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懂 | 71.辩证的系统观
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对系统的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系统科学的研究直接为各种系统工程,即处理系统的工程技术提供了科学理论和具体方法。唯物辩证法则是从哲学的层次上研究事物联系的系统性,把握系统的基本特征,揭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认为,物质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它们都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着重把握系统的以下一些基本特征:整体性。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由要素所组成,是要素的有机统一体。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把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还原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结构性。系统的结构性指的是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秩序、方式或比例组成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合理的结构会促进系统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则会延缓甚至阻碍系统的发展。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层次之间的关系。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其要素都是可分的自成系统的。整个物质世界是由无数层次构成的无限的系统。不同层次的系统有共同的运动规律,也有特殊的运动规律。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指的是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每一具体系统都有开放性,都同周围环境即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辩证的系统观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抓住关键层次。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总的来说,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着眼于系统整体,通过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评价,处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层次的系统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等,从而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从事建设和改革的人们(尤其是领导者),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学会系统分析、统筹综合和系统评价,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整体、全局的观点出发,国家就是由许多部门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把国家看成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军事等各个子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大系统,每个子系统又有若干更小的系统或单位。各个系统、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没有这种普遍联系,全国就无法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国家这个大系统就不复存在。把国家看成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系统、各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各系统、各部门都是这盘棋上的子。因此,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包括个人,在认识问题,解决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时,都要服从全局,服从整体,服从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