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材制丨视角】“打雷要下雨,lei o~”

2022-05-02 22:07 作者:青春材制  | 我要投稿

初原载于  爱学习的  青春材制

2022-04-29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熟稔的校园采取了相对封闭管理措施。各位同学也经历了一周的网课生活。五一假期在即,请各位同学严格遵从属地防疫要求,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五月将至,京城的雨天也将多起来。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材制 | 视角】的脚步,学习了解关于雷电的小知识。不仅调节课业生活,也为六月的京城汛期做好准备。

闪电

        每一个阴郁不明的天空,都要引来闪电的眷顾。伴随着瓢泼大雨,伴随着阵阵雷声从天而降。

  在我们的认知里都会先看见闪电的“影儿”,不一会儿“嚓”就下来了,是因为光速要比音速快好多。但是闪电发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往往你看到一瞬闪光,然后再来一声轰鸣就结束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它。可除此之外闪电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降临的瞬间所引起的局部变化,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


云闪

  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雷雨天看着窗外,突然亮如白昼,赶紧捂住耳朵,以为是“大的要来了”,但是捂住耳朵等半天也没有响儿。

  这类闪电叫做云闪,顾名思义,云闪在放电的过程中,他会在大气里面形成多条高温高热放电通道,闪电瞬间产生的强大电流会在云内或者云间来回穿梭。

  其实它也伴有雷声,但中间有云层遮挡,雷声衰减很快,所以我们往往只能看见“云闪”的“闪”,却听不到“云闪”的“雷。

地闪

  还有一种闪电,小时候一定看过安全教育,例如:不要在雷雨天站在树下啊,雷雨天不要打电话啊,会被劈的,那这种会劈到你的闪电,那就是地闪。顾名思义,就是打到地上的闪电。地闪指云内荷电中心与大地和地物之间的放电过程。如果是云中的正电荷对地放电就是正地闪,如果是云中的负电荷对地放电,那就是负地闪。由于地闪是云与大地间的放电现象,因此产生雷电灾害主要的就是由地闪引起。例如劈倒树木啊,那地闪又称为直击雷,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这球状闪电

十分的珍贵

应该让同学们先看

  它不是很大,相较于它的兄弟们,它直径只有15-40厘米之间,(有人说见到过几米的)他基本上是呈球型或者接近球型,而且它是漂浮在天上的,最主要的是!这东西能持久性强,并且还能自由移动,见缝就钻,据说要是下雨天开窗户还能飘进屋里。

  写罢我终于开始理解古代那些神话传说了,任何没见过的东西都得和“玄幻挂钩”。例如:圣艾尔摩之火,外文名:St. Elmo's Fire。这是是古代海员观察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常发生于雷雨中,在如船只桅杆顶端之类的尖状物上,产生如火焰般的蓝白色闪光。在过去,“圣艾尔摩”一直是海员的守护圣人,因此早期时当人们在狂暴的雷雨中看到船只桅杆上发生发光的现象时,都认为是守护圣人“圣艾尔摩”显灵保佑,因而得名。它真实的成因,其实是一种冷光冠状放电现象,是由于雷雨中强大的电场造成场内空气离子化所致。

  在过去那个民智未开的时代,人们看见雷电只能诚惶诚恐的祈求神仙收了神通,但现在这个科学当道的时代,我们遇见雷电交加的夜晚,也能调侃一句:哪位道友又在渡劫?

  所以说,不学数理化,生活处处是魔法。

参考文献:

1.《闪电》百度百科

2.《球状闪电》刘慈欣2005

3.“摄影师抓拍罕见‘红色闪电’” 凤凰网 2014.11.25

撰 稿 人:科技协会科创部       王海杨 童致卿 刘鑫禹

责任编辑:科技协会执行主席  马浩然

执行编辑:科技协会组宣部      孟瑄 李嘉宇

总 编 辑:                                 李晓萌

投稿请发送至:fmmsat@163.com

【材制丨视角】“打雷要下雨,lei 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