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给你带来感动的是哪台的游戏主机吗?


延续上一篇缅怀过去玩过的掌机的篇章:想起来都能泪流满面的时代眼泪!还记得你玩过的那些掌机吗
本期来回顾一下笔者玩过的那些主机,为大家做个引子,兴许能回忆起那个美好的时代。
个人认为,家用主机市场相比掌机,受到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冲击要略微小一些,因为手机更多是占用玩家们的碎片时间,而一般愿意坐到主机前打开电视玩一下的,大都不会只玩十分二十分钟,都想更加投入的在喜欢的游戏面前玩更久,相对来说,手机的杀伤力要小一些。不过因为近年世界经济形式下滑的影响,主机销量和玩家的购买欲望应该还是远比前10个年头要更受打击,不过主机相对来说,要活得比掌机更踏实许多。
Family Computer 主机时代的霸王

国内俗称“红白机”。美国的版本叫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因此简称NES,日本人喜欢叫ファミコン(FAMICOM),是任天堂在1983年推出的经典家用主机。
这台主机在整个家用游戏圈的地位,笔者就不反复多吹了,如果用一句话概述的话,那就是,在1990的时候,有8成的美国人还没有PC,但却很可能家里都有一台红白机。
为什么这台机器会在不短时间内风靡全球?笔者觉得是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是价格合理,在同价格带的当时的游戏机中,这台游戏机的表现是最突出的,而合理的价格也让爸妈能轻而易举的给孩子添置娱乐;一个是性能优异,在当时的游戏主机,红白机的表现非常优异,从现在来看,仅仅1.8MHZ的CPU主频,总发色数仅52色的游戏,相当乏力,但是当时来说,却算是高性能的游戏机了,带来的声光体验比同时期的游戏机要明显优越。
最后一个极重要的点,就是红白机的游戏非常出色,像《超级马里奥》这种奠定横版2D动作游戏基础的神作,并不是别的平台都能有的。并且, 红白机的游戏大多老少咸宜,大人和孩子都可以非常愉快的在一起娱乐一把,现在的家用主机,也许也只有任天堂的主机游戏拥有这样的属性。

要说到红白机的情怀,那可能也是一语难尽。
当时国内流行的游戏机叫“小霸王”

说穿了其实是高仿的红白机,笔者查阅资料,这个机是没有版权的,也就是侵权产物,然而却在国内高度流行,甚至很少人觉得它是违法的产品,但是比起原版机更加便宜的价格使其流行。
小时候玩“小霸王”都是功课做完,考试出了好成绩,爸妈才肯奖励出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放暑假的话,爸妈还会一起陪我玩游戏,也有看爸妈拿俄罗斯方块的输赢做赌注,谁输了谁洗碗,这是笔者早期对红白机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是在弄堂里长大的,和兄弟姐妹一起玩红白机,就需要排队了,不过实在因为红白机的魔力太大,因此仅仅是看着姐弟玩,也不会觉得无聊。

红白机的游戏虽然玩法单纯,但可玩性却不差,久经不腻。而红白机4个模拟声道的独特音色,也让很多BGM的质感很神奇,至今不会忘记很多红白机游戏的音乐。
Nintendo Game Cube 冷板凳的败犬

是不是觉得跳过了好几个时代,怎么突然就从8位主机变128位了。这也是时代的印记,笔者没有接触过SFC,N64的实机,因为上了初中后,堂堂正正的玩主机游戏已经变成了不可能,只能玩玩掌机。因此SFC,N64这些主机,笔者都是通过模拟器接触的。所以这篇文章这部分可能会一笔带过请谅解。笔者的NGC也是PS2时代末期回去收的,只为了玩几个想玩的游戏,900多收了一套NGC,因此也可以算是笔者拥有过的一个主机。
前面就提到了,NGC是128位的主机,性能和PS2是一个时代的,但是NGC却是同时代完全败给PS2的败犬机。NGC压倒性的失误不仅有机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失败,NGC发售比PS2晚,导致PS2捷足先登,中期开始就非常缺乏第三方的游戏厂商加入开发,导致中期就严重缺乏大作,新作,热作,而PS2在中期就积累了相当多的大作IP,导致NGC的游戏除了任系就没什么能玩的,而任系游戏本身在NGC上也没有惊天的作品发力,最终,综合多方面的原因,NGC得了一个完败的结局,2000年左右,基本是PS2的天下。
Playstation 2,主机时代的光辉

PS2是笔者除了红白机后,第一台自己攒钱买到的主机。此时应该已经是高中,之后就是PSP的时代。毕竟整个初中时期基本没有接触主机游戏的机会,初中毕业还是靠放假的时间咬咬牙上了PS2。此时已经是PS2的末期。由于国内的情况,PS2笔者玩的大都是盗版游戏光盘,当时一兴奋买了一大堆的碟,但现在想想细细品味过的游戏也就这么几个。
PS2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起PS时代,压倒性的声光体验。完全3D化的表现,流畅的动作,绚丽的画面,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毕竟PS时代,基本可以用2.5D来说,那种3D画面的表现十分尴尬。而一跃升至128位运算精度的PS2,即便CPU主频不高,但性能足以超过当时大多数的PC游戏。当然,这也是一个主机时代才有的辉煌,换是现在,PC显卡一叠加,超过主机画面的上限是分分钟的事情。
那时候,玩PSP上移植的“缩水版”掌机游戏觉得不够味,还是会邀请朋友一起在电视机上感受PS2带来的震撼。但是人们对画面的标准一直在提高,其实PS2也只在“标清”的水平,用现在的大尺寸电视来看,PS2的画面就明显模糊了。不过即便如此,PS2带来的感动,也不会忘记。

PS2时代的游戏已经比较“硬核”,说穿了更适合游戏迷们,和任系“全家都能玩”的那类不同,准确说不是PS2开始,还是索系和任系主机的定位从那个时代开始就不同。有一说是SFC的时代任天堂和不少日本主流厂家的关系恶化,因此你在NGC时代起,就看不到特别优秀的第三方游戏作品,这个趋势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推翻。即便是NS上,万代系的大作基本肯定是出在索尼的主机上的,任天堂的主机越来越偏向自家的游戏软件。
也因为这个关系,PS2上的游戏,相对后期出现的WII,就明显不这么适合全家人一起游戏,而更适合单人游戏,爸妈那个年纪,也没心思去了解玩法越来越复杂的游戏的攻略方法,因此,PS2或者说是索尼系的主机,后面就都是这样的硬核玩家套路。
Wii带来的变革

NGC完败了。但是任天堂的主机之路不会停止。2006年,Wii诞生,这个将“体感游戏”的概念完整的代入电视游戏主机的产品,将隆重的在主机历史下写下华丽的一笔。
Wii的配置从现在来看,非常的“水”,性能并没有比上一代主机NGC又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应杆也是用的红外线感应这种不够“逼格”的感应方式,导致操作的范围和精度都受到限制,但这并不影响Wii这个对电视游戏的革命。任天堂的高管们认为,和PS3一样打造一个高性能的主机在,只会造成游戏机的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反而寻求这种差异化的游戏体验,兴许是抓住市场的关键。而这次,任天堂赌对了。

靠着Wii Remote带来的崭新操作性和互动性,Wii在销量上斩杀同期的主机,大获全胜。靠着独特的游戏体验,Wii的游戏又是那种男女老少皆宜,全家人都能时代的的变化而给游戏带来的进步,因此即便当时奔5的老妈,也愿意和我一起来一盘Wii sports。
Wii的设计思路,就是达成了,游戏迷和现充都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传统电子游戏的玩家,可以在Wii上品尝新鲜感,而不太有时间玩游戏的现充,也可以用Wii来健身。不过这种说法本身就有矛盾,因为Wii的游戏体验拥有一定的保质期,过了这个“保质期”后,新鲜感没有了,对于硬核玩家来说,Wii就成了积灰的道具。所以笔者觉得,Wii只是多了一种游戏体验的方式,如果Wii真的能够改变人们玩游戏的方式,那么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肥宅”了,因为Wii,投入玩的话,真的很吃体力。
Playstation 3 反败为胜的逆袭

和Wii同年,索尼发布了PS3。PS3带来的是真正次世代的游戏声光体验,和Wii不同,走的是高性能路线,带来更出彩的游戏画面,高水平的无线手柄带来了更出色的传统游戏体验。是的,PS3并没有走太多的创新,而是将传统游戏体验做了极致。PS3无比强大的性能,足以支撑它进行复杂的运算,因此依然能带来当时一流的游戏画面。即便是如今PS5都快有消息了的今天,PS3的游戏画面也依然算不上很落后,只是现在高配置的PC游戏面前,还是没什么可比性。并且,PS3的初期的路,却并不好走。
因为它有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微软的XBOX360。

2005年,微软的XBOX360作为替代上一代的XBOX作为微软的次世代主机。XBOX360因为发布的比PS3早,拥有同样优秀的性能(PS3更强),游戏的阵容又和PS3部分重叠,同样的游戏画面还比PS3更好,XBOX360发布后便高歌猛进,一路飙升。但是XBOX360也遇到了一些致命的问题,三红事件持续困扰360的玩家,后期游戏碟片的容量不够,也导致高清游戏时代不断需要换碟片的玩家忍无可忍。
而后期,PS3的路才慢慢平坦,厂商对PS3的开发平台渐渐熟悉后,游戏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升。而索尼独占的蓝光技术,也确保PS3到末期依然可以一张碟就包容游戏的全部内容,而微软那头使用的HD-DVD本身就落败于市场,目前的主流光碟介质依然是蓝光。因此后期PS3发力后,XOBO360就逐渐落败,在主机市场上,这样的占领先机,但后期被反超的故事,似乎并不多见。
PS3、XBOX360拉开了主机游戏高清时代的大门,但是两者合力,也许还是没有赢过同时代真正带来革命的主机,Wii。
Playstation 4和WiiU 主机时代的没落

PS4的时代,虽然性能是一如既往在提升,但人们对游戏画面的要求也再提升,因此,这个时代的主机并没有带来什么突破性的体验。而随着PC的配置越来越高,主机的画面优势也在不断流失。而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多一机不如少一机”,加之STEAM等PC平台的成熟,造成主机玩家进一步流失,主机的市场路途艰辛。

Wii时代任天堂的主机风起云涌,但是次世代的WiiU日子却不好过,笔者直接错过了WiiU时代,因此不做过多的评说,但是销量的糟糕也摆在这里。不过WiiU的思路,似乎能看到,任天堂正在为NS的出现而做蓄力。
Nintendo Switch 被逼出的时代

先说结论,笔者对NS的评价就是,掌机模式体验糟糕,续航惨,画质差;主机模式画面只是相对掌机要好不少,但要作为次世代主机来说,还是差了一口气,但是!它确实做到了,做到了将主机和掌机进行结合,尽管不这么完美,但它还是做到了。
这一切,笔者认为除了成本限制外,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之下,智能产品的普及所带来的“祸害”。不要误解我的话,我不是说手机能代替游戏机,我要说的是智能手机带来的众多的娱乐方式,填补了一些潜在的游戏需求,简单说,我们玩游戏的时间,被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占据了。
这一点,在掌机上格外明显,掌机本身是打发零碎时间的娱乐神器,但是当手机的功能覆盖到这个时间段,玩掌机的时间就所剩不多了。笔者是一个“社畜”,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和吃喝休息,觉得能剩给打游戏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而有的时候手机看个视频玩个手游看个小说刷个微博可以占掉1个半小时,那么剩给掌机的时间就明显急剧缩小。

为了夺回掌机的最后一块可用时间,NS不得不做出如此的设计,又能掌机,又能家用机,主机上玩了一半的游戏,出了名还能继续玩,这样玩家才有欲望在地铁上打开NS秀一把,而不是手机。但是出于技术和成本的考虑,NS两头的体验都算不上完美,主机上,画面先不说,真的要好好游戏,还得入一个pro的手柄;掌机模式,虽然可以一个手柄拆成2个分享,但是真正愿意把掌机屏幕竖起来,两个人看着一个小屏幕玩的玩家应该也是不多的。
NS对于笔者来说,就是一个妥协中的产物,即便热卖,即便很受欢迎,即便确实做到了一些别的掌机做不到的事情,即便游戏本身也做的很不错,但还是有吐不完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