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

2022-08-16 10:09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1.0

过去三年,涨的最猛的赛道是什么?

不是如日中天的消费;也不是万人追捧医药;更不是长期低估的大金融……

而是以新能源、半导体、信息技术为主的核心科技赛道。

拉出275个申万三级行业指数过去三年的涨跌幅:

涨得最猛的前20个,几乎全都是与科技相关的指数,

要么是与科技相关的上游原材料行业;

要么是制造研发类的科技中游行业。

短短三年,涨幅全都在150%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来国家对科技行业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层出不穷。

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A股市场,科技赛道大概率会是主升浪,

就像过去10年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那样,一路长红。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2.08.12)

科技赛道虽好,

但贵也是真的贵,波动也真的大。

百倍PE都是家常便饭,腰斩式的回撤也不稀罕。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职业投资者,想要投好科技赛道,也并非易事。

纵观整个基金市场,除了押注单赛道的基金经理外,能够把科技赛道玩转的,并不多。


之所以难驾驭,

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板块分类复杂,且专业门槛很高,普通人很难搞懂;

另一方面,科技赛道变数太快,需要长期高度跟踪关注,非常耗费精力;

而科技赛道一贯的炒作传统,更是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难度。


这就导致了科技赛道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极高,

想要玩转这个赛道,

不仅要有超强专业研究能力;

还要有异于常人的充沛精力;

更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


总之就是一个字——难!


2.0

这可能是科技赛道地最优解

单人很难玩转科技赛道,那么多人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拉出了过去三年综合业绩最好的一批科技类基金。

在排除了规模太大(200亿以上)、回撤较高(40%以上)、押注式(单赛道投资比例在50%以上)以及成立时间过短(3年以内)的大多数基金后,最终把目光锁定在“华夏创新前沿”上。

华夏创新前沿的基金经理是屠环宇,于2020年3月开始接管这只基金,这也是他掌管的第一支基金。

过去三年华夏创新前沿的净值增长率为134.65%,复合年化收益高达32%,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经托管行复核 截至2022.6.30)

不仅收益不俗,回撤控制也比较好,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35.87%,

看起来并不算低,但放在同期一众科技类主动基金中,已经相当不错了。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2.08.11)


从行业配置来看,也比较均衡分散,单一行业配置比例基本上不超过30%。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1.12.31)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个新锐基金经理是如何把一只不押注的科技类基金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的?

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只基金的管理模式并不简单。

这只基金采用的是以“创新前沿研究小组”为核心的研究模式。

也就是以基金经理为主,研究团队为中坚力量,共同负责基金投资。

基金经理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把控,参考行业研究员的选股进行配置。

研究小组中的研究员分别负责不同细分行业的投研和选股工作,小组定期进行行业之间的比较分析,为行业配置的决策提供支持。

看似一个人在管,其实是一个团队在管。


和“单兵作战”相比,这就好比将工作“团队化”了,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最擅长的点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投研效率的最大化。

这就从源头上解决了科技板块专业门槛高、工作量大的问题。

而从这只基金的过往业绩来看,这种模式还是非常有效的。


3.0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屠环宇和“科技研究小组”又推出了一只新的科技类基金——华夏创新研选混合(基金代码:A类015227 C类:015228)。

相比华夏创新优选,华夏创新研选在两方面做了升级:

①升级了投资市场,可以投资港股;

众所周知,我国很多优质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都会选择在港股上市。

而且从18年起,经过近三年的回调,目前的港股整体估值要比A股还要低,投资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

今年以来,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大举进军港股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投资港股市场,能够捕获更多优质投资机会。


②增配了一名基金经理,采取双核模式

华夏创新研选采取的是双基金经理管理模式,由屠环宇叶力舟共同管理。

屠环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五道口金融学硕士,拥有7年投研经验,2基金管理经验,现任华夏基金研究部科技组组长、创新前沿小组组长。

其研究范围覆盖通信、电子、新能源,以及港股和海外的科技公司。

叶力舟,西安交大少年班工学学士,五道口金融学硕士,同样拥有7年证券从业年限,现任创新前沿研究小组科技互联网板块负责人。

其能力圈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相关行业,2019年之后逐渐拓展至整个科技板块。


总体来看,屠环宇和叶力舟在擅长的领域和方向上是互补的。

而且因为两人是同学,所以更加了解彼此,在投资中也能更好的配合。


在投资方向上,

华夏创新研选牢牢聚焦核技板块,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四个领域,包括新能源、半导体、互联网、医药等多个核心科技行业。


在人员配置上,也是下了血本,

整个投研团队由基金经理、创新前沿研究小组和公司整体投研团队三个层级构成。


其中,位居中间关键位置的创新前沿研究小由8位经验丰富的投研人员组成,分设信息技术、互联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四个核心板块。

小组四大核心板块一线选股的主要负责人,通过精选优质公司为行业配置的决策提供支持。

而基金经理负责自上而下的仓位判断和行业配置以及投研小组的组织管理,并负责最终的投资决策。

团队主要研究人员情况如下:


具体到选股过程中,投研小组会从商业模式+成长潜力+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入手,深挖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力争找到顺应产业趋势、拥有杰出的商业模式、团队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争取长期较为稳健的超额回报。


好资产有了,管理人实力也不错,剩下的就看价格好不好了。

从估值来看,经过近一年的回调,科技赛道的整体估值相交之前也回落了不少。


和一年前相比,

中证科技的估值从65跌到了35,近七年估值百分位从61%降到了9%;

新能源的估值从63跌到了42,近七年估值百分位从97%降到了48%;

半导体估值从121跌到了59,近七年估值百分位从84%降到了19%;

……

除了新能源,大多数科技细分赛道估值都已进入低估区间。

长期来看,当前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当然了,低估并不意味着买入后不会下跌,更何况是科技这种波动较大的板块。

所以在买入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自己:

是否了解科技赛道?

能不能承受住科技赛道的剧烈波动?

即使足够了解,且能够承受较大波动,也要用闲钱投资、严格控制仓位,给自己留足安全垫。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购买前请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