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82毫米速射迫击炮?
如何看待82毫米速射迫击炮? 82毫米速射迫击炮?一个装备特殊部队的特色产品而已,有啥可说的呢?小编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看到第一个回答过于贬低82速射迫了,就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吧——我军之所以在部分部队装备82毫米速射迫击炮,其实是来自于历史上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因为吃了火力不够的亏,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战士们的生命,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增强步兵分队的火力,即患上了所谓的“重度火力不足恐惧症”。
而82速射迫击炮的存在,恰恰是这种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表现之一。该炮的主要特点,正好符合我军在历史上总结的使用迫击炮三大经验:迫击炮一定要打得快、迫击炮一定要打得准、迫击炮要能够平射。 一、迫击炮一定要打得快 在历史上我军的火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火炮更是珍稀。那时候八路军的一个团,甚至才能有一个迫击炮排,装备2-3门迫击炮而已。而相比于稀少的火炮,当时士兵文化素质较低,文盲率很高,合格的炮手非常少。而那时候我们的经验是,迫击炮对敌方暴露人员射击时,一开始的15秒是效能最高的。因为这时候敌人来不及卧倒和隐蔽,往往可以炸倒一片人。 那么在炮少、炮手更少的情况下,要如何保证有效的火力密度呢?当时我们的办法,一个是把有限的迫击炮集中使用,另一个就是让一个炮长同时使用多门火炮。当时我军创造性地把迫击炮发射的各个环节分解,由一名有经验的炮手担任组长,负责测距、瞄准等技术工作,而把其他辅助性工作交给其他战士。
比如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缴获了三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指挥部急调本不在战场的神炮手赵章成快马赶来,并且专门选了六名战士供他指挥。而在炮击开始后,六名从未摸过炮的战士在赵章成的口令指挥下,负责为他供应弹药和药包。而赵章成则一个人则同时操纵着三门炮,进行着不间断的射击。战斗结束后据俘虏供称,日军指挥官根据炮火的准确和密度,判断有一个迫击炮排在对其进行齐射! 同样是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赵章成带一门迫击炮和十几个人,悄悄运动到一条断崖下。当时敌在上我在下,双方距离只有三四十米,赵章成采用88.5度的特大射角,以每分钟四、五十发的速度,一口气也不停地进行超速射击。在射击过程中,有8个炮兵开启炮弹箱准备炮弹,四个人不停地装引信,六分钟内连续发射了240发炮弹,平均射速达到了惊人的一秒半一发,最大限度地杀伤了敌人。 而在这之后,这种射击方法也被解放军延续下来,并且有所发扬光大。比如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就有炮手使用了迫击炮双炮射击法。当时为了取得最大的瞬间火力,我军当时的炮手一人同时装填双炮,同时进行连发射击。这样只要后方的弹药手供应到位,那么短时间内的爆发射速是惊人的! 而所谓的82速射迫击炮,恰恰满足了这种高射速的要求。以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为例,其原型仿制于原苏联“矢车菊”速射迫击炮,炮重632公斤,最大射速1.5秒/4发。初速295米每秒,最大射程大于4270米,最小射程小于800米,82毫米速射迫击炮,火力可覆盖左右为30度,仰角介于-1度到85度之间的区域。 该炮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射速了。得益于可以一次性装入四发弹匣,该炮可以在1.5秒之内将其全部发射出去,也就是每分钟理论上可以发射60/1.5=40*4=160发。当然了,因为还要考虑重新装卸弹匣的时间,其持续射速大为下降。考虑到弹匣数量有限,炮手熟练度有限,炮管也可能过热等因素,每分钟最大的持续射速不过40发每分。不过在一开始射击时候,由于弹匣和炮手体力充足,该炮的爆发射速是惊人的。当然了,其实这就可以了。迫击炮这东西本来要的就是开头猛,十五秒真男人就足够了。 当年在1985年对阿(富汗)作战时,苏军摩步第306师1团摩步1营,就曾经用速射迫击炮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在一次对村落的清剿战斗中,该营属炮兵连的GAZ(嘎斯)66卡车,拖曳着6门 “矢车菊”赶到预设发射阵地。在其中一门“矢车菊”进行侦察式射击之后,6门炮各进行了10次齐射,以总共240发炮弹对目标进行了火力覆盖。而就这短短的一分钟之后,敌方几乎全员死亡,苏军以“零损伤”达到了预期目标!在真正战场上,这种拥有一分钟之内让对方全灭本事的武器,那是极其可怕的! 而真正让人诟病的,则是它的重量。速射迫击炮这600多公斤的重量,是远超过一般迫击炮的。以PP87式82毫米迫击炮为例,其其炮身重15.5千克,炮架重8.7千克,全炮重只有39.7千克。而99式速射迫击炮拥有约632千克炮重,一门炮就相当于16门普通82迫击炮了。 不过这么算当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你还没计算弹药的重量。而82迫击炮一个弹药基数是120发,单发重量4.2公斤,加上外包装和载具,弹药携行重量就是636公斤。所以从全系统重量来看,其实每门炮战斗全重是676公斤以上。而同样的82毫米速射迫击炮,加120发炮弹是1238公斤,这用两倍的重量,换来了五倍的爆发射速,还是值得的。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是有车一族,当把速射迫击炮装到车上以后,这些增加的重量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二、迫击炮一定要打得准 而除了打得快,迫击炮的还要打得准。我军一开始的迫击炮全靠缴获,不仅炮少、炮弹更少。这时候我们依靠的,就是传奇级炮手的射击经验了。当年我们最幸运的,就是拥有一位天才射手——即前文提到的赵章成将军。
赵老1931年参加红军,作战勇敢并且屡建奇功。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惊险的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战斗中,赵章成就亲自操作迫击炮,以仅有的3发炮弹弹无虚发,全部命中敌人核心阵地,成功掩护了十七勇士的冲锋!这奇迹般地战斗,后来甚至被人称为“三发炮弹拯救了长征”!当年毛泽东主席曾经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 到1964年全军大比武时,赵将军已经60岁,但依据宝刀不老,单手操炮时还能弹无虚发。值得注意的是,赵老将军的60炮单人射击,是把炮弹夹在胳膊下面和两腿之间,大概一次可以连射三发。而单人发射82迫弹时,因为炮弹大,就只能打一发了。 但是在这些年我军某部冬季训练中,对赵章成将军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当时步兵营属炮兵连的炮手,单人扛着迫击炮筒和三发背具,单人完成了放列、安装引信、架炮、跳眼法简单测距、双臂操炮为火炮赋予射向、单手装填、发射的全过程,准确命中了目标,而且还连射了三发!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军的神炮手后继有人啊! 而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军依靠的就不仅仅是炮手的经验,还有新型的观瞄系统了。以PCP001式速射迫击炮为例,其与普通迫击炮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除了传统的光学瞄准镜之外,还增加了一整套新的观瞄系统。借助着新式的激光测距镜,可以大大提高迫击炮的射击精度。关键是这套系统不仅可以白天作战,而且还有微光夜视功能,让迫击炮有了夜间精准射击的能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82速射迫虽然可以激光测距,但是射手必须依赖手动模式来进行开火。而通过技术升级,新型82速射迫击炮安装了一体化的光电观瞄仪。当需要参与作战时,攻击手可借助拥有多种通道的光电观瞄仪对目标进行瞄准,让操作效率更高且更便捷。 特别是在改为车载之后,速射迫击炮与基座为钢性链接,再加上可旋转360度基座,以及车身固定的环形方向机材质的强化,几乎消除了苏式炮由于炮身重心偏移,所带来的射击精确度下降的问题。新式82速射迫的精度,以及远超前辈了。 而与此同时,除了各种光学器材和本身的改进之外,82速射迫还可以发射我军制式的82毫米制导炮弹,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曾经罕见的百发百中神炮手,如今在我军中已经是比比皆是了。 三、迫击炮要能够直射 而除了打得快打得准,我们的迫击炮还要求能够直射!这是因为我们的基层火力不足,特别是缺乏能够直射的步兵伴随火炮。于是当时唯一拥有的迫击炮,就成了我们的希望。如何让迫击炮可以直射打碉堡,就成了最让我们头疼的事情。于是在1942年5月,根据时任八路军129师炮兵团副团长赵章成的提议,129师在全师的范围内,抽调了20余名有经验的迫击炮手和指战员,组成了“迫击炮平射与特种射击研究班”,专门研究怎么让迫击炮打直射。
那时候想出的办法,首先就是挖坑,通过把迫击炮放到坑里的办法,解决了后坐力的问题。而在此之后,又创造性地发明了高粱杆击发方式。用太行山上随处可见的高粱秆,把迫击炮弹推进炮膛击发,最终实现了迫击炮的平射。 而在此之后,郭栋才、封域中等技术人员受到掷弹筒的启发,还将迫击炮改为了拉火击发。他们在炮尾增加了一节类似于掷弹筒的400毫米长的尾管,并在撞针后面加装了一节弹簧,使用时一拉火绳就能击发迫击炮弹。而在此之后,八路军甚至还发明了能够平射曲射转换的迫击炮尾管,彻底实现了迫击炮的平射。 要知道当时相似口径的火炮,那都是非常重的。比如75山炮一般都在540-800公斤左右,长管的75野炮一般都在1200公斤以上,而那时候的82迫击炮,一般全重不过45-69公斤,全重少了一个零,却能发挥山野炮的直射能力,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而这种让迫击炮可以平射的技术,建国后仍然得以保留。比如国产的67式82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转换成拉发方式,具有曲射平射两种功能。而82毫米速射迫击炮就更先进了,由于其本身后膛装填的射击方式,使其先天就具有平射功能。而同样由于4发弹匣的存在,还让其变成了一门82毫米的机关炮,短时间内甚至可以打出一片火墙来! 而更为专业的是,82速射迫除了传统的迫击炮弹,还有专门的破甲弹,其有限直射距离可达400米,让其拥有了对装甲部队的偷袭和反击能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我军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特别是在加装新型瞄准具后,其有效射程以及最大射程均有不同提升,尤其是进行直射射击时,据说可以将其有效射程提升至4000米(间歇射击)!
所以在演习之中,你经常看到除了82速射迫像迫击炮一样,去进行正常的大仰角曲射以外,还有稍微抬高炮口,以直瞄方式进行平射!以一个营属炮兵连9门炮为例,如果在头15秒内打空三个弹匣,那就是将有12*9=108发炮弹落到敌人头上!而使用一体化弹箱的新型速射迫,其爆发射速则更高!而只有这样的火力密度,才能稍微让重度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感到安心啊。看到这里,还有人觉得82速射迫击炮没用吗? 在本文的最后,小编要说一句,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珍贵的作战经验不能丢,前辈的优良传统不能忘!向先烈致敬,向赵章成老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