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知识点|克鼎、毛公鼎

考古遗物
名词解释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著
NO.01
克鼎
亦称“善夫克鼎”。西周晚期青铜器。传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世又称大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重201.5千克。立耳,蹄足。器饰窃曲纹、环带纹和兽面纹。腹内铭290字,记述克祖师华父臣事恭王及命克出纳王命,赐以命服、土地和臣妾等,是研究西周官制和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小克鼎中最大的一件铭72字,记周王命克巡视整顿成周八师,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NO.02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传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千克。高立耳,半球腹,圜底,兽蹄足。器饰弦纹和重环纹。腹内铭499字,记周宣王委毛公以重任并训勉其勤王事,系一篇完整的册命,具书史性质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考查院校:2016、2017南开大学、2018武汉大学、2020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南京大学、2014浙江大学、201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天津师范大学、2012、2018南京师范大学
往期干货:24文博备考必看
2023文博各高校学制学费汇总
2024年考生必看:72所文博院校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全)
2024文博考研必看|72所文博院校专硕介绍(含2024年文博考研课程规划)
文博考研|2023年文博初试真题合集
24文博备考必看|各科笔记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