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0制作日志——在似而不同的世界里开启续章

2020-06-28 20:21 作者:屋顶现视研  | 我要投稿

原文名称:RE:ZERO PRODUCTION JOURNAL – STARTING A SEQUEL IN A SIMILAR YET DIFFERENT WORLD

原作者:kViN

翻译:晚钟送别此日

校对:加速器

编辑:KAFAK

原地址:https://blog.sakugabooru.com/2020/06/18/rezero-production-journal/

随着Re:0第二季即将开播,是时候对将原作改编得如此成功的团队和环境进行一番长篇回顾了,此外还有它们伴随时间所发生的演变,以及这些对本次续集制作的意义。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的回归意味着我们将再次面对许多热切的粉丝来询问该剧的制作情况,和是否有机会重现前作的成功。所以,按照我们的另一条传统,在谈论将至之变前,我们首先要详实地回顾下是什么造就了它第一季的点击量。这么做是值得的,我保证。

如果你认为Re:0火遍全球的秘诀是对长月达平本已备受欢迎的原作故事的忠实改编,且他本人相对其他作者而言在制作中参与程度较高,那么你可能是对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狂热粉任何情况下都想要的,但既然指名道姓有失礼节,我们只能说,其他某些作出极其相似安排的作品没能获得太多积极回应。这意味着让Re:0作为改编脱颖而出的一定另有文章,而这正是我们在此乐意传述的。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这一切的主谋”——Re:0的动画监督渡边政治,对于这一点大可不必感到惊讶。如果试着深挖渡边,可能你很快就会看到有人说他最早在京都动画开始从业。然而这相比很多观众认为他在《火影忍者》中凭空冒出来的时候,已经算是某种成功了,但我觉得人们对他过往经历的影响仍然没有给予充分思考。了解一个创作者的出身可能是件有趣的琐事,但理解他们对自身的影响才真正具有启发性。

请注意,艺术创作者远不止是各种影响的集合,而如果把他们的技能栏当作纯粹的方程来解无异于一种中伤。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似乎并非渡边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作品得以闻名的惊艳镜头布局,而是他能应需求成功做出那些高水准镜头的一个主要原因:他在这个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度过了成长的岁月,而那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和打磨艺术新人的技能。因此,出于个人选择,他经常把镜头偏斜到刁钻的角度来强化特定情绪或动作场景的动感,这种能力正是证明5年京阿尼工作已为他做好一切准备的诸多品质之一。

同样,很容易看出作为拙者五郎——他初次成为自由职业者时的笔名——引人注目的狂野作画和石立太一作品间的联系,后者是他在京阿尼一位同样热衷于动作作画的同辈。在两人循着各自轨迹的前进中,石立逐渐发展出一种更加宽松的艺术形式,渡边的作品风格则更加尖锐,两位同样敏锐的艺术家在相互竞争中也意味着沁染于彼此的影响之下。时至今日,火影的粉丝还能想起他在呈现线条的锯齿边缘所传达出的生硬质感。而几年后,渡边却能把同样的风格精准地带到Re:0的第一条剧情主线中——他可能因事业精进而没有时间创作原画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从前的他已经消失。

渡边政治在《火影忍者:疾风传》143集中的作画片段,注意其中锯齿状的拖影
Re:0第一集中山岡峻的作画片段

尽管所有这些和渡边经历背景相关的艺术风格怪癖都很有趣,而且绝对可以在Re:0中得到欣赏,但它们并不能真正解释它的成功。决定了这种差异的并非技法而是早年他被灌输的态度。以一种近乎教条式的观念认为,讲述一个故事应将其角色当成真实存在的人,必须要用完全忠于对象的方式描摹——无论写作、构架、作画,但同时不忘记动画的文本性,将情感宣泄刻画得深刻有力有其内在的价值。即使在实际创作的拮据环境下,无法达到理想的技巧高度,渡边依然完美适应了手头的资源,执导出精明的、有专注性的制作,发挥超常。

值得一提的是,告别京阿尼之前,他不仅吸收了像木上益治这样领导性理念,还在《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经受了导演训练。这是一次完整的团队指导,他们一方面不断推出炫目的视效给观众带来即时即刻的享受,另一方面痴迷于让动画不断反映人物的个性和思维,甚至是在大多数团队都会忽略的那些琐碎的细微举止。并且,尽管高强度制作看似粗糙,上述这些渡边特征大多还保留在了像Re:0这样的剧里:一部有着优美视效又专注于主人公的心灵,同时作画精美的动画。

尽管京阿尼让人联想到的那种思想体系比起渡边所闻名的特定技法更难以明确,但它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你一旦开始注意就无法再忽略。从明知主角的性格需要平衡才会可接受却仍努力刻画其缺点,到细节上如把小柳达也——一位分镜板上能捕捉细微的情感线的老朋友——晋升到重要职位上,这些都指向一个执导方针:彻底、近乎痴狂地将角色当作真实的人对待的叙事方式。让你的主角真实得令人不安,这是多么大胆的做法!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Re:0的叙事还有些问题。尽管制作相当投入,菜月昴作为主角常常显得过于鲁莽,有时给人感觉就像一个故事太过喜欢惩罚做错的主人公从而给他灌输剧情,这招致了一种实际的惩罚,即其他人物失去了行动与表达的机会。话虽如此,我还是发现它主要的情感节奏都很动人,这更突显了渡边及其团队的杰出工作。如果它成功让不同意主要叙事决定的人都对所有关键情景买账,也就难怪地球上一半的人都爱上这剧了。

就像渡边的领导方式及制作团队同样水平的彻底跟进是Re:0改编成功最大的秘诀一样,该档节目也受到其他支柱的支持,比如它稳健的制作,我故意用坚韧(sturdy)和稳固(durable)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正是因为它成功对抗了摧毁许多现代TV动画的制作疲惫——这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如果单独将那些作画亮点从其背景中摘出来,它们可能并无法匹敌那些令作画爱好者眼前一亮的独特演出以及高完成度的作画。而一旦你把他们放进去,由于我们讲到的这种一致性的视野,就会产生鲜明的效果,但是就其自身而言,算不上多么出彩的作画。它比同时期TV节目做得更好的是,完美地保持一个质量基准,然后再适时地上个台阶。业内人士经常谈论对安全感的渴望:作品让观众把质量当做理所当然,保持专注而不会老想着为什么质量那么寒碜。

听起来很正常——也应该这样——这在TV动画的场域里也不算什么。管理者尽最大努力让制作起伏至少能符合叙事要求,但随着动画制作越来越分散,这就没法控制了。这挺影响观众的沉浸体验的,即使他们已经习惯了动画的这种不匀称;有几个周他们没在看剧情点,而仅仅在看一些灌水的剧集。人们很容易低估稳定性对作品沉浸体验的重要性,直到你遇到这么一个如此坚韧的作品,并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会看得如此投入。

那么,White Fox是怎么打造出过硬制作的呢?不仅把质量保持了两个季度,并通过把oped的时间加入了新的场景上,使每一集比其他等长的作品实际上包含了更多动画内容?我可以告诉你这多亏了角色设计和作画监督坂井久太,一位对可爱女孩子其爱无垠而且能处理好任何题材的,高效、可靠的作画监督。尽管这种方法当然能确实地帮上忙,但实际上White Fox以一种良性的方式巧妙地作弊了。

关于Re:0的制作你可能听说过一件事,即NexusWhite Fox提供了帮助。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帮助的形式是它外包了整整9,超过全剧1/3的量。事实证明,这种安排非常恰当:White Fox的工作量大大减轻,让他们在更易于受管理的剧集中保持高质量,而Nexus自己也做得很好。作为工作室,他们制作高效,用小团队把各自的工作衔接起来,这得归功于速度、资源管理和对动画本身的理解。当你的目标是保持一个始终令人满意的质量水平时,Nexus是可靠的的盟友。

充分利用好这些技能栏,Re:0的主要团队常常会用外包获得喘息的空间。在第一条故事主线紧张结束后,第4-6集外包给了Nexus,让元请团队能在之后全力回归。同时,节目剩下部分的紧凑感由一个管理元请和Nexus制作剧集的稳定分镜团队来维系。在观众眼中,两个工作室的不断切换近乎无缝

虽然我说过Nexus专注于高效,但并不是说他们只善于投机取巧,他们也能把一些关键场景或某些高密度动作戏做得很好。中西和也,一位擅长绘制又低成本又能吸引眼球画面的原画师,并常常担任一人原画,在这种时刻就作为行动领袖出现了。看看第10集再好不过了,得益于细田直人的分镜,一段有趣的反重力动作设计执行得相当机智有效。而最能展现他们的能力和受到好评的桥段可能在第21集:一个猎杀白鲸和威尔海姆个人故事线的高潮,部分由渡边自己做了分镜并立刻交付一个Nexus团队,后者也做出了应有的水平。人们很容易忘记动画外包都曾是像这样积极的共生关系,而Re:0很好地提醒了我们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互利互助。

作为一个工作室,Nexus也有它的弱点——Re:0无关,但他们内部摄影风格有些辣眼——他们有太多值得喜爱的地方,其效率中有种奇怪的老派品质……我倒希望我不必补充说,他们曾用合宜的薪酬基准作为借口,不给自己项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关键员工付钱,或是他们对待带孩子的女性的方式难以恭维。多亏这个行业的糟糕现状,即使像这样正面的部分也有令人沮丧的地方。

如你所料,主团队也不会全让Nexus抢了他们的风头。White Fox聚集了他们最有能力的社内员工,以及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好的熟人。虽然我个人很喜欢把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抛之脑后的剧集,但是Re:0在质量上更自然的突破符合渡边追求的一贯方式,而且在叙事脉络中,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有时那些亮点出自临时嘉宾之手,像碇谷敦和他凶残的威尔海姆,而其他的则要归功于正式员工们卯足力气的工作;《电玩咖》盛名之下的冈本学在第二段故事线中完成了一些富有喜剧效果的场面,而中重俊祐尾崎隆晴——对希望和绝望的调和极为出色,如Re:0和他的杰作《少女终末旅行》——给故事线添加了令人侧目的恐怖元素,尤其是在白鲸那段剧情里。当然,导演渡边自己也比其他人做了更多——往往也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分镜。

只是把成功归到作画和导演身上未免过于简单了。怠惰培提奇乌斯的巨大魅力很大部分归功于松冈祯丞的配音表演。随着该作第18集的播出带来了极尽震撼的效果,因为事实上之前的每一集都在为此做铺垫。同时,如果不是直人躁动的分镜和中村和久令人信服的癫狂作画,难以相信怠惰大祭司能以什么别的方式引入;而倘若没有古贺一臣作为单集导演(第18集演出)惊艳的视效和音乐处理,也无法想象蕾姆的告白。Re:0并非顶级制作水准的作品,但幸好有着思路清晰的动画导演及其优秀的团队,这部影片每次都能恰中妙处;它没有日本动画中最雄厚的实力,取而代之的却是极致的表达效力。

提及完成度非常高的美丽高潮,须川康太以非正式的身份在故事弧的最后漂亮地完成了角色动人的哭泣作画。

在综览了所有这些Re:0成功背后的因素后,终于到了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续篇能够再现这一切吗?简单的回答是,但尽管理论上的确如此,却会错失真正重要的一点。

我们先来处理一些相当客观的负面预示。你知道Nexus的援助对原剧的稳定性十分关键了吧?事实是这家工作室自那以后变化很大,他们开始专注自己的作品,从而给以前那样大规模的外包没留下多少余地;2016年像Re:0这些作品是其最后一次在常态基础上完全接手外包剧集,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好几年没这么做了。尽管他们还和这支团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2019年的《满月之战》本质上就是Re:0的导演和设计者在Nexus的消磨时间之作——他们也不太可能再次出演类似的角色。即便时机也是天不我助,因为该工作室最近完成了一部按他们的标准而言异常混乱的作品(指《达尔文游戏》)。

同时,White Fox自己这些年也在流失内部人才和从属人员。这包括我们目前已经提过一些名字——尾崎隆晴离开工作室,在经历了一段最好将它忘记的哥杀经历后转战去导演《WAVE!!~冲浪真不得了!!~》——还有我们尚未提到,但对Re:0同样重要的人。田中一真曾是White Fox项目中的固定成员,且称得上是原剧中继坂井久太之后的二号重要作画监督,现主要参与A-1名下工作,并在本季度的《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中做得有声有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是为悲观情绪攒足了理由。

但可以想见,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重点。首先,我花这么多时间谈论渡边是有原因的:如果在这场改编中确有一人是无可替代的,那就是他。正是他向团队的其他成员传达愿景才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这点没变的情况下,核心品质也应该保持不变。就这么简单。

其他对悲观论调的反驳基本也都同样显而易见:Re:0是件大事。其请来的声优阵容按White Fox的标准来说是一流的,因此没理由怀疑他们组建另一支强大队伍的能力,更何况如果你考虑到这番比预期的更加成功以及他们对经销的持续看好。弥补两季间歇的续创作品也吸引了不少有趣的新面孔,而上层的管理也相当聪明;制作组似乎已经认识到,比起急于推出续集以利用其成功,令人失望的后续作品弊大于利。

这种耐心对于制作计划来说简直是福音,它通常是TV动画的最大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第二季在某些方面已经筹备很长时间了……因为甚至早在OVA官宣之前,审批人员就在一次完全无关的工作中把它的存在泄露给了本站的某位工作者。哎呀!这并不是说它的动画制作跨了好几年,但结合一些决策如不顾在春季放送的经济收益更高,情愿推迟和拆分该剧,对于准备迎接新一季来说,这总是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抛开这些猜测不谈,我得说这可能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时机问题,让关键人员回归的好办法。当然,前面提到的直人、冈本学、古贺都有即将上映的节目——分别是《災禍真實》、《无职转生》,和《租借女友》——但更长的窗口期可能让他们能偷偷做那么一两个分镜。多些这种幻想也无妨,大家都懂。

为了让这事儿更诱人,我还要补充一点,一些已经确认的新成员可能会发挥作用……更确切地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大田和寛最后是怎么当上新动作监修的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White Fox的顶梁柱岩田景子,她像和寛以前一样,经常在东映动画之类的地方做客亮相——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简单来说,没有和寛驾驭不了的风格。他在诙谐的SHAFT社职位中建立声望,并把他的喜剧天赋保留到今天。在Re:0第一季后的出现已经展现了他的许多侧面,从专业的特效作画(这些形象如此独特,甚至在冰结之绊的预告片中也很容易被认出来)到他从Re:0监督的分镜中重现的那些惊人、大胆的角色艺术;顺带一提,让渡边监督亲自调整整部剧的剪辑,并让团队对已经修改过的动画进行新的修改,也是展示团队奉献精神的细节之一。不管怎么说,由于和田中裕太藤井慎吾这样的人合作,他在空间感知和三维方面也受益匪浅,而这也被证明和渡边的广阔布局相契合。不管他准备了什么,都会是好的。

大田和宽曾经在SHAFT《不可思议的教室》中担任角色设计和总作画监督
大田和宽在东映制作的《拥抱!光之美少女》15集中的作画片段

而这正是我们最后发现我们到达的地方。使得Re:0成为如此成功的轻改作品的核心依然保持着纹丝不动,所以我认为唱衰者充其量是在吹毛求疵罢了。虽然制作和配音团队随着时间推移受到些许影响,这让他们不太可能达到原班制作的稳固,但Re:0已经被很好地对待,并很可能继续下去——看看新成员们的才干,这可不止是猜测。

随着脑海中浮现这一切,我猜测这将是一次或许有些更不稳定,但最高发挥即使不会超越前作至少也能持平的制作水准,只要他们使用的素材一开始就能具备这种潜力的话。但我对于其依据的原作素材,甚至都不记得蕾姆是谁,这种问题留给别人来解答了!


RE:0制作日志——在似而不同的世界里开启续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