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题透视 | 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2-01-26 13:29 作者:卫灿公卫研习社  | 我要投稿


主题来源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了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实施了多项创新性举措,如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等,在2022级考研中,吉林大学对“多点执业”这个话题进行了考察,具体如下:


吉林大学2022年论述题第2题

简述“注册医生多点执业”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1],2018年底,全国共计医院33009所,其中公立医院12032所,与2010年数据相比,8年间公立医院数量呈现连年减少趋势,总数量减少了1818所。


公立医院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如医院改制、医院兼并等,总之,面对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人民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立医院运行正在经受较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公立医院的相关知识吧!

背景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意见中指出[2]: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3]主要包括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公立医院中可分为政府办医院(县办医院、市办医院、省办医院、部门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军队医院、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医院)。

关键词1

医院与公立医院


🏥 医院[4]是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诊治疾病、照料病人等卫生服务的场所,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医务人员和必要的设备,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以达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按照经济类型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管理类别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按照机构类别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等。


卫生行政部门在对医院进行设置审批时,根据医院规模、科研方向、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因素对医院资质进行评定,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评审的等次从好到差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丙等)三个等次,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级别,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5]。


🏥 公立医院[3]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应当坚持维护公益性,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承担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疗教学,以及承担法定和政府制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援外、国防卫生动员、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任务。


关键词2

医院管理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国医院管理[5]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医院发展初期,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医院管理;二是效仿国企改革,以调整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为特点的医院管理;三是以公益性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科学管理为特点的医院管理阶段。


在具体的管理内容上,我国医院管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设置规划层次化、业务多元化、管理措施法制化、管理人员职业化,以及管理手段信息化。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6]。

关键词3

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医师的管理是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3]的重要内容,其执业准入和再认证管理非常严格。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获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方可在规定的医疗机构、规定的诊疗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


在职医师的流动管理是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卫生系统的运行。为了促进医师合理流动,推动医院发展,业界与学界大力呼吁推行“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2009年,原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86号)[7],在工作层面上对医师多点执业配套文件的探索进行了部署。


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8],提出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的机制。


真题透视


1真题复现

**吉林大学2022年论述题第2题

简述“注册医生多点执业”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2答题思路

该题关注的是医师多点执业,对于此知识点,教科书中并未进行详细的讲解,一般是在卫生人力管理或者医院人事管理章节的流动管理相关内容中,作为一项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举措稍作讲解,因此建议与新医改、医院高质量发展、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等主题适当结合,并在平日多关注相关政策发布和解读。

3参考答案

“注册医生多点执业”是指医生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许可,在两个及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规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不包括外出会诊[7]。“多点执业”是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有力措施,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务人员的纵向和横向交流,能够有效应对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等问题,有助于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是国际上较为热门的卫生人力管理举措,其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是推动新医改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医师是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是医疗机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医改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就包括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医院管理的优化和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2、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多点执业管理的规范化。医师的准入和在职管理都是依据执业医师法来进行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后才可以进行诊疗活动,医师多点执业作为较新兴的事物,必然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如我国2021年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就对多点执业制定了相关规定。


3、医师横向和纵向的流动范围均进一步拓展。医师多点执业的目的是通过促进卫生人力流动从而改善其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多点执业等方式促进医师向基层、边远地区,对口支援地区,其他办医形式的医疗机构流动。


4、多点执业的实施由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国。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起初是在广东、云南、北京等地开展试点工作,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其他地区也逐步启动了多点执业工作,未来必然进一步推广,从而盘活总体卫生资源。


5、医师由“多点执业”逐步发展至可以“自由执业”。从国际上来看,较多医疗卫生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医师多点执业较成熟,执行较为灵活,并且不断优化,有的国家和地区,医师通过签订协议可以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提供服务,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执业”,这种发展方式也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由于各种限制,我国“注册医生多点执业”的应用与推广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与执业医师的准入、许可注册、定期考核等相比,多点执业的管理还不够完整和规范,虽然新医师法明确作出相关规定,但细化的制度措施仍不足,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与协调。


2、执业活动的监管难度较大。医生所执业的多家机构可能位于不同的辖区,也有可能公立、民营均有,因此其执业活动的跟踪与监管存在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医院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医疗安全方面也会产生一些隐患。


3、医院管理难度较高。医师在医疗机构工作,与医院构成劳动关系,因此若在多家医院执业,其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管理和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几家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和绩效考核等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配套政策加以规范。


4、医师工作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所承担的压力也较大。“注册医生多点执业”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可避免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与不同的机构和患者沟通协调也会增加其负担。


5、可能会引发患者不良就医行为、医生诱导需求等问题,从而扰乱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正常运行。如患者联系插队就诊、医生诱导患者在民营医院就医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其他患者的正常就医,并且会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


小卫点睛

课本定位

《医院管理学》

张鹭鹭主编 第一章 概论

《卫生事业管理学》

梁万年主编

第八章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第九章 医疗服务管理


真题透视 | 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