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晨宇 2014年6月 当代歌坛(第599期):慢慢来,比较快

2019-06-30 10:18 作者:乌鸦像写字台么  | 我要投稿

    去年,一届热热闹闹的“快乐男声”比赛将一个“唱着不明所以的歌”、“不习惯跟陌生人接触”的大三男生带入了选秀粉丝的视线。一个夏天之后,大家将他推选成为了全国总冠军。

    今年,一季争议颇多的“花儿与少年”,将一个看似“自由散漫”、“言论行为不够成熟”的冠军弟弟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节目过半,疑多于赞。

    已算熟悉他个性的些许歌迷,纠结于如何才能在舆论风暴中让新晋认识他的人,更迅速、更清晰地了解这个男生的真实思维――他,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个样子。

    其实,一切都不必急呀,如同华晨宇渗透过的个人哲学一般,对于很多事情,一步步、慢慢地来,它才能进展得比较快。

1、不要急于否定他

     “卖萌”、“自觉性不高”、“是否有特意‘演’的成分”……随“花少”的前期播出,之于“弟弟”之一华晨宇的这些评价就不断地、从不少路人观众的口中进出。花花常挂嘴边的一句“随意一点!”更是成为众人认为其“责任感不强”的极佳理由。

    其实也可理解,这个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耳提面命教导的“钥匙小孩”,凭一己之力一路摸索出来的“纯天然”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确容易让陌生人对他产生诸多疑虑:

――为什么当“会计”没有从始至终?

――为什么不经常跟大部队一起行动?

――为什么在张翰身负重担时不帮忙?

――为什么在大家遇到小麻烦时不能参与讨论、主动献计献策?

――为什么就他搞特殊坚持要一个人睡……

    然而这些看似蛮严肃的责问,在个人世界真的挺简单的华晨宇看来,都是很好解释的事情。

     当家会计那只是一个名目:

――“我觉得我们不一定非要在旅途中像做任务大冒险一样,去完成所有的任务。大家就是去玩的,无论是管钱还是其它什么,我们互相帮忙、互相照应,不是说我做我的、你做你的分那么清楚,随性一点才可以一路很开心!”

     不跟紧大部队观光?那不代表他会为大家带来麻烦。

――“我心里一定是有数的,很清楚能跟上大部队,他们在什么方向,只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旅行,对欧洲的那些建筑、作品很感兴趣,所以这次我就是想去看看我没看过的东西。有时候我就是想再看细致一些,就没有和大家跟得那么紧。”

      没有帮忙?那不代表懒惰。

――“我一直有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只是譬如像我语言能力不太好,可能就没办法去做问路这种沟通之类的事,我有尽力在做,大家都是朋友,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肯定会做的。但后来我觉得每个人都很独立、厉害,一些事情他们正在解决、不需要‘特别’地帮忙时,我硬要过去,不就是做节目效果了吗?也不真实了!”

     独睡搞特殊?那不是他非要追求特立独行。

――“我不爱群居,这个是我从小的一种本性,就算以前比赛跟小伙伴们很好、这次旅行跟大家关系都特别特别好也不会改变的。之前住城堡、这次住一个屋子,都是在那个状况环境下我必须去接受的事,但接受不代表……如果有选择我还是不会群居。好比比完赛、做完节目之后,我还是最享受自己一个人住的生活。”

     他不是个八面玲珑、可以将每一件事情呈现得有多精致又漂亮的人。加之处于走红的风口浪尖,正是风风火火的“舆论噱头”先于“深入了解”而生的阶段。

    但若你愿意慢一步再给他下定论、先慢慢尝试静下心来观察他、了解他,或者你也会像佩佩姐那样,从咬牙切齿地:

――“恨不得拿绳子把他栓着”

     到微笑地讲出:

――“我听他讲,我才知道他的世界跟别人不一样。”

     会像刘涛那样讲出:

――“其实我还挺理解他的,他第一次出去旅行,整个世界就是充满好奇的。如果说有些地方他想感受,但因为我们走了他就得走,对他来说不也就成了走马观花了吗?”

    或者你也能摒弃人云亦云的成见,渐渐地发觉这个男生虽然不是最主动、高调地忙前忙后的那个,但当他发现大家真的需要他时,一些问题真的只有他可以解决时,他绝对是最细致、最周全、最不出纰漏的那一个。

2、不用急于分享他

     其实是这样,“人红是非多”是句再准不过的话,众人对于“红人”的态度往往也会呈现两个小“极端”,从而引发如下的局面:

    部分爱他的人由于太爱他,所以任何一个小细节也能解读分析出个带着满满正面色彩的1、2、3。而中立或本就带有点“负”观点的人,在略密集又疾速的褒奖攻势之下,偶会产生“腻烦”或“逆反”心理。

    进而在面对这些在他们看来有些夸张了的言辞时,会尤为想用主观色彩更加浓烈的言论去回击。而歌迷看到此类负面评论,又坚定了要挖掘出偶像更多的好来强驳负论的信念。

      往复循环,往复循环……。

    其实就是,喜欢他的人因为看到有人讨厌他而更想维护他,讨厌他的人因为看到他得到了太多的“宠溺”而更不喜欢他。

     但,何必用言语去争辩些什么呢?让自己空一空,你还记得去年的自己吗?记得去年在那么多选手之中偏偏喜欢上了华晨宇的原因?他的个性、长相或许是辅助原因,但大抵不是主因。

    音乐,沉浸在音乐中的他才是最“惹”人的,那才是让一个完全陌生的路人可以真正被他所打动的关键,你中的是“歌者”华晨宇的毒。

    所以郑佩佩、凯丽和刘涛在最初的相处中本也不大明白,这么一个在生活中看起来普普通通、未有多强大的孩子,怎么就被那么多粉丝喜爱?

    结果几人却在“粉丝会长”许晴的推荐下,看了他比赛时真情流露唱出的《我》、《亲爱的小孩》后,短暂沉默,待他的眼神才开始不一样,开始渐渐理解华晨宇的“妙”之所在,从而逐渐去理解他的人、去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后,越发喜欢他。

     作为一个歌手,还没有几首正式的音乐作品,只能常被人试图从他的言谈、行为上着手去挖掘他的最大魅力点,这本就是不太科学又无奈的事儿。稍安勿躁,等一等,这档真人秀“游戏”过后,他会带着真正想作的、作得出来的音乐作品堂堂回归,用音乐来表达,让那些人可以打心底地感受到,这个男生确实没那么简单。

3、于「静止」中加速

    其实在节目组邀请华晨宇参加的一个月之前,他本已有了要自己放个假、出去走走的打算,且向经纪人提出过。“花少”算是在恰当的时间圆了他的一个小心愿。

    整趟旅行中,他在路上听得音乐不算多,因为听歌的主要工具被没收了。没有写下什么创作,因为即便在旅途中产生过许多灵感,也因为手边没有可以做记录的五线谱、手机而渐渐忘掉了那些旋律。但就是在这段看似跟音乐工作没什么关系的“放空期”里,他却收获了连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全新感知体验。

    众所周知,他向来是凭感觉作音乐的人,而比赛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频繁的通告挤压了他太多空间。正如他所说,之前“快男”密集去各个城市做巡演时,他虽然也很想好好体验下每个城市、汲取些灵感,但因为各处歌迷太多而作罢。

    这次,这趟旅行无疑为他打通了新的脉络,在遥远的欧洲,回归到了“Nobody”身份,他可以对着街边随意的一块牌子出神、发呆,会在听到街头艺人演奏乐器时流泪、沉迷……。

      以他竟主动、语带兴奋地滔滔不绝: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农庄,真的是太美了!超级超级超级美!那个地方能让人心静下来。可能在其他地方旅行时,看到许多伟大的建筑都会感触,哇!怎么就那么厉害?为什么那么厉害?全部都是‘为什么’,找不到原因,但只有到了那里,只有心静下来,你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缘由。”来看,他是真的爱上了那里,以至于在问到以后还想去哪里旅游时,他仍然语气沉迷地讲:

――“我还会去那个农庄,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里,它能给我带来很多感受。感受这个东西就好比说,在那个农庄的时候,那个农庄本身是没有伟大的建筑的,就是一个让人放松心情的地方,只有坐在那里,看着那样的天空,看着那样的山,看着那样的风景,吹着那样的风,才能亲身感受到原来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洲人才会有那么多的灵感去创作出那么多艺术。”

    所以你可以相信,出了一趟国的花花,再着手进行的音乐创作,一定是更加新鲜且独无二的,就像华晨宇自己说的:

――“也许只有你慢下来的时候,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听见别人听不见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那个世界,让人好期待。

end

当代歌坛2014年10月(611期) 只音乐里的他们和他(郑楠、西楼、夏鸢等)(没想到你是酱婶儿滴郭德紫毅):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89517

当代歌坛 2013年11月(578期) 新人花日常: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68377

2013年9月 当代歌坛 · 怪兽大学(人字拖小剧场)(独处、音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23514

2014年2月 当代歌坛(587期):你是唯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10210

                              

华晨宇 2014年6月 当代歌坛(第599期):慢慢来,比较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