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K293
1950年代,美国病毒学家盖杜谢克在太平洋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弗雷人部落的一种特殊疾病-库鲁病,这种疾病的潜伏期4-30年不等,致死率为100%,患上这种病的人到病程中后期表现为不停的颤抖舞动,最后甚至常常发出怪笑,俗称“笑死病”。经过研究,盖杜谢克发现引发库鲁病的真正元凶是一种后来被发现并命名为“朊病毒”的病毒。弗雷人部落在举行长老葬礼的时候,部落的妇女和儿童经常会分食逝者的脑部,而脑部通常是这种“病毒”被感染的区域。经过跟踪研究,盖杜谢克推测库鲁病的起因源于该部落食用同类遗体的习俗。 除了人类,动物也可能患上朊病毒引发的疾病,比如疯鹿病、疯牛病等。1984年,源自欧洲英国的疯牛病席卷了全球养牛业,导致世界各地的牛发疯死亡。后来经过研究发现,疯牛病也是朊病毒导致的,研究人员发现,致病因子来自于牛饲料。当时人们在牛饲料中加入了牛羊遗骸研磨成的蛋白粉,正是这种“牛吃牛”的行为,导致了当时的疯牛病泛滥。 在人体第20号染色体上,留下了人类“同类相食”引发的基因抗体,它被遗传学家命名为“PRNP”基因组,用以对抗“朊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朊病毒就是动物(人类)同类相食所产生的病理反应。 1998年,一家利用专有的味觉提取技术为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开发创新香味成分的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这家名为塞诺米克斯(Senomyx)食品添加剂公司目前已经和世界领先的包装食品、饮料和原料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包括向味之株式会社、味之素、芬美意、雀巢公司、百事公司等食品业巨头提供原材料供应与技术服务。 在食品添加剂领域,一种被称为HEK 293味道增强剂的产品被广泛用于众多食品巨头旗下产品的生产。HEK 293味道增强剂通过刺激人体T1R味觉受体,形成调节甜味或鲜味的传导,产生嵌合味觉受体多肽,响应甜味或鲜味刺激,增强其它化合物引起的味觉生化反应。HEK 293细胞系的发明者是荷兰的蔡克斯·范得埃部,以及加拿大人弗兰克·格雷厄姆。后者还有另一项惊天发明,那便是如何将人体的健康细胞迅速癌化。 人类对于甜味、咸味、鲜味食物的喜爱可谓与生俱来,这些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如果对味蕾形成机制的科研是建立在食品安全与科学伦理的基础之上,发明味道增强剂并将之应用于食品制造行业本无可厚非。然而通过HEK 293味道增强剂的发明专利说明发现,味道增强剂里的HEK 293细胞是用堕胎婴儿的肾细胞做成的,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组成部分,被人们通过日常食品消费吃进肚子里。 相应的,PER C6细胞是用18周堕胎男婴的视网膜做成的,WI 38细胞是用12周堕胎女婴的肺细胞做成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疫苗当中的主要组成成分,通过接种施打,进入人类的身体。即便这些堕婴细胞系具有容易培养,无限分裂的能力的优点,它们的生产工艺与制造成本仍然是个高不可企的门槛。将一个生产成本和科技附加值如此之高的专利产品,应用于仅仅起到增强味道刺激味蕾的食品制造领域,明显违背普遍的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理。 蔡克斯·范得埃部从2000年到2013年任克瑞斯(Crucell)药业公司顾问,而克瑞斯(Crucell)药业于2000年被强生公司收购。最后HEK 293味道增强剂的专利使用权是如何在复杂的的股权转让中成为塞诺米克斯(Senomyx)食品添加剂公司的旗下产品,让人不得而知;同样,包括HEK 293味道增强剂中的堕胎婴儿的细胞进入人类的身体,会不会构成“同类相食”的事实而在体内转化生成阮(蛋白)病毒爆发,也是一个不得而知的结果。 202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