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律师》|一纸徘徊于名利与公义的诉状
“拿鸡蛋碰石头,看似不堪一击,自取灭亡,但是鸡蛋是有生命的,石头是死的,鸡蛋打破了是生命,鸡蛋可以跃过石头。” ——《辩护人》
在固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这一话语体系之下,大多数的律政题材影视作品都仿佛套着锁链在跳舞,毫无新意的大结局如同悬疑片中意料之内的反转点一样乏味无趣,这一正义胜局模式同样也被搬到了《毒舌律师》上,没有背景的林凉水律师抽丝剥茧后还原出案件真相,让普通人在法庭上战胜了手眼通天的罪恶权贵,虽然大结局乏味可陈,影片整体的基调也并未与香港TVB律政题材的电视剧拉开较大差距,但《毒舌律师》在守护正义、不畏强权的跨阶层对话中做出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在影片内外都强烈地呼唤出公众的社会情绪,现实世界中看似鸡蛋碰石头的局面在影像中得以保全,这一纸诉状终归在名利和公义中偏向了正义,成为了普通人重新夺回法理话语权的有效书写。
《毒舌律师》的落脚点与故事线都围绕着黄子华饰演的毒舌林凉水律师,20年律师和10年法官的经历并没有让他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不愿攀附权贵便只能一直在行业的最底层徘徊,电影中的林凉水俨然映照出现实中无数个正直却平凡的普通人。电影的核心案件是一桩由国际名模虐童案发展而成的女童误杀案,被诬陷入狱的名模曾洁儿、不幸在医院去世的小女孩成为了林凉水脱下法官服后做大律师的第一个败诉,曾经不甘于被打压妄图趋炎附势的他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试图通过赢案件获得钟家青睐的林律差一点成为钟医生的刽子手,无辜的曾洁儿在失去女儿后还要锒铛入狱,林凉水的无端自信和吊儿郎当害了一个家庭,也让他从纸醉金迷的虚假中清醒,愧疚之下他退出了朋友的律师行,从所谓的大律师变成了替普通人维权的正义使者。直到两年后,一封遗书送来了帮曾洁儿翻案的机会,林凉水选择了迎权贵而上,在一个个如山铁证之下用人之常情打动了陪审团,让真相和公正曝露在法庭上,理想化的影像为现实苦苦挣扎的普通人提供了一种直击人心的情绪价值。
《毒舌律师》的毒与独都来源于影像中对阶级关系矛盾的刻画,曾洁儿和钟念华是硬币的正反面,一面代表着无罪和无权,另一面代表着有罪和有权,硬币着陆点那一面的判罚源自法官、律师、陪审团。影片前半段结局的不公象征着法庭公信力的缺失,是律师、钟医生、法官、伪证者一手推动的结果,无法喊出冤屈的逝者和站在法庭道貌岸然的说谎者成为了鲜明的对立,原本具有亲属关系的父女俨然站在了天平两端,对于钟医生而言,爱和权势、真与假不是选择题,而是证明题,他天然地站在钟家权势一方,所有的罪证和口供都有操作余地,这是对法律的亵渎亦是法律尚不健全的讽刺。但作为母亲和无法曝光情人的曾洁儿而言,曾经的名模风光早已过去,无助等待宣判的她天然的与钟家权势一方形成对比,她试图从无爱者身上获得爱、在有权者身上得到庇护,但结局却一再地让她从失望到绝望,在阶级对立的层面上,曾洁儿法庭上的在场也意味着有“冤屈”的普通人的在场,观众自然成为了荧幕外观众席上的声援者,虽然“在场”但却无法发声。
在最后一场庭审时,《毒舌律师》仿佛有意识地在向《辩护人》致敬,旁听席上坐满了西装笔挺的律师们,但与《辩护人》不同的是,《毒舌律师》旁听席上落座的并非是为公平正义而站队的律师,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替钟念华辩白的权势保护伞。《辩护人》的99位民间律师代表着正义一派,《毒舌律师》却讽刺地将其视为权势的走狗,在一袭黑色中钟念华作为真凶却身着白衣,在黑色的衬托下,白色不再是清白、纯洁的代名词,而是阶级意味的区分,尽管律师们正装在身,但在画面的呈现中,他们不再是话语权的拥有者,而只是作为打手一般的辅助者试图将罪恶蒙蔽和淹没。
在《毒舌律师》中不乏有诸多金句和精彩的法庭辩论,但比起《正义回廊》而言,《毒舌律师》更像是为了金句而产出的辩白,强煽情式的金句频出,更像是压向陪审团的一张张道德底牌,与其说林凉水是毒舌不如说他擅于捕捉人性,将打感情牌成为了他的制胜策略,这使得电影中的法庭戏码力度欠佳。相较而言,《正义回廊》法庭戏的强有力输出则显得更为专业和酣畅淋漓,检控方和为嫌疑人辩护的大律师妙语连珠,法庭不再是一个冰冷、客观的场所,而变成了一出大剧上演的剧场,戏剧性的扑朔迷离让剧情像罗生门的一面面,陪审团在不同的供词和辩论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次次回到原点重新判断。如果说《毒舌律师》使得现实和虚构都拥有了大团圆结局,让司法与真相站在了同一边,那么《正义回廊》则在司法和真相的衡量上有了更大的留白,将答案交给了荧幕之外。
“有些权贵,仗着自己有权有势,行为卑劣,视法律如无物,大爷似的坐在这个地方,对不起啊,公义一样坐在这里!”《毒舌律师》是一部很容易看清真相的电影,它的珍贵之处大概就在于,在一个造梦的乌托邦中讲了一个血淋淋的真实故事,而这个故事得以让所有普通人都拍手称快,电影中的林凉水依旧是平凡英雄的设定,法庭上的他就像在表演一场华丽的辩论秀,振臂高呼或低声呐喊的字字句句都代表着公义和情理,而这一声声的“是非不在金银,公道自在人心”虽然微弱,但仍在平静中扔下了一颗石子,荡起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