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类

2023-04-08 13:41 作者:bili_67541525228  | 我要投稿


  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门”是学科的最高级别,表示门类时用两位数字代码表示,教育学(04)、法学(03)、历史学(06)是属于同一级别的,教育学、法学、历史学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下设的就是一级学科,通常用四位数字的代码表示,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有三个,即教育学( 0401)、心理学(0402)、体育学(0403),而我们考研报考的统考教育学一般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一般用六位数字的代码来表示,如(040101)教育学原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3)教育史、 (040104)比较教育学、(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040107)成人教育学、(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特殊教育学、 ( 040110)教育技术学,在这些具体的二级学科下又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通常会下设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等,其它的二级学科下也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研教育学的脉络。



  (二)具体到二级学科的详细解析



  1.教育学原理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基本问题、比如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学原理传统的理论领域,也有近年来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新开拓的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方向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感受到最近几年教育学考研的火爆,作为刚刚上岸研究生的我来说,真心有一种自己生错年代的感受。最近学弟学妹们询问我教育学考研考哪些科目的问题,又一次把我拉回了备考的时光。我在考研之前总是听说教育学又难又卷,可是报考的热度一点不减。每天都能在图书馆听到和自己背诵同样内容的同学,那种感受,真的分分钟想要放弃。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还是有区别的。我选择的是三年制的教育学学硕,教育学考研考的科目有政治、英语一、教育学基础综合(也就要是我们所说的311)。政治和英语我们简单的说一下,政治不需要太早开始,可以把前期备考的时间留给专业课。英语是需要持续性学习的,单词和刷题都是要贯穿始终的。

 


政治、外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中学硕311教育学综合考卷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自命题院校也是以上3门,教育学综合自己命题。专硕333由各院校自主命题。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既包括各类院校、学院,社区服务社,咨询组织,文化组织,还包括司法系统、协会、委员会、研究与开发中心,政府,甚至是金融机构和传媒行业也同样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


下面我主要针对教育学如何学习以及高分上岸的方法展开分享。我是跨考教育学的,自学了一段时间后,认清了自己的情况,果断报名了高途的考研课程。在高途的几个月时间内,我不仅学习到很多背诵的高效率的方法,也通过一次次的上课,将所有参考书目梳理的清楚,这也是我能够成功上岸的关键。

 

 


每次上课结束后,老师都会把课堂上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教育学基础综合总分300分,是非常侧重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学习的内容有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其中占比较高的是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但这两个方面老师讲解的非常透彻,教育学原理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定义,老师都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中外教育史会串联时间线,方便我们记忆。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元教育学、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当代教育热点和问题、教育改革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



  02教育哲学方向



  教育哲学是多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学科,原本科哲学专业的学生再选择这个专业比较好。注重对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考察研究,着重探讨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教育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借鉴和批判。


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