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商界管理(山东)|想改变消费者的刻板印象,要怎么做?

2022-08-12 11:47 作者:新商界高级管理  | 我要投稿

当我们谈到一些品牌的时候,往往会给他们贴一个标签。比如,提到星巴克就会联想到很贵的咖啡和棕色的装修,提到苹果就会想到流畅和前卫,提到李宁就会想到国货……这种给品牌打上简单的标签,凭借标签认识品牌的方法,就是心理学中通常所说的“刻板印象”。


1. 刻板印象的来源


刻板印象最早是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在传播学名作《公众與论》中提出的。它指的是人们往往根据旧有的认知判断事物,由此形成的印象就像浇筑在铅板上一样牢固,并且很难改变。李普曼提出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者都从这一概念中“汲取养分”。

李普曼对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有着深刻的阐述:一个人对并非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在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能激发起来的情感。毫无疑问,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控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我们所确凿的真相往往只是局部事实的虚构,继而由虚构的想象再去印证虛构所源自的局部,然后更加确定其真实性,从而满足我们亟须的观点。

简言之,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比如当我们在热搜上看到钟薛高的各种新闻后,就会觉得这是很贵的雪糕,而且各种负面新闻会让消费者觉得这是一个很“作”的品牌,但是当你真正了解这个品牌后,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钟薛高雪糕都很贵,而且用料也是有所考究的。


2. 刻板效应是怎么形成的?


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现实基础: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人一天中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庞大的信息量,但接受能力和信息量之间往往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导致了两个结果:

第一,人们直接接触到的信息少于间接从他人处或网络中获取的信息。这样一来,在信息的源头就可能出现问题,不准确的信息源会导致误解。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他的转述也可能会使原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偏见。现在网络上的自由言论,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挑战,只要品牌一有负面信息流出,就一定会有网友添油加醋,这就更容易让一些不了解实情的人产生刻板印象。


第二,人脑会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简化,提炼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像给记忆贴上了标签,这样的标签贴上很容易,再拿下来却很难,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刻板印象在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存在,其中,“地域歧视”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人们往往对来自同一地域的群体产生一种笼统的印象:比如南方人都精明能干,北方人都豪爽质朴,山东人只吃煎饼,兰州人顿顿吃拉面,广东人什么都吃……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这种刻板印象往往会造成一些障碍。

第三,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一个个体都有所了解,哪怕身边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也只能以偏概全,通过有限的观察对某个群体下一个主观定义;再有就是大众传媒对刻板印象的渲染与传播。


3. 刻板效应的启示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没有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另外,企业要想避免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刻板效应,就要教会消费者用“眼见为实”的方法去体会品牌,企业还要塌下身来与消费者建立沟通,让消费者真正的理解你的品牌,这样才能消除刻板效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消费人群,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进行营销和宣传,这样才能让首先接触到品牌内涵的消费者感受到企业好的形象,然后再传播给其他消费者,从而获得一个好的“刻板印象”。


启迪商业智慧,打造商界精英。想要了解更多企业管理干货,获取更多商业资讯,可以点个关注~


新商界管理(山东)|想改变消费者的刻板印象,要怎么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