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第2天学习)
⼀、A1/A2型题 (以下每⼀道考题下⾯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 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框涂⿊。)
1.某卫⽣⾏政部门负责⼈发现传染病疫情时,隐瞒疫情不报告,造成了传染病传播流⾏, 可以给予的⾏政处分不正确的是( )。
赔偿损失
【解析】 《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六条规定:县级以上⼈民政府卫⽣⾏政部门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 之⼀的,由本级⼈民政府、上级⼈民政府卫⽣⾏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或者其他严 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依法给予⾏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未依法履⾏传染病疫情通报、报告或者公布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②发⽣或者可能发⽣ 传染病传播时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③未依法履⾏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为不及时查处的;④ 未及时调查、处理单位和个⼈对下级卫⽣⾏政部门不履⾏传染病防治职责的举报的;⑤违反本法的其他失职、渎 职⾏为。《⾏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规定:⾏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过、降 级、撤职、开除。
2.在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X增加⼀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解析】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是研究两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法,回归系数为回归直线的斜率,其统计学意义 为,X每增加或减少⼀个单位,Y平均改变的单位数。
3.甲某在某医疗机构进⾏⾝体检查时被查出患有⾎吸⾍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 定,该医疗机构应当对甲某进⾏何种处理?( )
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解析】 ⾎吸⾍病是⼄类传染病。
4.药品经营者甲与成⼈医专毕业的⽆业者⼄、丙合伙,经某市街道卫⽣院同意,以街道卫 ⽣院名义,未经⾏政许可在⼀⼭区乡村⾏医、卖药,县卫⽣局以⾮法⾏医对其进⾏处罚。 这⼀⾏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县卫⽣局、街道卫⽣院
【解析】 《卫⽣⾏政许可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上级卫⽣计⽣⾏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计⽣⾏政部门实施的卫 ⽣⾏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发现下级卫⽣计⽣⾏政部门实施卫⽣⾏政许可违反规定的,应当责令下级卫⽣计⽣⾏政 部门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5.当某种卫⽣服务的价格上升1%,其需求数量增加2.1%,说明该服务为( )。
富有弹性
【解析】 A项,完全弹性指价格的微⼩变动可引起需求量的⽆限变化。B项,富有弹性指需求变动率⼤于价格变动率。C 项,单⼀弹性指需求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D项,缺乏弹性指需求变动率⼩于价格变动率。E项,完全⽆弹性指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变动⽆影响。
6. 某区卫⽣监督所在对辖区内某理发店进⾏检查时发现,该店有2名从业⼈员未取得《卫 ⽣知识培训合格证》,故督促其办证。1周后,卫⽣监督所前往复查,却遭到该理发店负责 ⼈和⼯作⼈员的刁难与阻挠。依照《公共场所卫⽣管理条例》,如对理发店作出罚款的处 罚,其理由是( )。
拒绝卫⽣监督
【解析】 《公共场所卫⽣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凡有下列⾏为之⼀的单位或者个⼈,卫⽣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 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许可证”的⾏政处罚:①卫⽣质量不符合国家卫⽣标准和要求,⽽继续 营业的;②未获得“健康合格证”,⽽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③拒绝卫⽣监督的;④未取得“卫⽣许可证”,擅⾃营 业的。罚款⼀律上交国库
7.成组样本的t测验,p<0.05,说明( )。
总体均数有差别
【解析】 在t测验中,p<0.05即p值⼩于检验⽔准(⼀般为0.05)说明在原假设成⽴情况下发⽣了⼩概率事件,根据⼩概率事 件在⼀次随机试验中不可能发⽣的原理,拒绝原假设,推断出总体均数有差别。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 字母所属的⽅框涂⿊。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 (共⽤备选答案) A.国家⾏政机关 B.不受⾮法⼲预原则 C.⼀级复议原则 D.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执⾏的 E.个⼈
1. ⾏政复议的被申请⼈通常是( )。
【答案】 A
【解析】 《中华⼈民共和国⾏政复议法》第⼗条规定: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对⾏政机关的具体⾏政⾏为不服申请⾏政 复议的,作出具体⾏政⾏为的⾏政机关是被申请⼈。申请⼈、第三⼈可以委托代理⼈代为参加⾏政复议。
2. 复议期间可以停⽌执⾏具体⾏政⾏为的条件是( )。
【答案】 D
【解析】 《中华⼈民共和国⾏政复议法》第⼆⼗⼀条规定:⾏政复议期间具体⾏政⾏为不停⽌执⾏;但是,有下列情形之 ⼀的,可以停⽌执⾏:①被申请⼈认为需要停⽌执⾏的;②⾏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执⾏的;③申请⼈申请停 ⽌执⾏,⾏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执⾏的;④法律规定停⽌执⾏的。
2. (共⽤备选答案) A.清洗消毒采⽤符合卫⽣要求的材料 B.配有相应的消毒、防腐、采光、通风等设备设施 C.保持个⼈卫⽣,配戴清洁的⼯作⾐帽 D.采⽤⼩包装,或⽤⽆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E.布局和⼯艺流程合理,能防⽌各种交叉污染 、
1. 对于⾷品⽣产经营⼈员的卫⽣要求是( )。
【答案】 C
2. 对于各种⾷品器具的卫⽣要求是( )。
【答案】 A
3. 对于直接⼊⼜⾷品的卫⽣要求是( )。
【答案】 D
【解析】 《中华⼈民共和国⾷品安全法》第三⼗三条规定:⾷品⽣产经营应当符合⾷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①具 有与⽣产经营的⾷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品原料处理和⾷品加⼯、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 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②具有与⽣产经营的⾷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产经营设 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防⾍、洗涤以及处理 废⽔、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③有专职或者兼职的⾷品安全专业技术⼈员、⾷品安全管理⼈员和保 证⾷品安全的规章制度;④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艺流程,防⽌待加⼯⾷品与直接⼊⼜⾷品、原料与成品交叉 污染,避免⾷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⑤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品的容器,使⽤前应当洗净、消毒,炊 具、⽤具⽤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⑥贮存、运输和装卸⾷品的容器、⼯具和设备应当安全、⽆害,保持清洁, 防⽌⾷品污染,并符合保证⾷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品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贮存、运 输;⑦直接⼊⼜的⾷品应当使⽤⽆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⑧⾷品⽣产经营⼈员应当保持个⼈ 卫⽣,⽣产经营⾷品时,应当将⼿洗净,穿戴清洁的⼯作⾐、帽等;销售⽆包装的直接⼊⼜⾷品时,应当使⽤⽆ 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具和设备;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活饮⽤⽔卫⽣标准;⑩使⽤的洗涤剂、消毒剂 应当对⼈体安全、⽆害;⑪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品⽣产经营者从事⾷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 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3. (共⽤备选答案)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B.《中华⼈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C.《室内空⽓质量卫⽣规范》 D.《护⼠条例》 E.《中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 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的是( )。
【答案】 C
2. 具有最⾼层次法律效⼒的是( )。
【答案】 E
【解析】 我国法律效⼒层次⾼低为:法律的效⼒⾼于⾏政法规、地⽅性法规、规章,地⽅性法规的效⼒⾼于本级和下级地 ⽅政府规章,省、⾃治区的⼈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于本⾏政区域内的较⼤的市的⼈民政府制定的规章。A 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属于⾏政法规。B项,《中华⼈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属于⾏政法规。C项, 《室内空⽓质量卫⽣规范》属于部门规章。D项,《护⼠条例》属于⾏政法规。E项,《中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属于法律。
4. (共⽤备选答案) A.标准差 B.标准误 C.组间均⽅ D.组内均⽅ E.中位数
1. 描述均数抽样误差⼤⼩的指标是( )。
【答案】 B
2. 描述处理组间变异⼤⼩的指标是( )。
【答案】 C
【解析】 A项,标准差⽤于描述个体资料的离散程度。B项,标准误⽤于描述统计量的平均抽样误差⼤⼩。CD两项,为消除 ⾃由度的影响,各部分离均差平⽅和除以⾃由度得到的平均变异指标称为均⽅。组间均⽅可反映不同处理组间的 平均变异,组内均⽅可反映每组内部个体的平均变异。E项,中位数可反映平均⽔平。
5. (共⽤备选答案) A.由县级政府决定 B.由省、⾃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 C.由县级以上地⽅政府报经上⼀级地⽅政府决定 D.由乡级政府即可决定 E.由国务院决定
1. 《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须经 ( )。 【答案】 B
2. 《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封锁⼤、中城市的疫区或者跨省、⾃治区、直 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须经( )。
【答案】 E
【解析】 《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三条规定: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政区域内的甲 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 致中断⼲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6. (共⽤备选答案) A.准备程序 B.现场处理 C.调查 D.必须具备的资料 E.执法处理
1. 与具各处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专⽤包规程要点相对应的是( )。
【答案】 A
2. 与提出现场处理的劳动卫⽣指导意见规程要点相对应的是( )。
【答案】 B
3. 与明确故事危害物及事故原因规程要点相对应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项,准备程序指职业中毒事故处理过程中,准备调查⽤表、采样仪器、个⼈防护设备和参考资料等。B项,现场 处理应边抢救、边调查、边核实、边教育,同时就现场应急处置⼯作等提出指导意见。C项,调查过程需要查明事 故发⽣时间地点、⽣产⼯艺流程及操作、事件发⽣时的状况、可能发⽣中毒的危害物及影响、事故原因等。D项, 必须具备的资料指职业中毒事故处理过程中,需要⽤到或具备的资料等。E项,执法处理指由有关部门对事故处置 的结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处理。
7. (共⽤备选答案) A.条图 B.散点图 C.线图 D.直⽅图 E.统计地图
1. 描述某年某地1000名10岁男童的体质指数频数分布,宜绘制( )。
【答案】 D
2. 反映体重和肺活量之间的关系,宜绘制( )。
【答案】 B
3. 描述某地区快餐店的频数分布,宜绘制( )。
【答案】 E
【解析】 A项,条图指⽤等宽的长条的⾼度表⽰各类别数值⼤⼩,⽐较不同类别的关系。B项,散点图⽤点的位置表⽰变量 的数量关系和趋势,常⽤于描述⼏个变量之间的关系。C项,线图⽤线段的升降表⽰连续性资料随某变量的变化趋 势。D项,直⽅图⽤矩形⾯积表⽰组段的频数,常⽤于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布。E项,统计地图将统计图与地图结 合,⽤于表⽰某些现象在地域上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