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海军Z计划

2021-04-16 15:06 作者:一之雫夕羽  | 我要投稿

Z计划 

(Z-Plan)是一个德国海军的造舰发展计划,该计划预计自1935年开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该国在海上的军事力量。


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
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所使用的主炮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


战争初期

在1933年之后,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担任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总理,随即撕毁凡尔赛和约,系统的重建武装力量。 随后德国海军将原定的装甲舰D号和E号,改进为战列巡洋舰,即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和格奈森瑙号,该两艘姊妹战列巡洋舰装配了9门11英寸主炮(前二后一,三联装),取代了原先的6门主炮。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与此同时,俾斯麦与提尔皮茨的设计建造计划也进入了研讨阶段。对于俾斯麦级,最初设计安装13寸主炮。但由于法国海军迅速的崛起,导致德国海军不得不将这两艘战列舰重新设计。在这段时间,德国为海军制定了庞大的重建计划,Z计划也得以改进并发展。

巨兽与狼群的抉择

在Z计划以后的改进中,两种海军重建的指导思路被提了出来:

重建一个大型的,足以同时对抗英国和法国的水面舰队。该思路,以当时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的观点代表。

建造一个数量庞大的U-潜艇群,同时配合装甲舰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这种思路则由一战时曾驾驶过潜艇,后来任海军司令的卡尔·邓尼茨提出。

VIIC型的U-570号潜艇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如果德国要破坏英国在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德国海军的战舰将不得不通过由皇家海军称霸的北海。于是德国选择了前者。

Z计划建造目标

俾斯麦号战列舰

在两艘俾斯麦级建造的这段时间,往往被称为德国海军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里同时建造了三艘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和欧根亲王号。而之后,则被称为德国Z计划中的“六年造舰时期”(1939年-1945年)。在Z计划中所有现代化战舰都计划在这六年内完成,包括:


四艘航空母舰

六艘H级战列舰

三艘O级战列巡洋舰

十二艘“P级”远洋装甲舰

两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塞德利茨号和吕佐夫号

四艘“M级”轻巡洋舰

两艘“改进型M级”轻巡洋舰

六艘“远洋侦察级”大型驱逐舰

最终结局

第一个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建造开始于1936年,同级二号舰定于1938年开工。到了1939年中旬,随着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的下水,三艘改良型战列舰(H级战列舰)开始铺设龙骨。与此同时,Bf 109战斗机以及容克Ju-87斯图卡轰炸机的舰载型也开始研究。但十分不幸运的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巨大而昂贵的建造计划消耗了大量贵重的原材料,影响了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和运行。

刚下水不久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

最后,几乎所有战列舰的建造计划都被取消,并将其所需的材料以及拆卸下的材料,用于建造更多的U-潜艇。

部分未建成Z计划军舰拟图纸

齐柏林伯爵号图纸
H级战列舰图纸
P级装甲舰图纸
O级战列巡洋舰图纸
M级轻巡洋舰图纸
SP侦查大型驱逐舰图纸
吕佐夫号在苏联时期图纸,该舰此时已被重新命名为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号
塞德利茨号改造的“威悉-1"项目航母图纸

部分图纸和照片来源:

维基百科相关页面

碧蓝航线wiki

百度贴吧

德国海军Z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