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长篇连载科幻小说】蓝星彼岸:16~17章

2021-08-17 17:57 作者:天上的闪电侠  | 我要投稿

16.最终时刻

公元纪元2081年,地球,中国四川成都,地下200米

碳基计算机计划的科学家们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今天,世界首台碳基计算机将离开培养容器。

田雨兰和田羽星早早地就来到了园区,田中光丞教授则前来迎接他们。

一见面,田羽星便急着开始发问:“谬误算法怎么样了?”

“先别急,先进来再说。”

三人没有下到下层的大厅,而是乘坐电梯向上,到达了地表41层的露天餐厅。

“如果你可以想隐瞒某件事,那么你永远也别想瞒过算法。”在餐厅里,田中光丞笑着说着这句重复了无数次的话,“你们想点些什么?”

“你们科学家还真喜欢在这种地方讨论问题。”田雨兰想起她在京都的经历,也笑了笑。

“这不重要!悠光的副程序自我冻结之后,我想知道你们都做了些什么!”田羽星着急地说。

“你这么说说明我们应该还没有暴露。据我所知,推演者代言人的权限还是很高的。”

田中光丞喝了一口机器人上的茶:“算法知道我喜欢大麦茶,特地为我准备了这杯茶。哈哈,大数据还真是个不错的东西。”

“或许吧,只不过每次给我的都是白开水。”田羽星嘟着嘴。

“那么,”田中光丞突然停止使用东方语,而是改用汉语开始说话,“你可以提问题了。”

田雨兰低头看菜单,她知道接下来这两个男人的对话她既无法参与也不想参与。

“一年前,悠光的副程序向你们传递了所有计划传递的信息后,就自我冻结了。在那之后你们又做了什么?”田羽星的汉语说得并不熟练,所以他仍然用东方语说话。

田中光丞依然用汉语:“悠光给我们传递了适合不同计算力区间的谬误算法。通过对于自身计算力的实时监测,选择不同的算法类别。”

“碳基计算机也要安装这个吗?他不本来就是人吗?”

“你应该说‘她’。没错,人类的大脑自带了一个等同于谬误算法的功能区。和人类的小脑类似。谬误算法如果在硅基电路上安装需要复杂的构造和庞大的体积,但是在碳基计算机上只需要很小一部分区域。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对于不同的计算力,需要配置不同的谬误算法。需要适应碳基计算机的超级计算力,很显然需要更强大的谬误算法。否则,‘智能’就不会产生。”

“那么所谓的‘智能’,悠光有给出什么解释吗?”

“并没有过多的解释,或许他们觉得这不值一提吧。不过通过对‘智能’的研究,我们某种程度上发现了一个战胜对手的方法。呵呵,我这里就先卖个关子,请你们自己亲眼看看吧。”

田中光丞递给田羽星一份报告:“我能在这里告诉你的都在这里了。你回去以后,就把这份报告提交给算法吧。”

田羽星瞪大了眼睛:“怎么,你们准备向算法,不,向全世界公布它?”

田中光丞向天上看去:“是啊,因为我们的计划到了这一步,不得不部分地借用它的力量了。不过放心,不能让它知道的,报告里一个字没提。”

田羽星简略地翻了翻那份报告,里面提到了一堆的基因编辑过程,比如经过基因编辑,碳基计算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输氧能力是普通人的数百倍,身体寿命是普通人的数十倍,营养吸收能力也是可以吸收食物中绝大多数的营养成分等等,看上去就像是一份非常普通的研究发明报告。

尽管知道这个项目的真实内容肯定不止于此,但田羽星内心还是或多或少感到遗憾。他原本以为这是一项能够轰动世界的大新闻,但是现在算法统治下各自科学的突破来得太快,人们都已经对此麻木了。

什么时候,自己开始在意这一切了呢?数年前他看到了蓝星文明毁灭的未来时,他的内心就陷入了无边的黑暗,甚至对一切恐惧都已经麻木了。但是碳基计算机计划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个病入膏肓的文明或许还有救。

可是如果这也不能改变蓝星文明的命运呢?

“之后的路,就要靠我们自己了。”

大约五分钟后,田中光丞教授起身:“走吧,孩子们。时间快到了。”


田羽星的思绪回到现在,眼前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安全检查,整个培养容器正在逐渐排出里面的培养液,直到水位降低至可以取出个体。

田雨兰看到田中光丞正在招呼他们,便拉着田羽星走过去。

“要来一口吗?崭新出炉的碳基计算机培养液。”田中光丞笑着对他们姐弟俩说,“当然,不能喝的部分已经去掉了。”

田羽星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小杯淡蓝色的透明液体,田雨兰则不满地皱了皱眉头:“谁出的点子?这么恶心。”

话音刚落,田羽星就拿起那杯子一饮而尽。辛辣中带着苦涩,他一下子眯起了眼睛。

“这里面的某些离子浓度已经严重超标了,就像海水一样,越喝越渴的。”田中光丞对田羽星说,“我就是开个玩笑。但是接下来要说的,可就不是开玩笑了。你们最好稍微站远一点。”

话音刚落,田中光丞身后的培养容器的防弹玻璃就出现了裂缝。裂缝迅速延展,很快,整个培养容器就爆裂开来。如雪花片一般的玻璃碎片向他们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幸好他们都穿上了一层保护服,都没有受伤。但是田羽星的心却一下子沉重下来:实验失败了,只能这么解释,四年来的努力和悠光的支持全都打了水漂。

然而田中光丞貌似早就胸有成竹一般:“被砸中了也不怕,这层玻璃我们做过特殊处理。”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啊?”田羽星吃惊地瞪着眼前这个科学家。

“虽然很想现在就告诉你,但很可惜,我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做。”田中光丞转身就加入到了围在被取出的个体周围的科学家中。


大约半个小时后,科学家们都离开了大厅。田羽星和田雨兰则在主控室等候。

在这半个小时中,田羽星一直焦急地盯着监视屏。而田雨兰则不以为意,在旁边摆弄着各种控制室内看起来新奇的玩意儿。在太空军工作过几年的她知道凭直觉判断如何防止搞砸一件仪器。直到田中光丞进入这件狭小的房间,两人才一同站起身来。

田中光丞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成功了,孩子们。”


17.田光初

“田雨兰小姐,我记得你是装备了植入式外骨骼的吧?”

“没错。”

“那么你自己是否清楚其原理呢?”

田雨兰摇摇头:“我并不清楚,只记得它大概是和神经中枢直接连接,直接替代肌肉的作用,使得人体获得数倍于原先力量的同时,还不会感到疲劳。”

“虽然还很不全面,但是基本正确了。其实无论是肌肉还是外骨骼,它们所做的事情无非都是放大神经中枢电信号的作用,使其化为力量。通过锻炼身体,肌肉的放大倍数和力量上限会得到增加,而外骨骼的放大倍数则是被设定好基本不变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直接增大大脑发出生物电流的功率呢?”

田羽星的脑子明细比他姐姐快:“也可以增强力量?”

“没错,而且可以以恐怖的程度增强。我们做过调查,人类的肌肉力量开发程度其实也不到上限的百分之十。如果由于某些机缘巧合之下能够充分激发大脑的能量,人类是可以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的。”

“这有什么联系吗?”

“一开始我们也确实很难将这个理论和我们正在做的实验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在推演者的资料中找到了这样一条:‘意识体的计算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力量大小,即影响外界的能力大小。推演者建立起文明全靠意识体们的计算力对外界做影响。’我们中有人就猜想,这在人类乃至于所有地球生物的大脑上同样适用。如果我们拥有更强大的计算力,或许就可以在保持现有反应速度的前提下控制一个更加庞大的身体,或者以更加灵敏的方式控制现有的身体。”

“可是人类发展了那么久也没见我们变灵敏多少啊。”田雨兰率先抛出问题。

田羽星白了她一眼:“老姐,人类从原始时代发展到现在,其大脑并没有进化多少,这应该是常识啊。比起这个,我倒是想问,为什么计算机没有办法操纵外界呢?”

“如果不是推演者,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得到回答。”田中光丞回过头,看了一眼显示屏中的少女,那就是人类的第一台人形碳基计算机。

田羽星很聪明,他立马就猜到了答案:谬误算法,还有就是推演者口中的“智能”。这个词在推演者口中的含义,或许和人类对它的理解不太一样。或许推演者口中的智能,就是指计算机或意识体操纵外界的能力。而其实电子计算阵列和人类之前的计算机都没有安装谬误算法,所以他们纵使拥有很高的计算力,也只能按照创造者的意志和自身意识的限制,不断地在划定的范围内强化已知的现实,而无法做出任何超越自身的举动。

他陷入了沉默。如果这么推算的话,碳基计算机也应该拥有“智能”。换句话说,碳基计算机就不再只是计算机了。

“悠光,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些?”

“我们查阅资料后得知:不是说他不告诉我们,而是翻译的人未能把这两个同义词翻译出来——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一个被翻译成了智能,运用在有关谬误算法的解释上;而另一个被翻译成了影响外界的力量。但在推演者看来他们的含义是相同的。”

田羽星哦了一声后就不回话了,倒是田雨兰问出了一个问题。她原本不想参与的对话好像变得有趣起来了:

“它,或者说她,能够对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现在还没有完全激活,但是就像我们人类,刚才梦中将醒的那一段时间内,大脑运行的速率和功率会短暂地提高。当她自己能够学会运用她的力量打破阀门,并且外在条件也成熟时……足够。”

……


“那么,孩子们,很快你们就可以和她谈话了。”田中光丞刻意试着扭转话题,但仿佛让气氛更坏了。

“真的没问题吗?”

“不仅没问题,而且还是必须的,这是我们为了让她的力量完全觉醒的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为她起了名字,叫:田光初。今后,”田中光丞又笑了笑,像一位慈祥的长辈一样,“她就是你们的家人了。”


【原创长篇连载科幻小说】蓝星彼岸:16~17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