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标】(9.17更新)深度赏析31个省区地方台老台标(湖北,四川)
更新日志:
2022.8.22 新增荆门电视台(1996)台标,同时补充湖北经济电视台标说明
2022.9.17 新增宜宾有线电视台标
接上期:


湖北省
暂未出土:咸宁,潜江,恩施(90年代时称“鄂西电视台”),天门(仅有线出土)
有无线一并出土:武汉,黄石,十堰,荆州,襄樊,荆门,孝感
湖北经济电视台

台标由“ETV”三个字母变形构成,“E”一字双关,既是“经济”的英文首字母,又是湖北简称“鄂”的发音字母“E”,经拆分之后组成“TV”,从而浓缩了我台台名。
另外,该台开播初期定名为“江汉经济电视台”,正是因为湖北省会武汉的地理因素——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地带。台标中“E”的边框分别由绿蓝两色勾勒而成,分别代表长江与汉江,“E”内部红色一点象征湖北经济如同升起的太阳一样不断壮大,富有广阔的前景。
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总体是一个圆球形,展开观众的想象,这可以解释为一个地球的形象,首先强调了有线电视的行业特征——全球性,连通性。此外,红绿蓝三色组成的线条更可以看作是有线电视网络的伸展和扩张。
就形变的角度上看,蓝红两色组成的图形可看作是湖北简称——鄂(E)的变形,包围在最外层的绿色可看作是“有线”的英译首字母“C”变形而成。台标整体又形似“电源开关”的标志顺时针倾斜90度,具有很强的收视暗喻性,象征有线电视的经营理念——打开电视,精彩尽在眼前。

武汉电视台

台标充分体现了武汉市的城市风貌。底板红、绿、蓝为电视三原色,可以组成五彩斑斓的荧屏内涵;这三个部分又对应着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阳三个市镇组成的,也从另一个角度侧面说明武汉电视台这个集体的群策群力,众志成城。三原色上面衬托着一个由象征着白云,黄鹤两部分组成的“TV”形象,其中象征着黄鹤的“T”字,贯穿在象征着白云的V字中间,用黄鹤在白云间自由自在地展翅翱翔这个意象展示出武汉电视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立志让电视事业兴旺发达的无限豪情。

武汉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三个大写字母C并列组成,代表有线电视,其弧线图形并列又代表有线电视线缆,流淌的长江水,和横跨其中的长江大桥。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三个并列的弧形也可指代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黄石电视台

台标由黄石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HSTV”构成。台标上方半圆形代表月亮的变形,中间是拼音字母“H”的变形,象征坐落在月亮山顶的发射塔,也是“黄”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夜间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月亮照射发射塔并倒映在水面,形成下方“V”字形月亮倒影。上下方的月亮与中间英文“T”的横线联在一起,看成是拼音字母S,S是“石”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黄石有线广播电视台

十堰电视台

台标中的“Y”是“堰”字汉语拼音字母,它的首先推出,寓意十堰市像腾飞的大雁展翅飞翔。“Y”字母定格后,红色彩带飘然而至,变幻成“S”字母,“S”是“十”字汉语拼音的字首,象征十堰市300多万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也寓意地市合并后的大十堰经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正朝气蓬勃、向着新的起点腾飞。
十堰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大写字母“S”变形组成,它化作三根有线电缆穿插交织的形象,并且赋予它们向外延展的趋势,
荆州电视台

楚人,自古尊凤崇凤,而荆州作为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承载了八百年历史的楚国虽在战火中沉埋于地下,然而那些古老而辉煌的楚文化却仍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顽强地传递着自己的优秀基因。荆州电视台的台标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传播荆楚文化,讲好荆楚故事的基础上颇具一种创新风格,台标主要分以下三层进行叙述。
第一——内容,对于楚人来说,凤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时至今日,更引伸成为荆楚人民纯洁,朴实,大方的象征。台标中凤凰涅槃的形象,也是大写字母“JZ”的变形,赋予了我台传承楚凤文化,弘扬荆楚精神的使命感。
第二——外形,千百年来,荆州城饱经战火洗礼,历尽时代沧桑,几度平毁,几度重建,荆楚风骨永存,仍然以其威镇八方的雄姿,巍然屹立在荆江岸边。台标的蓝色底座是荆州古城墙的意象化,是整个荆楚文化从大起大落再到永存不朽的缩影。
第三——寓意,整个台标凸显了荆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与锐意革新,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

荆州有线广播电视台

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燃起⼤⽕,然后其在烈⽕中获得重⽣,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的⽣命⼒,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复始,凤凰获得了永⽣。凤是楚⼈们⼼⽬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并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是荆楚文化的名片。
台标力求从凤凰涅槃这一美丽传说中提取办台精神和理念,白色凤凰的形象抽象性的构成了大写字母“JZ”,寓意了荆州曾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所在地。凤凰外部红色椭圆形则象征凤凰涅槃燃起的火焰,象征了楚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也象征了有线电视人通过吸取经验教训,听取观众意见而不断发展强大,赋予有线电视事业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宜昌电视台

台标的造型是一个“Y”字变化组合而成,“Y”字是“宜昌”中“宜”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红、绿、蓝三色代表电视三原色,抛物线的点成发射状的弧线,体现了现代化电视台的行业特征,弧线在艺术变形中被分为三股,象征着举世瞩目的以三峡文化为荣的宜昌——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工程所在地。飘带状的造型,象征宜昌电视台是连结观众的纽带,是传递党和人民群众心声的媒介。采用多种曲线组合渐变,造型优美,具有时代气息,树立了电视台窗口行业的形象。
宜昌三峡电视台

台标力求通过点明主旨的形式来宣传宜昌特有的三峡文化,台标内部的椭圆型图案就是三峡风光的意象化,告诉观众这里是“三峡电视台”,是传承和弘扬三峡文化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此外这一图案的椭圆形象征人的眼睛,使人们意识到电视艺术是视觉的享受,电视文化就是一种感官文化。外部镶嵌蓝色矩形外框,体现了三峡电视台服务三峡观众的严谨性,真实性,公平性。
宜昌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宜昌的首字母“YC”变形组成,一笔带过的姿态,象征了婀娜多姿的长江水和轰轰烈烈的三峡工程,奔涌的长江水,从浪花中奔涌出一颗星星,象征宜昌市“世界水电之都”的远大目标。
襄樊电视台

台标富有深意的诠释了襄樊市的地域特征——汉江横贯城区,南岸襄城,北岸樊城,当时的襄樊也正是这两个地名组合得市名。
台标中间的蓝色块象征汉江,红色和绿色块分别代表沿江的两个主城区——襄城和樊城,再加上一只飞鸟从天掠过,俯瞰汉江和城区的形象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寄托了襄樊市经济如同飞鸟一样展翅腾飞的厚望。
此外,连接这个台标的贯通部分(白色)更构成了“XFTV”的变形,象征着襄樊电视台立足脚下这片沃土,积极投入社会,奉献社会的办台精神。

襄樊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的灵感来源于象征襄樊三国文化的“襄阳古城”,襄阳古城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古城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
台标中,象征襄阳古城的部分体现在绵延的古城墙形象,极力凸显了三国文化与现代台标艺术文化的交相辉映。古城墙上方的红色部分象征一轮东升的太阳普照襄樊大地,下方的蓝色部分象征源远流长的护城河,总体图案是被设计成圆形,象征记录襄樊发展的摄像机镜头,体现了时刻关心百姓,时刻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鄂州电视台

台标由红、绿、蓝电视三基色组成,融入了鄂州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E(e)ZTV”的变形。
“e”简练明快,“Z”如电波,同时又分解为“TV”。整个构图简洁大方,一目了然。
荆门电视台

荆门市,以境内荆门山得名。据《荆门直隶州志》:“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恭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
台标由“JM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J”象征高耸的电视塔,代表蒸蒸日上的电视事业,“M”的绿色部分象征荆门山,蓝色部分象征滚滚汉江水,总体寓意了高耸的电视塔将作为荆门电视事业的象征,承载荆门的文化风情,传播给观众最生动的人文形象。

台标的总体理念是将地名“荆门”二字通过文化特征方面的表现,将其浓缩化,会意化。荆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而楚文化崇拜凤凰,“荆”与“楚”可同义,且在台标的表现当中可以特指荆门。所以台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神话中凤凰涅槃的形象。
台标中金凤凰飞翔的模样是“J”的艺术变形,是“荆”的首拼第一个字母,象征荆门市的各项发展如同凤凰飞翔一样强烈,充满激昂的动力。凤凰外围以金色椭圆形作底座,象征浴火凤凰的一团火焰,象征着荆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城市发展生机蓬勃的无形力量。与凤凰的凤头一同形成一个“门”字,更是象征荆门“荆楚门户”的地理优势。

荆门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以“荆门”汉语拼音字首“JM”变形构成三只比翼而飞的凤。凤头变为“M”,凤尾变为“J”。凤是楚文化所崇拜的吉祥物,以此展示荆门的悠久历史及时代浪潮中腾飞的文化内涵。腾飞、飘逸的凤还象征荆门有线电视台在改革时代中充满创新的开拓精神,蓬勃向上、迈向前程似锦的新世纪。
图案形似三条汇成一起的纽带,寓意电视观众情系屏幕,并使人联想到有线电视台中心联网、传播直捷,显示有线电视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黄冈电视台

台标的形象特征来源于黄冈的旅游和自然资源,台标主题采用三角形设计,象征重峦叠嶂的鄂东名山——三角山,同时又融入了黄冈的“冈”字和大写字母“HGTV”的变形,台标底部蓝色线条象征了黄州遗爱湖的湖水,右半边的绿色线条象征遗爱湖边扶岸的垂柳和大别山的雄姿,左边的红色线条则象征黄冈革命传统光辉灿烂以及红色旅游资源,整个图形的空心白色部分又形似东坡赤壁的轮廓,总体凸显了黄冈市鄂东明珠、水岸都市的特征。

孝感电视台

台标图案为一只翩然而至的仙鸟,隐指历史上董永以孝感天,七仙女下凡孝感,嫁董永为妻的美好传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仙鸟的美丽与矫健姿态象征孝感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仙鸟图案之红、绿、蓝三色乃电视之三原色。

孝感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大写字母“XCATV”变形组成,五个字母变形共同组成一个卫星有线接收器的形象,行业特征一目了然,构图十分紧凑,粗细平稳。台标的图案有向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市有线电视事业步步高升,不断发展。
仙桃电视台

台标由仙桃的首字母“Ⅹ”和“TV”构成,蓝绿两色线条分别象征长江和汉江,突出了仙桃市的水势特征——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两个线条除变形为“Ⅹ”外,又变形成一颗心形,既突出了仙桃市的地势特征——位于湖北“中心”部,江汉平原“中心”腹地,又体现出了真心面对观众,真心服务社会的办台精神。

天门有线广播电视台

随州电视台

台标的红色部分采用的是“编钟”的意象化,寓意随州的历史风貌——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随州。台标中蓝色和黄色两条飘带的交错,隐喻了随州的水文优势——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两条飘逸洒脱的飘带同时又象征了电视与观众的相互联系和电视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密不可分。

四川省
未出土情况:遂宁,万州地区(重庆直辖前),资阳,雅安,阿坝,甘孜,巴中
有无线一并出土:成都,重庆(直辖前),南充,乐山(均半出土)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主题是“川”字和“CTV”变形构成,字母“C”化作一道道有线电缆,其由小到大变化形象象征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又形似一只眼睛,象征有线电视人时刻瞄准有线电视的最新技术和海内外最新颖的电视艺术,为观众带去最精彩的有线电视世界。
四川教育电视台

台标将该台的频道序号“27”化作一个飘带的形象,飘带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寓意着教育电视台要积极传播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为提升公民教育素质和培养下一代作出贡献,底色采用绿色——象征着和平、希望、青春,既指教育的过程焕发活力、持续发展,也指培养焕发活力并能持续发展的未来,颇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哲学。
成都电视台

成都地区各电视台频道节目多达十几个,加上卫星、有线有几十个频道,便于观众识别,设计上采用最简要的要素,即用“15”阿拉伯数字(寓意15频道)变形成一个完整的向右倾斜的方形。
运用电视三基色红、绿、蓝点神,使人一目了然,深蓝色作主色,使台标三基色艳而不浮。用浅的组合,交错,形成多重透视感,将黑白空间分割成点线、面的多重关系,用单一的线组合成丰富多重的形。从外形上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深蓝色的三条线寓意电视三要素(画面、语言、音乐)。三个独立的语言形式通过电视工作者的提炼、加工、溶合、升华,使其相对独立的语言重新组合成完美的艺术形式传播出去,将新闻、信息、艺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台标呈现在电视荧幕的右上角,形成区别于其他电视台的风格,树立了我台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世纪形象。

成都经济电视台

台标又称“每日电视”徽记,是成都经济电视台与成都每日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实体的共有标志。圆形图案由象征电视彩色画面的红、绿、蓝三原色组成。外圆为蓝色33数字变形体,意寓本台使用33频道播出电视节目。中间由红、绿两个半圆组成。上半圆红色喻寓太阳,下半圆绿色喻寓生命。整个图案正视又为“日”字,象征每日电视同宇宙共存,永保生命活力。此台标已在国内广告标识中注册。
成都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CA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一条有线电视线缆的形象,对于有线电视来说,四通八达的线路和优良的技术是有线电视迅捷传递信息的关键,线缆弯曲盘旋不断向前延伸的形象寓意着有线电视传递信息的稳定性和广域性,是有线电视事业稳步向前发展的象征。
重庆电视台(四川省重庆市时期)

台标着力于突出重庆“山城”的自然特点,重庆之所以被称为山城,不仅仅是因为山多,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重庆是依山而建的。
台标的设计一目了然,总体是长江三峡的形象变化,更有利于突出“山城”这一自然风貌,除此之外还体现出山城的其他独到特色——城市依山而建,道路时高时低,建筑错落有致……
除此以外,这一台标在经过观众的视觉切磋下,更多感觉到的是稳定性,激进性和向上性——这正是电视台立足于观众,服务于社会,深受观众信赖的精神价值。
重庆有线电视台(有可能是直辖前就已使用)

绵阳电视台

绵阳市誉称“中国西部电子科学城”。图案象征电子或卫星运行轨迹,突出了电子科学城的特点。图案中的红色部分由M和Y组成,为“绵阳”二字的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
“TV”和红、绿、蓝三基色构成电视的意思。整个图案充满动感,寓意绵阳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绵阳电视台科学求实,开拓奋进的精神。
自贡电视台
(该台的系列台标疑点颇多,详细见下文)

自贡市享有“盐都”之称,以生产井盐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自贡”取自“自流井”、“贡井”两地名之首。台标纵横交织的线条呈“井”字状,较形象地反映出自贡的地域特征和城市的历史沿革,均匀分布的红、绿、蓝喻意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交叉重叠的两个椭圆轨迹像两只眼睛,代表电视所独具的可视性特征;四根线条构成一个球体的经纬线,象征着电视事业不断地发展和无尽地延伸。经纬线轨迹严谨,立体感极强,给整个台标图案赋予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上图的台标刊登于1997年发行的《全国城市电视台大观》一书,根据书中的相关资料介绍,至少1997年这款台标仍在正常使用,与下文网友提供的时间线相矛盾。
据台标吧一网友回忆,同样在90年代(网友的原话是1995~96年间)自贡台就早已制定了现用台标(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配色是三基色,约2004~05年统一成如今的金黄色),但根据上图'97《大观》和下图'99《中国电视台》刊登的图证来看,单凭时间线的冲突,该网友的结论似乎互相矛盾的,至少1999年末及之后更换的可能性较大。

新台标是“ZG”两个字母的变形,组合起来一看,更像是一条弯着尾巴的恐龙,体现了自贡作为恐龙之乡的独有特色。
而在1999年7月广州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电视台》一书中,刊登了同样为自贡台所使用的一款“神秘台标”。如果确为自贡台所用,就说明这一定是个短命标,个人猜测至少于1998年内或1999年7月之前某日就已启用。
甚至网友又提出了另一猜测——这个有可能是有线电视台的台标,从未在自贡台用过。
出于该方面的诸多矛盾,如果各位有关于早期自贡台标的准确情报,敬请在评论区说明,届时再对该台标进行详尽解说。


攀枝花电视台

台标以“攀”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P”为设计原素,以攀枝花为其特点通过变形而成。攀枝花市是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其特点鲜明,因此台标着重强调了此特点,在“P”的基础上,将其变成为含苞欲放之花状,右下角配以“ZHTV”字样,让观众一目了然。本台标寓意攀枝花电视台的全体员工团结一心,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其节目栏目像鲜花一样给观众以享受,并结出硕果。
泸州电视台

台标以“泸州”两字首位字母“LZ”作为主设计元素,通过两字母变形组合构成飞腾鱼跃之势,图案中的红色圆形寓意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泸州电视台生机勃勃,台标红、绿、蓝三色代表电视行业特征。

德阳电视台

台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标志性雕塑“月上东山”——雕塑主体为一位手托明月的“女神”,寄托了德阳市的欣欣向融和日新月异。
在台标设计中将“月上东山”的样貌经过提炼,并作艺术变形和抽象化,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此外,台标图案中翻滚的彩带不仅是“月上东山”的轮廓,更像是一缕彩虹,象征着德阳电视台的勃勃生机和“收视长虹”的愿景 。
广元电视台

台标由地名“广元”两个字变形组成,形似一个人滑桨前行的造型,象征着面向新世纪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同时,“广”字的变形体“绿地和太阳”——也可象征一轮红日普照富饶的利州大地,右边的红色线条象征南河——他是养活广元人民的母亲河。
内江电视台

台标由内江的首拼字母“NJ”变形组成,从两个角度概括了台标的含意及意义——一方面,取内水(即沱江)为名,市境位于沱江西岸,江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而得名。另一方面,台标图案又形似两手相握的造型,象征了电视与观众之间不可割舍的联系。
乐山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前半段用手写体大写字母“L”表示“乐”字的字母。整体形状为草书“山“字的写法,故含“乐山”之意。三江之水和凌云山、乌尤山为乐山的象征。红、绿、白三条波动的线条象征三江之水。粗壮的白线条为岷江主干流,细的红绿线条为大渡河、青衣江。后半段两组波浪形成了凌云山和鸟尤山。台标的整个形象好似一条奔腾滚动的巨龙,象征着乐山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台标色彩用红、绿、蓝表示电视的三原色。
乐山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由乐山的首拼字母“LS”变形组成一条河流的形象,又被分割成三块,分别象征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分割的部分显而易见是两座山峰的形象,分别象征凌云山和乌尤山。“LS”又形成拉长延伸的有线电缆形象,象征着我市有线电视事业的向前高速发展。
涪陵电视台(重庆直辖前,四川省涪陵地区时期)

台标由“FTV”三字母变形组合而成。“T”和红色块组成一个大的“f”。图形整体象征为一座桥。寓意涪陵电视台正为电视台和全区人民架起一座沟通情感和信息的桥。同时通过这座桥通向全国,通向世界,通向未来。红绿蓝为电视三基色。
黔江电视台(四川省黔江地区时期)

台标由“QJ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总体描绘了黔江的自然风貌和蓬勃气概。“黔江”得名于乌江,得益于乌江,台标中的绿色“J”变形意味着流淌的乌江水和源远流长的发展气势,“Q”由蓝色圆弧和TV字母组成,象征着黔江富饶的一方水土和更加美好的明天,总体又形似一只和平鸽昂首向前,象征着黔江未来崭新的发展面貌和黔江人追求和平的精神。
宜宾电视台

台标图案包含了变形的“YBTV”字样,代表宜宾电视台。台标体现了宜宾的地理概貌。宜宾是岷江、金沙江、长江交汇处的一颗明珠。台标中最大一块图案,即变形字母“Y”代表三江交汇,同时也寓意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
台标体现了宜宾的文化特色。岷江、金沙江、长江分别流经川西原、川南民族地区和川东,代表了蜀文化和巴文化。
台标选用红色象征宜宾电视台旺盛的生命力和事业的兴旺发达。整个台标像一只飞翔的雄鹰,预示宜宾电视台迎着太阳腾飞。

宜宾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的形象源于宜宾的地理特征——三江交汇,总体蕴含字母“Y”的变形,既象征延伸中的有线线路,又象征滚滚长江,暗喻“万里长江第一城”,红绿蓝三种色块代表三江交汇在宜宾这座宜居城市,又内在隐含着一种凝聚的力量,象征有线电视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南充电视台

台标以“南充电视台”的“南”与“充”两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N”与“C”分别作变形处理成为图案主体,配以电视三原色,红、绿、蓝色彩构成台标图案。图案中将“N”赋于挺拔而具有强劲张力的造型,寓意南充入民的精神风貌;图案中将字母“℃”赋于流畅而飘逸的造型,寓意养育南充人民的嘉陵江,一个图案寓意在富饶美丽的嘉陵江两岸 ,智慧、勤劳的南充人民在改革开放时代潮流中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该图案的组合同时又构成象形的卫星抛物面天线的图形,具有显著的电视事业的行业特点。
南充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大写字母“NC”变形以及“CATV”组成,“NC”壮如奔腾的嘉陵江,同时又形如穿梭的有线电缆,象征有线电视人植根嘉陵江畔这一块沃土,服务南充有线观众的精神意志,“N”字状如展翅高飞的和平鸽,象征着南充电视事业繁荣美好的未来。
达川电视台(不知道有没有用过图形台标)


凉山电视台

彝族人对火图腾怀有极高的崇拜,不仅是因为火焰是光明的使者,在他们心目中更是生命的象征。
台标采用熊熊燃烧的火把作为造型,代表着彝族人对火的信仰以及神圣的感情,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整个火把的形象可以看作是“LSTV”的艺术变形,其内在特征强烈,凸显了电视人自强不息的向上生命力。
广安电视台

台标的形象是一只展翅的凤凰,也是广安首字母“GA”的变形——风身变形为“G”,凤头变形为“A”,风身上的羽毛带出红绿蓝三原色,整体图案线条飘逸,造型美观,象征着广安的蓬勃发展和生活美好的愿景。

眉山电视台

台标力求从眉山的地域特征中凸显出生态宜居的自然风貌,即是三座山的形象变形,又分别对应红绿蓝电视三原色,更是眉山的首字母“M”变形。红绿蓝三色分别代表“世界最美桌山”瓦屋山、“长寿福地”彭祖山与“峨眉半山”七里坪。


接下期:


相关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