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委书记发现秘书抽大烟,心软放了一马,结果铸成大错

2023-07-10 14:56 作者:兵说  | 我要投稿

作者:武陟东旭

李书记,不好了,军委秘书易觉先已经叛变!”

1930415日夜里,阴云密布,山雨欲来。

重庆东水门芭蕉园,四川省军委书记李鸣珂的住处,潜伏在21军的地下工作者王强慌慌张张进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

闻听此言,李鸣珂神色大变。

李鸣珂,1899年出生于四川南部县,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五期生。

黄埔前四期学生是宠儿,第5期学生没那么受待见。


李鸣珂

这是因为第5期学生是192611月开学,被分成了两个分校,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武汉。

1927年毕业季时,“四一二”事件发生,国共正式为敌。

同时,武汉汪与南京蒋也正式闹僵。

正因如此,蒋氏对这学生不感冒,以至于他们被边缘化,能有成就的没几个

然而五期生中,在我军却非常吃香,出了不少名将。

比如大将许光达,上将张宗逊、宋时轮、杨至成,中将谭希林

李鸣珂才华横溢,当时担任四川军委书记。

军委书记的职务有多大,我们不妨举例说明。

1930年,广东省军委书记李硕勋,曾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25师政治部主任,是陈毅和林彪两个元帅的上级。

他还有一个儿子,就是我们的熟悉的一位总理

李鸣珂能当四川军委书记,也不是偶然的,是他能力出众,对组织忠诚的结果。

1925年就加入了组织,时间比彭德怀和贺龙还早两年。

19278月,李鸣珂参加南昌起义时,主要职责是保卫周首长的安全。

起义失败,部队南下后,李鸣珂随周公到了上海,深受重用,在军事部和特科工作。

当时他以三洋经济川裕公司负责人的公开身份,既负责筹措经费,也负责保卫机关的安全。  1928年,周公对他说:“李鸣珂,组织上决定让你到重庆去。”

“我想在你身边工作。”李鸣珂很不舍

“我也这样想,可是留不住你了;天高任鸟飞,回老家好好干吧。”周公拍着他的肩膀说。

到重庆后,李鸣珂把家人接到重庆,把家变成党的交通联络站。妻子李和鸣又当秘书,又当联络员,保管文件,传递消息。

妹妹李蜀俊当时才十七岁,被安排做工人和妇女工作。

哥哥李祥如武功高强,任务是负责掩护机关。

李鸣珂在重庆干出了很大成绩,他大力开展在川军中的兵运工作,打开了四川革命的局面。

他在四川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川东起义、蓬溪起义和涪陵起义。


组织上对他赞赏有加,说“李鸣珂撑起了四川革命一片天。”

事实上,李鸣珂也确实是个杰出的人才,能力不亚于四期的林

一个有力的例子是,南昌起义后,李鸣珂的职务是前敌委员会任警卫营营长。

而作为学长的林彪,这时候只是个连长。

李鸣珂出色,易觉先也不是泛泛之辈。

易觉先当时才22岁,已经有3年党龄,职务是四川省委军委秘书,堪称是年轻有为。

易觉先精明干练,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不贪财、不好色。

总之,他近乎完美,要不然也不会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但人都有弱点,一个偶然的机会,易觉先出于好奇,抽了几口大烟。

我们别忘了,四川当时的大环境。

由于军阀的推动,四川鸦片在民国初期产量惊人,占到全国四成还多。

军阀为什么推动毒品交易?他们不知道那是害人的吗?

因为鸦片种植是暴利,军阀可以收重税,去购置军火,去发军饷。

至于害不害人,他们就不管了。

由此可见,四川军阀是一丘之貉。


在这个大环境下,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很容易沦陷。

易觉先这一抽,就戒不掉了;可是抽鸦片需要拿钱,而干革命是没有薪水的。

怎么办?他就开始伪造单据贪污公款。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易觉先的行为被发现了。

“觉先,你在抽大烟?”

“李书记,我只是好奇,尝一尝。”

“你抽大烟的钱哪来的?有没有挪用公款?”

“没有,绝对没有。”易觉先肯定地说。

易觉先是李鸣珂的同乡,也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对方本质不错;虽然他口气严厉,但并没有处理他的意思。

易觉先看出了这一点,痛哭流涕,表示要戒掉毒瘾,希望李书记放自己一马。

李书记不想一棍子打死,年轻人嘛,谁会不犯错?

可是易觉先最终还是下不了决心,毒瘾戒不掉,他感到非常难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叛变投敌。

蒋军手中有的是资源,再说他们的纪律松弛,抽大烟根本不什么大事。

易觉先叛变之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还被任命为侦缉队队长。

这小子是军委秘书,对地下组织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名单都在他那里。


他一叛变,四川掀起血雨腥风,地下组织遭遇灭顶之灾。

易觉先为了交投名状,像疯狗一样,带着打手到处搜捕。

四川组织部主任穆青和重庆中城区委书记陈泽煌,还有团委书记饶更之、四川特务队长任锦时等相继被敌人逮捕,处以极刑。

李鸣珂是易觉先的上级,他的处境自然非常危险,随时都会被捕。

他应该做的,就是立即转移,或者隐蔽起来

再说,组织已经决定调他去担任红6军军长调令已经下达。

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服从组织的角度讲,李鸣珂也应当离开这是非之地。

但是李鸣珂没有走,决定留下锄奸。

这样做很危险,但不除掉叛徒,四川的地下组织就会遭遇更大损失。

为了杀一儆百,为了革命事业,李鸣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了危险的选择。

李鸣珂把两把驳壳枪揣进怀里,带着警卫员邓格如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用他鹰一样犀利的眼睛,开始在大街上搜寻。

无巧不成书,1930417日下午,重庆水运门户朝天门大码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他不是别人,正是易觉先。

易觉先当时是带领刘湘21军的特务队到江北放生池7号摧毁中共江北特支机关,将特支书记刘森元逮捕。

易觉先押着刘森元,过河从朝天门码头上岸,满脸的得意,一边走一边哼小曲:“太阳当头照,运气实在好,今年抱金砖,明年睡钞票……”


唱着唱着,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因为他看到了李鸣珂。

他做梦都想抓对方,因为只有那样自己才会安全,不然老是提心吊胆。

而且抓住对方,自己就能在主子面前多立一功。

但是他又害怕撞见老领导,对方的功夫,他比谁都清楚。

再说了,特科出来的人,个个都是狠角色,对叛徒他们更是毫不留情,追杀到天涯海角也要惩处。

因此,看到李鸣珂的第一眼,易觉先魂都吓飞了:我的命咋那么苦。

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自己毕竟带着20多个特务,个个身手不凡,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而李书记,身边只有一个人。

再说李鸣珂,一看到叛徒,肺都气炸,血脉贲张,豹严圆睁,冷笑道:“易秘书,别来无恙?”

李书记这一冷笑,如利剑一样,直刺易觉先心底,他只觉得心跳加速,快要蹦出来了;伶牙俐齿的他甚至言语也不利索了,语无伦次:“李书记……我已经反了党……不!我没有……我请你喝茶吧!”

“我是来索命的,顾不上喝茶,杀了你再去也不迟。”

特务们见二人是熟人,在十几米开外听他们唠嗑。

可是听着听着感到不对劲,纷纷拔枪上来。

说时迟那时快,李鸣珂掏出双枪,扣动扳机,仇恨的子弹从枪口喷发而出,倾泻到易觉先的头部和腹部。


顿时,叛徒身体变成了筛子,血肉模糊。

看到易觉先倒地,特务们举枪齐射,但是特科出身的他李鸣珂早有防备,身手矫健,消失在特务们的视线中。

李鸣珂离开现场,藏到码头附近的象鼻子一处破庙的房梁上,敌特倾巢出动,一夜搜寻未果。

他们也曾到庙里去搜索,但是李鸣珂身体紧贴房梁,未曾被发现。

次日早晨,李鸣珂下了房梁,来到院子里,准备从此处撤离时,一群敌人再次来到,一场激战爆发了。

李鸣珂枪法如神,弹无虚发,但是敌人越来越多,像蚂蚁一样。

最终,李鸣珂子弹打完,身受重伤,被敌人逮捕。

419日上午,军阀刘湘召开大会,公审李鸣珂,想制造恐怖气氛,压制反对的力量。


军阀刘湘(中)

公审大会上,刘湘说:事实证明,只有蒋委员长是我们的救星;你如此精明能干,不要逆流而行,我们一起建设川蜀,振兴华夏,难道不好吗?

李鸣珂正色说道:要让时间说话,你说不算。”

说完,他转身面向在场的士兵和百姓,慷慨激昂地说:兄弟们、父老乡亲们,他们都是骗人的,他们要的公平制度,就是让百分之八十的穷人甘心受苦,将有钱、有权的人养肥。”

“两千年前,陈胜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我们大家要有信心,敢于反抗,打倒军阀……”

一席话引起在场的人共鸣,大家开始骚动。

“就是,凭什么我们当牛做马还皮包骨头,他们不劳动还脑满肠肥?”

“他们说得公平,就是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我们不能吭气。”

“蒋委员长说得比唱得好听,蒋军的高官和子弟哪个不是锦衣玉食,腰缠万贯?”

刘湘一听,恶狠狠地说:“好你个反贼,事到临头还敢妖言惑众,看我怎么收拾你?”

午时三刻,朝天门沙嘴刑场上响起一阵枪声,李鸣珂壮烈牺牲,年仅31岁。


李鸣珂虽然牺牲了,但消失的只是肉体,他的精神永存,激励着战友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统治而斗争。

李鸣珂有3个子女,在李鸣珂牺牲后,妻子李和鸣将最小的儿子一三,送到延安。

朱德总司令将其收留,为他改名从珂

1947年,从珂参军,朱总司令夸赞说:父是英雄儿好汉,父子相继要使工农把身翻。

军委书记发现秘书抽大烟,心软放了一马,结果铸成大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