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根据因果与混沌的关系,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2023-02-22 05:03 作者:幻灵天凝  | 我要投稿

讨论唯心与唯物,首要的问题是对“心”和“物”来做定义,否则一切论证都是无根之水。

唯心主义中的“心”是什么,是思维,是主观感受,是“哲学僵尸”所缺失的东西,是第一人称视角,是“我是谁?”......

我们发现,无论这些概念和名词如何解释“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支持它们的都是“逻辑”。

首先思考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运用语言,无论是汉语英语法语日语,人想要思考首先要掌握一门语言,并且在内心自言自语,大家可以试试如果不在内心和自己对话还能否思考?而语言的本质就是“逻辑”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二是运用画面,即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而这种画面必然是符合逻辑的,如果不符合某种逻辑,这种画面式思考也没办法有效运作,据我所知只有少部分人用此种方式思考。无论运用上面哪种方式思考,如果能做到,恭喜你,你并不是“哲学僵尸”,也不是石头木头铁锹披萨等死物,你是有“心”的。

好了,我们已经知道“心”的本质是“逻辑”。

那么“逻辑”的本质是什么?

“逻辑”的本质是“因果律”。

因为A所以B,这是逻辑的基础,“因为所以”就是“因果律”。没有因果律存在的世界,无法产生逻辑。

所以在我的“唯物唯心的混沌与因果论证”中下个定义,唯心主义的“心”就是因果律。

与之相对的“物”就是“非因果律”,也就是“绝对混沌”,因为只有“绝对混沌”才不受任何因果的影响。什么是绝对混沌,就是没有任何定律,又包含一切定律,没有任何逻辑,又包含任何逻辑,即包含一切,又尽是虚无,即可以想象,又不能想象,上一秒是一盘意面,下一秒是一颗星球,下一秒又变成一条鱼,下一秒又变成一个光子。这并不矛盾,因为“绝对混沌”无逻辑,无逻辑就无矛盾。

“心”与“物”的定义有了,那么世界是唯心还是唯物的就可以讨论了。

答案是世界是唯物的。

因为如果先有“绝对混沌”,在“绝对混沌”中可以随机产生适用一定时空的“因果律”,而如果先有“因果律”,那么“因果律”则无论如何不能产生与“因果律”冲突的“绝对混沌”。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世界的本质是因果的,那么一定存在第一因,而如果这个第一因不是“绝对混沌”,那么在这之后无论如何不能产生“绝对混沌”的果。

所以“绝对混沌”是第一性,“因果律”是第二性,即“物”是第一性,“心”是第二性。

我愿称之为“混沌与因果哲学”。

拿西方哲学中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著名争论来解释。

这场争论中的“上帝”的定义是“第一因”,也就是说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因果律是否为真并且是否可以无限追溯。如果因果律为真那么第一因就是上帝。那么上帝的上帝又是谁?这样就看似陷入了无限套娃。然而这个第一因的存在必然是不基于任何其他因的,否则就不是第一因,所以因果律在第一因上又失效了,第一因则必然是不遵守因果律的绝对混沌,因为只有绝对混沌才能不基于任何因而存在。“绝对混沌”即是“上帝”又不是“上帝”,这并不矛盾,因为绝对混沌无逻辑,无逻辑即无矛盾。

再拿科学中的著名思想实验“缸中之脑”来解释,科学家把你关在缸里,问你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在缸里,那么科学家如何确定自己不是被关在缸里呢?那么这还是无限套娃,无限因果。只有切断因果,才能切断人是不是在缸中的怀疑,那么就只有生活在绝对混沌世界中的人才可以确定自己生活在真实世界,也即绝对混沌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第一性的,虚假的是第二性的,所以绝对混沌才是第一性的。

我不知道这和量子力学中的混沌效应观察者效应是否有某种关联,或许不介入带有因果律属性的观察者,量子表现出混沌态,介入带有因果律属性的观察者,量子表现出确定态,也即“因果态”?这个问题我是外行,就留给科学家解决吧。


根据因果与混沌的关系,唯物主义是正确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