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之境界——有序的机械与无序的爱:矛盾螺旋

2020-02-21 02:40 作者:倪辅清  | 我要投稿

       《空之境界》第五章:《矛盾螺旋》

       空之境界是一个情感高于设定的故事,但是它的设定本身也的的确确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而第五章正是设定方面的发展高潮。


       首先是缸中之脑:我们知道我们的一切感知结果,都是经过大脑处理的,如眼睛,看到物件,视觉形成电信号,大脑处理形成图像。假若将大脑分离,用其他方式向大脑输入信号,使之得到对应的结果,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我们的大脑是在体内,还是在缸中呢。

       然后是那啥船:小说中对应着苍崎橙子的替身。我们将某船命名为A,A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部件持续损坏,维修中替换了所有的部件,直到有一天,船上所有的部件都被替换了一遍,请问这时我们能否认为这条船是A船。


       关于上面两个问题,用唯我识理解较好:唯我,就是世界上只有我存在,用境界或许更为恰当。“我”所认知的一切,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认识的所有人,知道的所有事,都是外界,甚至自己的身体,对于“我”这个概念而言,也是外界。我们只需要知道“我”存在,对于外界的真实度,我们没必要确认,不需要知道。外界若确实如此,可以;外界不存在而缸中之脑存在,也行;外界信息来源相对某种标准千变万化,都对。这些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影响。那条船变成了新的船,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对这种转变方式不算习以为常。拿橙子来说,若是我们习惯了这种替身方式,我们对于当前到底是“橙子”的第几个身体这个问题,不会有任何的兴趣。

       当然还有典型例子,可以参考《黑暗骑士》里小丑在医院嘴遁哈维的对话。

 


       接下来是型月世界观中的——魔法:魔术的本质和科技是相同的,起点和结果相同,只是走过的路径不一样。而魔法,是人类未来可以获得,而科技尚未达成的事物的统称。魔术魔法听起来花里胡哨,其实将它们当作我们人类自己的发展史即可。


       现代科学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当人类总体的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量变引发质变,最终结果就是停止发展,变得全知全能,通晓过去未来(这真不是我编的)。哲学在表层可以解释为探究事物规则,追求根源,实际上就是表示哲学探求最终规则。根源是万物起源,也是万物终结,同时代表起点终点,却不是两样分离的事物。根源全知全能,记录着万物的一切经历。存疑的是,人类如果到达,究竟是因为到达而全知全能,还是因为全知全能而到达。


       荒耶宗莲与苍崎橙子走的路是两条恰好相反对立的路:前者观测死亡,想从灵魂,终点进入根源;后者制作生命,想从肉体,起点进入根源。而荒耶制造与世界隔绝的公寓,这个方式算不算脚踏实地,算不算耍小聪明想走捷径,因而受到惩罚,我们不得而知。

       公寓中的人偶,被设定为:假若跳脱了公寓的死亡循环,并在外界与两仪式有所接触,那么它就会“喜欢”式。这是那个猴子与打字机的问题,只要给予时间,猴子一定能打出莎士比亚的所有著作。荒耶凭此成功吸引并捕获了式,并妄图利用式的肉体,死亡之眼,想要直通根源。不过最终还是败在自己的狂妄上——人偶之死,虽被设定,仍然给了式战斗的理由。


       这里又想起了蜘蛛之丝的故事:佛祖对地狱中的罪人们说:只要你们如何如何,我就会用一根蜘蛛丝拉其中一个人上来。故事的第一层意思,是表示因欲望而堕入地狱的人们,最终还是因欲望而无法得到救赎;第二层意思,却讽刺了佛祖虚假的救世心,他只是想用蛛丝引出罪人们的丑恶,自己想要在叹息的表象下获得愉悦。如果真想救人,何必用此蛛丝。一些情侣之间的爱情考验也差不多。荒耶若真的只想观测,何必用各种心理暗示的手法加速人偶的死亡呢。

 


       最重要的设定,是阿赖耶识与盖亚识:前者是佛教用语,阿赖耶音同荒耶,意指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人类这个整体对未来道路的“规划”;后者是星球,假定星球有意识,它也会有一个“将来的道路”。对这二者而言,如果事情发展偏离了道路,各自就会用一些规则方法使事件回归正轨,于人类,是社会规则与潜规则,于星球,是自然规则。有点像以前学过的渗透压的感觉。

       之前说过,境界是神秘的,未知的,不可观测的,逾越境界是毋庸置疑的禁忌。人类想要侵犯星球,就会受到来自星球的反击,同理,人类也会反击星球。若人类为了生存需要毁灭星球,阿赖耶识会毫不犹豫地实行,反之,星球为了存续,盖亚识也会无情地将人类灭绝。


       荒耶侵犯了两方的禁忌,为了防止他到达根源,人类和星球的应激反应会实行。荒耶以为这种反应:抑止力不会产生作用,就是小看了根源,触犯了禁忌。而最终一切却如命运使然,式杀掉了他,通往根源的临门一脚看似被阻止,实际上从一开始就不会成功,阿赖耶识和盖亚识不会突然计划,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的,顺其自然而已。

       橙子不同。她或许曾经已经很接近根源了,可她知道敬畏。禁忌就在那里,不是为了被人超越,而是让你知难而退。所以橙子会回归尘世,回归平静。她热爱研究,衷于求知欲与人性,愿意为未知的东西一掷千金,会想要看着两个人的感情而一路陪伴。她尊重事物的境界,从不过多干涉。终章里式的肉体,即境界式,境界自然不能称之为人,那么橙子的活法,大概就是人的极致,美而自由。

 


       最后来两个关于干也的,好玩点的:

       干也费力考取的驾照,被橙子贬为契约书,是事后负责的凭证。当然,于理而言,如果出了事,所应负的责任,是不会因驾照的有无而产生差别的。驾照,是作为大众手段,力求稳定。开车的不是驾照,是人的驾驶技术,对于驾驶技术高超的人,驾照只是无用的累赘,但是这部分人,会受到“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这种集体意识的制约,因为“驾驶技术高超”不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能力。肺炎事件,武汉封城,自然是置武汉人于更危险的境地,武汉没有感染的人被感染的风险当然是增大了,武汉外的人也当然安全了许多,少数服从多数,看起来结果还不错。但是,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能快速将感染和未感染者分离,才算保护了所有人的正当权益,这时,病毒或者其他灾难,根本不算困难。问题是,保护人的阿赖耶识,与保护星球的盖亚识,最终会存在一个胜负吗。(关于武汉的言论只是瞎写,并没有谴责哪一方的意思)(接上条,“xxx观点与本官方立场无关”这种免责式声明太讽刺,也太模糊了)


       还有一个,黑桐鲜花问干也:假若式是男人还会喜欢吗。这不用多说吧!干也会接受,不代表干也是明确的双性恋,应该说干也自己并不知道。对于很多意识,我们是没办法明确知道的,更多的是盲目跟从集体意识和生理本能。干也作出回答,是干也的“我”对于式的爱压制了其他一切思维,性本能几乎不能主导干也的行为(干也的性本能当然和常人相同,只是爱要多出太多)。而鲜花想要得到干也的否定,妄想从话语中获得一点点希望,这个企图也无情地被打破了,绝望的鲜花恼羞成怒只好顺着回绝干也,所以这也不代表鲜花恐同(手动狗头)。

 


       讲了这么多哲学设定,才想起来,空境是一个情感高于设定的故事。文本的心理情感主线其实很容易懂,所以,我就用章节末尾作结吧——

 

       于是我简短地说“钥匙”。而干也“嗯?”的一声转了过来。

       我别过头去,伸出满是伤痕的手。很突然的——我想到了某件事。

       “我没有你房间的钥匙,这很不公平吧?(傲娇)”

       一定都是因为那个奇怪的梦的关系。

       我知道自己满脸通红,一边像个小孩子般要求那种无聊的东西。

 

       但我想要跟这个太过平和的对象,一起度过这没有多少变化、有如螺旋的每一天。

甜齁了hhh


空之境界——有序的机械与无序的爱:矛盾螺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