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

2022-06-24 09:39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01

儿童肥胖率不断上升


小的时候,家长们总想孩子多吃一点,能吃是福。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能吃变成了一种“祸”。

 

2018年报道了一起4岁小胖墩睡眠时呼吸暂停去世的新闻,罪魁祸首就是肥胖。
 

 

 

近年来,肥胖的低龄化越来越严重,在儿童和青少年在儿童中间,“小胖墩”和“小胖妞”的数量越来越多。

 


 

到2019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人数达到5300万。


我国6岁以下孩子超重肥胖率达10.4%,也就是说,每10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小胖墩

破解肥胖困境,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议,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为语数外的“第四大主科”。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也提到:“健康的体质是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这件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体育教育,要作为学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国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我们家长也要跟上节奏。
 

到底什么是肥胖?如何判断?自己减肥就可以吗?今天就来说说肥胖这些事。


 

02

1个数据判断儿童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
 

我们家长判断孩子肥胖的最直接方法可以采用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然后参考之前卫健委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对照自己小宝贝是否超标哦~

 

 

假如一个男孩12岁,身高1.5米,体重50kg,那么套用公式就是:BMI=50÷(1.5)²=22.22

 

对照筛查标准表来看,介于超重和肥胖之间,那这个男孩就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如果发现孩子体重超重或者肥胖,应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控制饮食,加强适当的体育锻炼。
严重的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寻求医生的干预和治疗。


 


 

 

03

肥胖症的危害远不止体重和外貌
 

专家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引发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癌症的主要根源。


很多过去认为在成人期才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现在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肥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温柔杀手”,全世界因肥胖死亡的人数超过同期全球饿死的人数。

 

比较比较直观的影响还有:
 

 

肥胖可谓 “百害而无一益”,乃“百病之源”。

家长要抓住时机、采取行动,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不仅能遏制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快速发展,还有助于成年人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控。
 

 

04

小儿肥胖的干预治疗方法
 

治疗前,医院会根据病史询问、体重测量、人体成分分析、血糖检查、血脂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水代谢检查、性激素检查等诊断孩子的肥胖原因。并制定IEP个别化的干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肥胖症治疗的原则是:减少热量的摄取,增加热量的消耗。

 


 

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从饮食行为的矫正、运动习惯的培养、减少静坐时间,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


教会孩子和家长行为管理的方法,年长的孩子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 等情况,并定期总结。

 

父母帮助孩子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轻度肥胖者,控制进食总量,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类食物,使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

 

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g而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则不必用药物治疗。

 

 

★中度以上肥胖更须严格控 制总热量,饮食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主,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增加运动量。


对严重肥胖的孩子可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

 

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必须十分慎重。由医生判断用药和用量。

 

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4类:食欲抑制剂、促进代谢和产热药物、影响消化吸收及促进局部脂肪分解的药物。

 

对于特别严重的肥胖症患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外科手术。

 

 

中医在调理体质和减肥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并且相比西药治疗更安全无副作用。

 

比如耳针可抑制食欲,穴位推拿可以调理体质增加代谢。这些方式对减肥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