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酒鬼”莎士比亚:爱喝酒也爱写酒

2023-12-06 10:19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说到莎士比亚,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都是其代表作。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酒的影子。事实上,他也经常一边喝着雪莉酒一边写作,如果没有酒,或许就没有这些经典作品。在莎士比亚看来,戏剧如同醉酒一样是一种狂欢。

一生爱酒

年轻时的莎士比亚就超级喜欢喝酒,在他的出生地斯特拉特福镇至今仍流传着一段莎士比亚和酒的故事。

有一次,莎士比亚听说斯特拉特福镇附近的毕得佛小镇上的人都很能喝啤酒,就去和他们较量酒量。他问毕得佛镇上的一个牧羊人:“会喝酒的人在哪?”牧羊人回答道:“会喝酒的不在,这里只有能啜饮的。”牧羊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人都拿酒当水喝。


较量的结果是,莎士比亚一败涂地、大醉而归,途中醉倒在路旁一株绿荫如盖的酸苹果树下,后来这株树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天篷”。


莎士比亚的饮酒哲学是,一杯上好的葡萄酒有两重作用,首先会升入头脑,把包围在头脑四周的一切愚蠢沉闷的乌烟瘴气全部驱散,使它变得敏悟机灵,才思奋发,充满活泼热烈而有趣的意象。当把这种意象形之唇舌,便是绝妙的辞锋。


在他看来,葡萄酒的第二重作用就是使血液温暖,一个人的血液本来是冰冷而静止的,肝脏也呈现着苍白的颜色,而那正是孱弱和怯懦的标记。葡萄酒会使血液发生热力,并驱使血液畅流到全身各处。

酒可以看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灵感源泉,是他日常生活和创作生涯的重要部分,就连在生命的最后,莎士比亚也是死在自己终生迷恋的酒上面。

酒香浸透莎剧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着许多跟酒相关的场景,他的作品中曾163次提及葡萄酒、20次写到麦芽酒和啤酒,酒后带来的情绪化,让大开大合的情感奔涌而出,从而让戏剧人物更加充满张力,同时酒总是与罪恶和死亡纠缠。


《哈姆雷特》里的酒混合着黑暗和欲望的死亡;《奥赛罗》里的副将凯西奥酗酒成瘾,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哈姆雷特》中昼夜豪饮的克劳狄斯、《暴风雨》里抱着酒桶痛喝的斯丹法诺……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通过酒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推进剧情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酒的种类也非常多,比如雪莉酒,莎士比亚曾在诗中,将其称为“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他的戏剧中少不了雪莉酒。在《亨利四世》上篇的结尾处,福斯塔夫发誓永不沾酒,到了下篇他却这样说道:“假如我有一千个儿子,我所要教授的首要原则就是,戒绝那些单薄无味的酒,并终生效力于雪莉酒。”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还出现有葡萄酒、麦芽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加纳利酒、马姆齐、蜂蜜酒、莱茵酒等,如此之多酒的种类,也从侧面说明莎士比亚对酒的喜爱。


有人说:“我们在莎剧中看到一种力量——一位英雄可以在几杯酒下肚后,无可挽回地走向癫狂;一群黎庶可以聚首在酒馆,陷入一场无意识的集体狂欢;一个王朝可以历经百般繁华,又在倏忽间被握作齑粉。这是一种彻底的力量,驱使着生命。这就是命运的力量。”


“酒鬼”莎士比亚:爱喝酒也爱写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