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发烧,不咳嗽,一查居然白肺了?!我们来看《环球网》的一则报道:近日,湖北
为什么不发烧,不咳嗽,一查居然白肺了?!我们来看《环球网》的一则报道:近日,湖北武汉70多岁的吴婆婆被查出感染了新冠,不过,老人病情似乎并不严重。 可四五天后,吴婆婆突然出现神志不清症状。家人还以为老人心脏病犯了,经送医检查,老人的血氧只有七十多,CT胸片情况更是不乐观:双肺都已经白化。 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心内一科主任成忠介绍,正常人的CT,肺部都是黑色,可吴婆婆送来后双肺都已经白化,缺氧非常严重,几天高流量氧治疗效果都不好,一度要上呼吸机。 像吴婆婆这样,没高烧,不咳嗽,但最终严重肺部感染而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在医院里也时有发生。 成忠介绍,这是一些老人感染新冠后的典型症状。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外表看起来毫无波澜,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了。 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差一点,嗜睡、整个人反应比较迟钝,但一查血氧饱和度只有六七十,肺部缺氧表现非常明显。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不发烧,不咳嗽,一查居然白肺了?!更可笑可叹的是西医自认为自己科学先进,可是面对这“大白肺”却不明所以,更是束手无策。 武汉疫情初期,出现过大量“大白肺”情形,著名的钟院士,与欧洲顶尖医学专家,分享新冠的相关经验时,大致有这么一段原话,经过法医的解剖发现,新冠患者,肺系统小气道里,有大量灰白的黏液出现,我们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怎么去掉,但是它很麻烦。 而我们的古老的中医却早对此有独到的认识, 在中医里,这些就是普通的痰湿,寒湿,如果吐出来,就是肉眼可见的白痰,黏痰之类。 中医说,肾主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脾阳气不足,产生大量痰湿粘液,贮存在肺里,这就是所谓的肺炎,大白肺。肺里痰湿去不掉,会导致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而亡。就算没有死,大量的痰湿粘液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到处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亦导致了百千种新冠后遗症。 中医能够轻而易举的去掉肺里的痰湿粘液,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所以,治疗几乎0死亡,0后遗症。中医的道理,是大道至简的。 差距如此之大,但是很多人,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原因都在这段话里。顶尖大医倪海厦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痰字,难倒了古今多少名医。意思是,痰湿之病,多少有名的中医,都可能栽在这上面。 中医认为:痰生百病,怪病多痰,疑难杂症从痰治。 如果一个医生擅长治疗痰湿之病,那么,理论上,他没有多少不会治的疑难杂症存在。如果这个医生有很多疑难杂症,治疗效果不好,那就说明,他不擅长治痰。中医的核心方法之一,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点诀窍。 但是,往往就是无数学医之人,悟不透这一点,缺乏足够的有效手段治痰,所以,才会有数不清的疑难杂症存在。 至于西方的医学体系,根本就没有痰湿的概念,不知道痰湿究竟是如何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去掉,也不知道输液抗生素激素之类的治法,究竟有没有显著的增加寒湿,痰湿,还是有利于消除痰湿。也不知道,寒湿,痰湿在体内太多的话,通过西方营养学理念,大量的补肉蛋奶等营养,会严重增加痰湿,加重体内气血津液淤堵的情形,从而令新冠患者容易复阳,以及疾病各种复杂化等。 对于中医而言,大白肺很简单,就是肺里有大量寒湿,痰湿黏液。 只要能够有效的去掉,肺里的痰湿黏液,令肺系统呼吸顺畅,气血津液运行不受严重的阻碍,则几乎不会因为新冠死人,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白肺病”属于中医“肺痈”范畴,在《验方新编》有记“肺痈又名肺疽,与咳嗽门参看。诸患易识,独肺中患毒难知。”中医认为,这并非什么难治的疾病。 肺痈是指肺部发生的痈疡。证见发热振寒,咳嗽,胸痛,气急,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吐出腥臭脓性粘痰,或咳吐脓血等。多因风热病邪阻郁於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 中医药治疗肺痈有着丰富的经验,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 第一方:苇茎汤 出自《备急千金药方》卷十七,系唐代医家孙思邈所创。是中医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 【组成】芦根,薏米仁,桃仁,冬瓜子,煎汤,1日2次分服。 第二方:肺脓疡合剜 出自《古今名方》中金如寿所传。金如寿善用白虎场诊治“热厥”,此方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68%。 第三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用于治疗“肺痈喘不得卧”的方剂,不仅限于治疗肺痈,凡肺部及气管病变。中医辨证属于痰浊水湿邪热壅阻于肺,以致肺失肃降者,皆可选用临床随症情变化加减,疗效甚佳。 第四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即“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偏性是有所不同。好在中医,只要你的大方向没有错误,都是会有积极向上的疗效。而对于白肺病(肺痈),只要我们抓住最主要的原因,及时的进行治疗,或许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不一定非要特别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