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经验

2023-08-26 10:46 作者:名校考研帮  | 我要投稿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一、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导师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智能教育原理

02(全日制)智能教学

03(全日制)智能教育工程

导师信息:

(全日制)智能教育原理:导师组

(全日制)智能教学:导师组

(全日制)智能教育工程:导师组

考试科目:

①1001英语

②2036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

③3571智能教育研究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每年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招生人数大概为3-4人

二、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备考指导】到了博士阶段,考察的题目和考研完全不同,根据育明考博资深咨询师分析,博士题目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视野、运用理论分析热点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和潜力等,故而,育明咨询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期刊论文,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清华教育评论》、《教育与经济》等核心期刊;此外,这两年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比较多,比如“双减政策”、“国家教育智能平台”、“教育公平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国际化及教育高质量发展”;此外,目前很多院校都是“申请-考核”制了,因此材料的撰写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计划的选题、研究方法等撰写问题,这些是考生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育明教育会安排高校老师(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华师大、复旦、浙大、武大、北师大等教授)给大家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考生撰写申请资料,这点是任何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也是育明教育的独特优势之一。

这几年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近三分之一是育明考博学员,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辅导成绩,主要原因就是权威的指导、内部信息和科学规划。

三、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22年拟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250人左右,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院系招生名额为拟招生人数(含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具体以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为准。录取阶段学校和学院根据生源等情况可能对招生名额作适当调整。

二、招生方式

我校2022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四类。

“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22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直接攻博”主要接收全国已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在每年9-10月进行,具体见“2022年接收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工作办法”。

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方式的院系为心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具体办法见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相应院系的实施细则。心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2022年不再通过“普通招考”方式进行招生。

三、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即2016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有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3.非学历教育(有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的专业学位人员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截止前(2021年12月15日)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报名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

5.现役军人报考,按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6.有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书面推荐。

7.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规定。

8. 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9. 部分学院对2022年招收博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只招收“非定向就业考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等),请考生仔细查看我校《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的备注信息,避免错报,因错报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五、报名及交费

考生报考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具备报考条件者方可报考。考生须如实提交本人真实信息和申请材料,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每位考生在报名系统中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不得兼报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复报名者以系统中最后时间确认的一条信息为准。

1.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报名和交费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9:00—2021年12月15日16:30。

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2.报名费200元/人,采取网上交费方式,不接受现场交费。报名费一经缴纳,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将不予退还。

3.准考证由考生在报名系统中自行打印,具体事宜见研究生院网站后期通知。

六、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分为初审和复审。

2022年,我校初审实行网上资格审查,所有成功交费的“普通招考”考生均须在网报规定时间内(2021年12月1日9:00—2021年12月15日16:30)按要求(见《首都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资格审查提交材料说明》)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相关材料电子版。学校依据考生网上报名信息及提交的材料等,组织专人对考生的学籍、学历、学位等情况进行审核。初审结果将于后期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考生报名时填写的电子邮箱。初审合格者,后期方可在报名系统中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复审在复试时进行,具体要求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有关后续通知。

七、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

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免试),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

时间:2022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在研究生院网站另行通知。

地点:具体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2.复试

达到学校与院系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复试方式、比例:

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2)复试内容:

①考生复试材料综合评定;

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③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

④专业水平面试;

⑤部分院系加试;

⑥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复试提交材料:

“普通招考”考生须在复试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报考院系。

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②最后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最后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④《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表》)。网报成功后自行下载打印并签字,报名信息经本人签字确认后,不能更改。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信息表》须有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报考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章。

⑤两份专家推荐书。在报名系统中自行下载并请专家填写。专家须具备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⑥硕士课程成绩单。成绩单由考生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若提供复印件须将论著的版权页一同复印。

⑧硕士学位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⑨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考生提交,复印本人信息页及注册章加盖页。

八、录取

1.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

2.博士生学制为4年。

3.录取(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非定向就业”的考生人事档案须转入我校,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我校,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的考生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我校。考生录取时的“录取类别”即为报考时“报考类别”,原则上不得更改,请考生在报考时谨慎选择。

4.在录取前,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与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签订三方协议;拟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与首都师范大学签订双方协议。

5.体检在入学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九、学费标准和奖助方案

1.学费标准

我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一般为10000元/生/年,按学制4年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前缴纳。2022年学费标准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2.奖助方案

奖助方案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站。

十、住宿

2022年,我校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均不安排住宿。

十一、其他

1.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报名、初试成绩、初试分数线、复试安排、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http://grad.cnu.edu.cn)查询,请及时关注。

2.招生专业目录查询注意事项

①专业代码中含“Z”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专业,含“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②姓名后带有“*”的导师为兼职导师,兼职导师原则上不单独招生。

考研真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2.简述观察法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用一个案例论述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作用。

2.论述同辈群体生活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

3.试论述当代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教育学生?

四、材料分析题(共55分)

人工智能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迅猛发展,不久前柯洁与谷歌AlphaGo的世纪围棋大战余温未散,现在就有机器人开始做高考题啦。据媒体报道,2017年6月7,高考数学散场后,北京的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Aidam的就对2017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发起了挑战。并且Aidam不是独自战斗,他有对手,他的对手是往年的6名理科高考状元。最终以9分47秒取得了134分的成绩,只比6名状元的平均分少一分。

对于高考人机大战的结果,该人工智能的研究者表示,AlphaGo输赢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PK,让教育业界了解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像人一样思考知识点,一步一步输出过程和答案。”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在人工智能兴起的背景下,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既然人工智能都能做高考数学题,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率高,那么其实我们就没必要再让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英语、数学等其他各门学科了。针对网友这一观点,请做出你的评价和分析。(25分)

2.还有网友指出:随着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的工作将会被取代。针对网友这一观点,请做出你的评价与分析。(30分)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