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米格701/米格301截击机
米格-701
米格-701是米高扬设计局于80年代开发的重型截击机项目,目的是替代米格31。该项目原名为多功能远程截击机(MIR),后称701工程,与MFI工程(米格1.44就是MFI的产物)同时进行。该机计划在高尔基生产,采用鸭式布局,内置弹舱,内油航程达11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2500公里/时。采用顶置进气道,进气道水平呈三角形,分割左右;垂直呈矩形。像米格31一样,米格701也是用于保护苏联广阔的领土,在偏远地区从少数几个机场起飞就能覆盖极大范围;单机拥有高度自主作战能力,不依赖体系,航电复杂而功能全面。


米格701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0吨,是米格31的1.8倍,造价高昂;这在苏联解体后成为致命伤,1991年项目终止。1993年米高扬试图在其基础上设计米格701P洲际超音速客机,但没有下文。

性能数据:
乘员:2人
空重:35.02吨
正常起飞重量:48.59吨(52%燃油);61.49吨(满油)
最大起飞重量:70.58吨
长度:32.8米
翼展:19.65米
翼面积:130平方米
高度:7.36米
动力:2台最大推力200kN的涡扇发动机
最大平飞速度:2500公里/时
17000米高度时的巡航速度:M2.2
超音速航程:7000公里
最大航程:11000公里
载弹量:正常3.37吨,4枚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2枚R-77+2枚R-73;
最大12.46吨,8枚CC-1500/若干R-37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和KS-172+2枚R-77+2枚R-73




米格-301
1975年至1989年,米高扬设计局在N.Z.Matyuk的率领下研究米格301高空高超音速侦察/截击/轰炸机,副首席设计师P.Schuster认为需要使用两种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这种飞机的用途类似米格-25P/R,可能替换后者。为了承受高速气动加热,它继承了米格-25的不锈钢机身。90年代初苏联空军将该项目视为“极端优先”项目。该项目有两种方案:米格301/321和米格2000,据说后者更激进,最大升限接近航空器极限。侦察/轰炸型将携带电子侦察设备和4枚对地攻击弹药;截击型携带电子扫描雷达和远程空对空导弹。


米格301采用变后掠翼,背部进气道,单垂尾,一种方案没有鸭翼、另一种则有。它加速至M3.5时启动冲压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时,一般携带一半重量的燃料。第一架原型机原定在90年代后期首飞,后苏联解体就没完成。
性能:
长度:40米
翼展:变后掠翼最大/最小后掠角:12.5/29米
翼面积:110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80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75000千克
发动机:2台30000千克推力的发动机
极速:530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高度25-27公里时4250公里/小时
最大升限:37000米
航程:5000-7000千米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