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单亲爸爸在货车里养女儿:今年3岁,车龄1年

2022-06-17 15:32 作者:We我们工作室  | 我要投稿


2021年,90后货车司机带2岁女儿跑运输的视频火遍全网。


货车司机谭志鹏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做好一个爸爸的。面对嚎啕大哭找妈妈的女儿,他无措,看到女儿小小年纪就会独自洗衣吃饭,他心疼。但好在朝夕相伴的货车生活很快就拉近了这对父女的距离,他们从生疏到熟悉,再到如今的互相依赖,世界里只剩下彼此。


与妻子离婚后,谭志鹏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就两个字:闺女。女儿是他开货车时不得不额外照顾的软肋,也是他疲惫不堪时给他带来力量的铠甲。


于是,一次奇异的征途就此开始。谭志鹏在货车卧铺铺满粉色被子,为女儿再造了一个移动的家。纵使生活困苦,只要目光所及之处有女儿的小小身影,谭志鹏也觉得足够幸福快乐。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女儿陪在身边,他就永远不孤单。


副驾驶位的女儿      


四月的青岛热得人穿上了短袖,而3岁的谭小芸还是一身秋衣秋裤,躺在货车卧铺上百无聊赖地拨弄塑料玩具。


她问谭志鹏,“今天没有活呀?”


谭志鹏尴尬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没有活。”


小芸横了爸爸一眼,已经是副操持家里大小事务的大人模样,“没有活,也不干活?”

谭志鹏只能耐心告诉她,“今天没有接到活。”


接不到活,几乎成为今年以来谭志鹏与女儿的生活常态。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来自吉林的货车司机谭志鹏在青岛拉货也屡屡受阻。他的吉A牌微型货车开不进青岛市内的工业园区,门卫一看到外地牌照,就摆摆手不让他进,也不管健康码行程码是红是绿。甚至客户们在平台下单时也会备注只要本地牌照的货车。谭志鹏被迫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长五天都接不到一个订单。他经常将车停在路边等活,女儿谭小芸的脑袋时不时凑向窗外,她这才发现一上午过去,车压根没动地方。


对一个3岁的小女孩来说,无尽的等待与静止是件分外难熬的事。谭小芸也是如此。因此她格外关心谭志鹏一天下来能不能接到活——那不仅仅意味着有钱入账,更能让她感受到时间流动了起来,她可以模仿着大人动作,搬箱子,拖苫布,或是提着小铲子在路边挖土玩,这是除了拿爸爸手机看快手以外,谭小芸最常进行的娱乐活动。


不知不觉,在谭小芸3岁的人生中,坐货车上路几乎成为她全部的生命体验。


她是两岁时跟着谭志鹏坐上货车的。那是2021年春节前夕,和妻子离婚后,谭志鹏开始独自抚养小芸,他带着小芸上车跑货,边照顾她,边挣路费回吉林老家过年。


装货卸货时,一个戴红色毛绒帽穿粉色围兜的小女孩在工厂里是多么显眼,小芸手里的塑料小黄鸭被挤得吱呀乱叫,路过的货主都无限同情,给小芸买来彩色玩具和零食。没过多久,媒体就涌进了这对父女的生活,谭志鹏开始成为社会新闻主人公:一个带着2岁女儿跑运输的90后单身爸爸。


单身爸爸并不好做。和前妻离婚后,谭志鹏一路跌跌撞撞地学习着如何照顾女儿。曾经他是全国各地跑长途的大罐车司机,心有猛虎,如今不得不细嗅蔷薇。


最开始的谭志鹏无措又无奈,他既没有做过宝宝吃的营养辅食,也不懂得如何安抚半夜哭着找妈妈的小芸。有一次谭志鹏买来一个削好皮的菠萝,车上没有水果刀,小芸又着急吃,他便索性让小芸埋在比脸还大的菠萝里乱啃一通,吃得满嘴果肉。


他和小芸最早住在一个月租金280元的屋里,屋子只用来睡觉。小芸每晚都在哭嚷着喊妈妈,她把红色老年手机贴在耳边,用仅学会的几个词汇反复问电话那头,“妈妈?妈妈?回家呀?”手机屏幕亮着,却是无声寂静。谭志鹏不敢告诉小芸,没有电话卡的电话是永远打不通的。


时间过去一年,在谭志鹏的日夜陪伴下,小芸对妈妈的思念冲淡了不少,她现在反而更亲爸爸。


每天早晨6点,谭志鹏会打开电暖气给小芸烤衣服,热上前一晚熬好的粥。吃完早饭父女俩就到了出车的“上班”时间,小芸学着谭志鹏的样子,左手握拳放在胸前,“加油加油加油!”


中午跑完了活,谭志鹏必须带小芸吃顿好的。黄焖鸡米饭、排骨汤泡饭、烧鸡腿,总之是换着花样挑选盒饭里的菜。小芸经常以啃青菜包、火腿肠,喝乳酸菌的形象出现在谭志鹏的快手视频里,他吃什么,小芸就跟着吃什么。晚上再给小芸买碗小米粥,孩子一天的伙食就这样解决了。


那台厢式面包车很长一段时间是父女俩移动的家,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车上完成。车里洗不了澡,谭志鹏便勤快地给小芸洗衣服,五颜六色的外套和袜子用衣架晾在车内后视镜上,排成一道童趣的风景线。


夜晚哄小芸睡觉时,谭志鹏哼起儿歌,轻柔地拍打着小芸的被子,“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爸爸的双手永远保护你。”


又当爹又当妈不容易,但谭志鹏也没感觉特别难,“反正日子就这么过过来了。”


为了给小芸打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谭志鹏近几年格外频繁地换了四种车型。


2016年加入货运平台时,他开的是三米长的微型货车。2021年,有小芸陪在身边跑货,谭志鹏心疼小芸跟着他跑长途遭罪,便换成了一辆厢式面包车。面包车接单的范围大大缩减,一跑不了长途,二拉不了重货,多数订单是桌椅沙发类的家具,活也不多,他又换了个小货车。直到今年春天,还是换回了这辆中型面包车。谭志鹏总是跟着市场行情不断更换车型,也在不断平衡着舒适与挣钱之间的天平。


殊不知小芸已经在四季更迭中长成了个小大人。谭志鹏开起面包车后,两三平米的车厢不堆货物的时候,就用来放父女两人的被褥和行李。小芸举着扫帚埋头清扫这小小一方起居室,咿咿呀呀地告诉谭志鹏,她在“刷地”。地刷干净了,就有了睡觉的地方。中午吃完饭,谭志鹏在软皮车厢铺上一条卡通毯子,小芸头上枕着爸爸橘色的工作服,盖上自己的儿童羽绒服,不一会儿就能睡个安稳的午觉。

2岁零3个月大时,小芸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她不怎么挑食,谭志鹏买来素炒土豆丝的盒饭,她也能一手抱着水杯,一手握住筷子,歪头将几根土豆丝送进嘴里。


这种超乎年龄的懂事让谭志鹏很是心疼。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完整的家庭,让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暖和、平稳的家里玩玩具,谭志鹏说起来心里总是有些愧疚。他唯一欣慰的,是自己这个门外汉在与女儿的朝夕相处中,终于给了她最多的陪伴与爱。小芸终于不再哭喊着要妈妈,爸爸成了她世界里的唯一。


货车里的苦与乐      


小芸对自己手里这本紫红色证件并没有概念。


她看不懂证书上的“离婚证”三个字,谭志鹏自然也不会说出实情,她便像玩玩具一样,将爸爸那本离婚证好玩似的翻来翻去。


对于这场无疾而终的短暂婚姻,谭志鹏是这么解释的,“矛盾已经沉淀很多年了。”


家住吉林长春的谭志鹏19岁就开起了货车,8年前来到青岛后,他在一家生产工艺品的工厂里认识了来自山东菏泽的前妻,两人都是临时工,相处一两年后分开,几年后又走到了一起。三年前,妻子怀孕后两人结婚领证,没过多久谭小芸就出生了。


然而,谭志鹏年轻时开大罐车欠债留下的阴影还依旧盘旋在一家三口之间。他出过两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一次是在大兴安岭拉木头时,大罐车突然翻下了山。一次是在高速上追尾,撞倒了对面的车。


谭志鹏在那之后才明白开大货车跑运输的风险究竟有多大,“一辆货车随随便便拉一车货,货的价值可能就是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也就是说,出一次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就有可能损失百万,让一个贷款买车的普通司机负债累累,甚至背负一生的代价。


为了修车,赔偿货物损失,谭志鹏一下就多出了十五六万的债,欠亲戚朋友欠网贷。他陆续去广州、南京一些城市打工,边赚钱边还钱,利息在这样的循环中增加到二十七八万。他实在还不动了,贷款就逾期了。催收的短信与电话接连骚扰着他。


小芸刚出生时由前妻照顾,谭志鹏每天全职跑货车,一个月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按理说他们会过得很幸福,但还债的压力一直笼罩在心头,前妻最终选择了与他离婚。


他们的关系在离婚之后的那个新年僵化到了顶点,直到新年伊始才从完全断联的状态恢复成时有沟通——独自在青岛生活的前妻也无法完全割舍两岁的小芸。只是他们的沟通已和彼此生活毫无关系,有的只是一对新手父母为了孩子不得不商量的抚养事宜,比如一周送小芸去妈妈那儿住两天,之后再接回谭志鹏身边。


前妻知道谭志鹏担负起了抚养女儿长大的绝大部分责任,但她或许并不了解谭志鹏带着小芸上路跑货的真实情况。


而真正非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就像曾经藏在爸爸外卖箱里的女孩李霏儿一样,货车上的谭小芸见证了谭志鹏带她上路的辛劳与压力,因此也比同龄小孩更早理解了生活的不易。


谭志鹏19岁就开始跑货,年轻时为了赚钱,都是跑的长途订单,他动辄去五六百公里以外的城市送货,到达一个站点就继续接下一单的活,跑遍大半个中国,经常半个月回不了家,因此也就没有找固定居所的必要。


是小芸的诞生让他最终扎根在了青岛,也改变了昔日那种说走就走的跑货状态。最大的变化是,他的车开得越来越慢了。到了一个路口,他会更仔细地观望路口车况,遇到会车时也是能让就让,车上有的不仅是价值不菲的货物,更有他视为无价之宝的女儿。

谭志鹏担心小芸会在路途中磕碰到车里的尖锐物,就在各个棱角上铺满柔软的小被子。停车装货需要他下车点数,他也放不下心小芸一个人坐副驾驶,就领她下车,让她亦步亦趋学着他搬麻绳捆苫布,她必须在他视线范围内才能让他安心。


有网友批评谭志鹏怎么忍心让两岁的小女孩干重活,他总是无奈地一遍遍解释,“孩子年纪小,正处在模仿阶段,如果我不让她做,她就会哭,我索性就让她当成玩耍的游戏。”


谭志鹏的快手视频里充满了父女俩人苦中作乐的瞬间,但回归现实,带着年幼孩子跑运输终究是不便的。成年人开车可以一开5个小时,但孩子坐不住,他只好每隔半小时就停一次车,把小芸抱下车哄一哄,或是让她走几步路活动一下。因此他跑任何货都需要提前和货主沟通路线,不走高速,只走国道,如果是急单就不接了。现在的谭志鹏每天只在青岛市区跑两三个小时就完成的小订单来维持生活,收入也锐减至四千块。


不怪许多网友问他,为什么不把孩子送给家里老人或前妻带,硬要自己撑着家?


这些办法谭志鹏早已考虑过。远在吉林长春的母亲身体不好,一年也和孩子见不到几次面,小芸与奶奶并不亲热。至于前妻——有工作的她难以把小芸带在身边日夜照顾。


尽管带着女儿开货车也有诸多困难,但谭志鹏还是坚持把女儿带在身边,他一个人也可以把女儿抚养长大。


再造一个家         


2022年1月5日,谭小芸3岁,车龄1年。


谭志鹏在今年三月送谭小芸去幼儿园,上了四五天学,青岛突发疫情,学校停课,孩子又被送了回来。一想到小芸在开学时哭的撕心裂肺,谭志鹏索性打算明年再让她上学,今年继续跟着自己跑货。


每天坐在货车上的小芸虽然跟着谭志鹏天南海北跑了一整年,但他还是察觉到了孩子的内向与不安全感。无论是拉货的货主或是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只要见到生人,小芸就害怕地不敢吱声。她总是腼腆地往谭志鹏身后躲,只有面对谭志鹏才可以放心地展露笑颜。


他反思过这是否是父母离异给小芸带来的影响,“她除了跟我在一起,没接触过别人。”由于长期没有固定住所,小芸也没有机会认识同龄小孩。


谭志鹏对小芸始终有一份愧疚与不忍窝在心头。对此他唯一能想到的弥补方式就是多挣钱。生意好的时候,谭志鹏一天跑货能挣450元,其中的300元用来还信用卡,50元用来吃饭,剩下的100元都用来给小芸存钱。他把他能付出的所有都倾注给了小芸,就像他在快手里写的,“我今生只活两个字,闺女。”


某种程度上,父女俩人的生活里都只剩下了彼此。谭志鹏背上外债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逐渐疏远了他,最后妻子也离他而去。电话本里除了几位亲人,就谁也没有了。以前靠着熟人交情接活的工作模式也逐渐被淘汰,现在人人都在平台上抢单,司机也不再有与货主私下联系的必要。谭志鹏的世界空空荡荡,只有小芸与母亲是他唯二的牵挂。


今年四月,母亲身体状况愈下,谭志鹏将她接回青岛和自己生活,祖孙三代人组成了三口之家。为了让母亲安心养老,谭志鹏前不久在即墨区租下一个租金600元的农村平房,虽然距离市中心有二十多公里,但他来青岛七八年总算有了个固定的家。


回望去年那些居无定所的日子,就像一场充满奇遇的冒险。2021年9月,谭志鹏晚上经常将面包车停在一个墓地旁边。墓地位于河边的公园旁,白天有行人和小孩散步骑车,入夜之后则化为一片寂静,他和小芸都睡得十分安稳。他对睡在墓地这件事早已没了害怕的余地,“压力大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已经没有恐惧感了。”

除了露宿墓地,谭志鹏偶尔还会把车停在超市旁的停车位上,方便他给小芸买玩具零食。而停在马路牙子上就更安全了,毕竟每个路口都有摄像头,“没啥危险的。”


谭志鹏的压力在今年尤其沉重。为了兼顾母亲和女儿,谭志鹏不得不把出车时间调整为朝九晚五的状态,上午八九点出门跑货,下午四五点回家做饭。谭志鹏的生意时好时坏,十分不稳定,生意差的时候他一天平均跑4单短途货,扣除掉油钱,净赚100多元。再也回不到曾经月入过万的生活。


去年有许多记者蜂拥而至采访,提出给谭志鹏组织社会捐款,他觉得不好意思,便拒绝了。货运平台看到新闻,为小芸成立了爱心基金,每月发1000元补助给谭志鹏。


出于对热心网友的感谢,他半个多月来都会在每天下午的4点开一场快手直播,带着小芸和老铁们唠唠嗑。人们好奇什么,他就一五一十地回答什么,尽显一个东北汉子的朴实与诚实。常有人要给谭志鹏发红包送礼物,他却说,“我不需要帮助,每天跑货运赚些钱,够我们父女俩生活的。”


当然也有一些不友善的网友指责他“卖惨”,呈现太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听多了这些话,谭志鹏自己都开始怀疑,“我确实不够正能量。”


但一位电视台导演说的话开解了他,什么是正能量?难道非得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还清所有债务,从低谷走上人生巅峰,才算正能量吗?“不是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真正从困境中走出,只要你从没放弃过,一直在努力,你这种精神就是正能量。”


为了鼓励自己,谭志鹏在快手上给自己定下了“一年还清30万债务”的目标。目标虽然看似遥远,但他对自己仍有信心。1990年出生的他年仅32岁,未来还长,总有一天可以还清债务,让女儿和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的谭志鹏依旧保持着一天更新一次快手的速度,记录着小芸成长的点点滴滴。“我开车,她睡觉,睡醒了吃零食或者停车陪她玩一会,虽然很累,但有她在,我每天都很开心。”


历尽千帆之后,谭志鹏终于懂得,为女儿再造一个拥有爱与温暖的家,才是他努力的动力,是他无论开车走多远也要回去的地方。


(为保护隐私,文中“谭小芸”为化名)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白鸽

编辑:裴大哥 | 丑橘

图片:谭先生跑运输(快手ID:huoyuntanzong)


单亲爸爸在货车里养女儿:今年3岁,车龄1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