞美之后只指出一个急需改进又能立竿见影的问题

 

说好话不等于奉承

 

奉承是逢迎,是恭维,总是夹杂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企图。

 

发自真心

 

循循善诱

 

同理心发生的原则之一,是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并非一味地在对手面前唯唯诺诺,而是攻防结合

 

和善可亲的好脾气

 

微笑,再微笑

 

不管最后做成什么样子,在会议讨论的时候,都是由大家做主,选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方案,不然就是把每个人的思路综合一下,最后汇总敲定,做得再不好,徐飞也不会说什么,因此大家就越发偷起懒来。

 

刚入职的新员工,进入一个新环境,在短时期内完成角色转换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在头脑中把未来职业描绘得过于美妙,一旦经历挫折就受不了,从而萌生退意。关键是入职时间短暂,这些人并没有掌握实际的行业知识,一张白纸来,一身怨气走。即使有幸换到另一个环境,也难免结果不是这样。

 

继而拷问几个问题,来人刚开始还能对付一番,随着难度加深,越来越没有底气,开始结巴,最后在你面前被打回原形。厚重的简历原来记录下的都是浮躁与轻率,还有人敢录用这样的员工吗?

 

传声筒

 

关注圈和影响圈

 

在很多时候,上级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其实他的思路也不是很明确,甚至毫无想法,我们冥思苦想出来的结果,即使很有价值,也会被他的个人喜好挟持,逃不脱被否定的命运。最后转了一圈,还是觉得原来的好,还得再让你改回来。我们分明做出了努力,为什么不让他看到

呢?即使我的观点不完全正确,有待思考、有待检验,在领导还没有思路的时候,为何不让你的思路去或多或少对他产生影响呢?我觉得说总比阅读来得快,而且效果好。有句话叫‘先入为主’,率先让他了解我这份报告的大致情况,他就会按照了解的情况去审阅它,你的好多观点再一次在领导那里被印证被强调。经过思考,如果确实有道理,他当然会照单收下。当然,我说的这些写在报告中可能对他产生影响的观点,可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不可能违背公司和领导一贯的做法。

 

接着混日子或者换个地方混日子

 

文件箱可以存放各种资料。苏珊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把它们整理好,紧急的放在最上面,其次的放在下面,以此类推,并定时对文件箱进行清理,防止有积压过期的事情没有处理,也随时甩掉不必要花费时间去解决的文件夹,节省自己的精力。随时查看你的文件箱,时时提醒自己需要及时完成哪些任务,保持主动的常态,自然不会滑向懈怠。

 

不要在领导思路明确时提出要求

 

不要在领导忙碌的时候提出要求

 

人在轻松的时候,放弃一切紧张情绪,是最容易接受外界信息的

 

她越是能干越是让同事对她产生依赖,大家都习惯了喊她帮忙,他们只需要站在一边,端着茶杯,看孟柔把问题搞定,说上几句赞扬的话,坐享其成就好了。

 

一起上网查查吧

 

你身边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人,说话风趣幽默,开口便妙语连珠,不把人逗笑誓不罢休。你一定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每次做项目都希望能和他分到一组,因为你相信只要有他在,就不用担心工作的乏味和艰难。

 

思维活跃开朗,容易沟通型的人在同等机会下,比沉默寡言,走进人群立即被淹没者更容

易被人赏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做事的方式也大多是与人打交道的方式,管理学强调,所有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可见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人很难摆脱感性的特质,所以也就不能在任何场合都用既定的量化标准

去衡量人际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有让别人接纳的愿望,即便是那些沉默寡言、喜欢离群索居的人,也在潜意识里隐藏了希望博得别人认可的愿望。我们发现,职场中很多人之所以成绩欠佳,并不在于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准高低,而很可能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不被别人认可,从而很难发挥原本的特长。

 

需要微笑时,再严整肃穆的脸也应该绽放灿烂的笑容;需要容忍时,再争强好胜的性格也要从容镇定;需要赞美时,再寡言沉默的人也不能吝啬由衷的抒情。

 

 


2022告别社恐 《情绪免疫》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