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在语言学校怎样考上青山学院大学修士?
2019年6月27日,天气晴。靠着座椅,看着飞机外的天空,想着即将要到达的目的地,期待、幻想、紧张。所有的念头,即使是时隔一年,也依旧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可见。是啊,来日本一年了,之前办的签证如今都在更新中了,中秋节也都要在这边过第二个了,而大学院也按部就班的开始了第二个学期的课程。想想自己的一年三个月,从刚刚毕业的国内大学生,变成前途茫然的在日留学生。从着急上岸队伍中的一员,到成为大学院的一名每学期都为选课而纠结的修士一年生。是的,大家好,现在我是一名现就读于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的修士一年生。很高兴用这种文字的方式认识大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和大家分享我的那段考学时光。
来日本的头两个月,我是相当兴奋的。新的生活环境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鲜活的,心里头想着的是我终于来到了日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也终于可以不用代购了!)。到Nitori、无印良品买买日常小家具;去药妆店、超市买买生活用品;跑去池袋、新宿都逛一圈。但这种快速的兴奋感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那种狂欢之后的未知和迷茫几乎瞬间涌来,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了。想到当初还没来日本时的计划,考学的沉重骤然几千斤的压在了身上。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考学生活。整个过程有以下三个部分:
一、找私塾
二、定学校
三写研究计划书
四、进行学校出愿以及考试。
一、找私塾,一定要去试听!
首先关于私塾,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找私塾呢?不可以自己学然后报考学校吗?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找私塾,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我想转专业。
由于自己在国内是日语专业但并不想继续研究日语语言,而是想往社会、国际交流或者国际政治的方向进行学习,所以在自己专业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的状态下,我选择报一个私塾班找老师辅导。
其次,私塾班都会提供研究计划书的辅导,会告诉你什么专业哪些研究方向已经被研究烂了、没有写研究计划书的意义了,哪些是比较合适初期考试时的研究主题。
并且会有老师给你进行好多次修改,以及最后在考试前会有模拟面试。
在日本找私塾,我是强烈建议大家先去听课的,不论咨询老师说的有多么天花乱坠,什么今年、去年有多少人合格啦,老师有多少都是哪里哪里的在读或毕业生啦,这些数据固然可以说明这家私塾机构有一定的能力,但最后上课的是老师和学生,我们必须要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和知识,所以只要这家私塾有试听课一定要听,并且多听几家进行比较。
以及,在选择私塾时也要多听周围人的意见。记得当时语言班上的同学在某某私塾上课,便对我说某老师虽然很好,但马上就不在这家私塾了,就不太建议我去……等等类似这样的消息就要及时掌握。
(以上提到的私塾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通过私塾来进行考学。不通过私塾而顺利考上的也大有人在。在此只是讲述自己的一个升学经验,其中包括了私塾这一部分。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准备情况和各方面的考虑进行选择。)
二、选学校一定记好各个时间点
在确定了私塾之后,所负责的老师便会一有那个学校的出愿信息就会通知你,但同时自己要留心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不能完全依赖老师,以防错漏。记得当时我看到了早稻田大学、法政大学以及青山学院大学的修士出愿信息、和东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信息。
由于当时早稻田大学9月就要有研究计划书进行出愿,而我还都没有准备所以便没有去。并且自己并没有通过先上研究生再考修士的打算,所以东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也就不在我的考虑之内。
而法政大学和青山学院大学都是私立的MARCH类学校,便在其中择其一,将青山学院大学作为我的第一目标。

三、研究计划书选题被否掉了三个
学习着专业课,定好目标校,研究计划书便也提上了日程。当时青山学院大学出愿的时间是10月24日,我便以这一日期为目标来进行准备。现在算算从选定研究方向和主题到完成最终稿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在准备研究计划书的日子里,每天的时间都是被分成两半。除了每周末去私塾上课之外,平常周一至周五,上午去语言学校保证出席率,下午就和同期准备的伙伴一起去国立图书馆看相关文献。(之所以去国立图书馆,最大的原因就是资料全并且复印方便,有复印业务)。
关于研究方向和主题,我是在被否了三个之后才敲定的。可见选定研究计划书的主题是一个既重要又折磨人的过程。不过在确定了主题之后,写起来就更加顺手了。但前提是要阅读足量的文献,因为研究计划书中,有“先行研究”这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就需要你将读过的有关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突出自己的独特点和原创性。
在完成了初稿后,我当时内心的确是松了一口气,但接着就是反复的修改。我很幸运的就是给我改的老师比较认真,提出了不少的修改意见。

提交完出愿材料就意味着这是最后的备考阶段。在这最后的备考一个月里,我将写计划书的时间转变为看专业课书籍和准备面试的时间。在此插播一句,有的学校考试是笔试加面试,有的学校是只有面试。
青山学院大学在我那一期是只有面试,这就意味研究计划书、日语和英语成绩的比例会提高,然后面试刷下很多人。在准备面试时,我是根据私塾里整理出来的常规问题再加上问其他人的经验,自己整理出了一份所谓的“面试稿”。
并且在考试前进行了一次模拟面试,在模拟面试中指导老师告诉了我进门时敲门方式,即先在门外敲两下;然后说失礼いたします;得到回应后推门进去,侧身关门再进行一次挨拶;然后放包落座,自我介绍开始面试。(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细节我没有做到,但我所列举出的这些应该是基本。)
四、面试排在第一位,抖抖抖
就这样,11月30日我穿着正装提着黑色公文方包走进了考场。而且戏剧性的是,原本排在我前面的人没有按时到场,我就成为了整场第一个进去考试的学生。面对对面老师们的提问,我能特别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声音都是抖的,可能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还出声安慰我让我不要紧张(感谢)。
整个面试一共有大概十几到二十分钟的样子,大部分是都是围绕着研究计划书进行提问,除此之外还有用英语进行互动回答,以及最后的自我补充时间(アピール)。面试过后我恍惚着走出了考场,深呼吸了几口才发现自己已经结束了考试。事后回想起来,我个人认为除了常规问题可以事先准备,但大部分还是需要自己临场发挥,尤其是当有老师让你进行自我补充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将自己遗漏的、忘记说了的、都补上。
还记得自己当时在回家的路上发了条朋友圈,写着さんざん(一塌糊涂)。可见当时在极其没有信心的状况下,心是凉了一大半的,以至于在从考试结束到公布成绩的这一个星期里整个人都是丧丧的。所以这仿佛是我最煎熬的一个星期,即使每天依旧按部就班的上课看书,但自己知道是及其没有效率的。以至于,出成绩那天都不敢自己去查,还是老师告诉我的。当时知道成绩,整个人都是懵的,清醒之后直接尖叫出声,紧接着给爸妈还有陪伴我考试的小伙伴打电话!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有学上了,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所有努力都终于有了回报。

文章写到此,已经将近三千字了。在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回头看我备考的那段日子,仿佛在这每一个字里都能看到某时某景某人。要说累吗,当然累,一张张文献资料一本本专业书籍,都有我努力的印记。那你要说开心吗,也当然开心,开心于我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开心于收获到了共同努力的伙伴,相互鼓励彼此照顾。
我想,这会是我浅薄的人生经历中最难以忘记的一段旅程,而每一个在这段旅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也都会是我最珍贵的回忆。我的备考之旅已经结束了,并且现在也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继续扬帆起航。也愿每一位还未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各自美好奋斗旅程的人都能在路途中保持一颗扬帆的心,到达属于自己的航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