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题外话篇:从冷战最后三年采购成本看大猫之殇

印象中最早应该是在光碟上看的壮志凌云。之后在b站还反复重温了多次(感谢以前提供资源的大佬们),而几天前b站又购买了正版的版权,终于竟然又在b站看到了壮志凌云(呃,但是我大会员已经过期了。。。。)!兴奋而又感慨,闲来以此文闲聊下大猫之殇。当然也同时提前预祝壮志凌云2票房大卖。
言归正传,让时间线回到1984年,美国海军的大救星GE公司的F100-GE-400发动机以其推力大,油耗较低,寿命较长,故障较少,可靠性较高等优点为美国海军(一等人)所称道。并将其选为F-14A 升级计划的发动机,同年7月,一等人与格鲁曼签订合同,进行 F-14A 升级计划的全尺寸发展计划,而GE与休斯作为分承包商(一个负责发动机另外一个则负责电子设备)。


F-14A 升级计划的全尺寸发展使用了F110-GE-400 发动机替换了TF30系列发动机,增加了 ALR-67 RWR,同时更新了UHF/VHF 无线电通讯设备并改进了雷达火控系统,取消了翼扇翼套(从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超音速性能),从而降低了成本。

在1986年第一架F-14B进行了首飞并在随后进行了测试,而测试的结果而是让各方非常的满意,F-14B在爬升能力,加速能力,航程与作战半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从这时起,可以意味着F-14可以完全的发挥出它身为战斗机的全部能力。而随即在87年F-14B正式投产,并于88年上舰服役。


而F-14D则是基本上和F-14B同期签订合同进行,87年原型机进行了首飞。F-14D在F-14B的基础上主要更换了AN/APG-71雷达,安装了新式数字化航电及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和新的机鼻双(电视与红外)光电吊舱。还更新了战斗机的自卫系统,换装了诺斯洛普公司的ALR-67 雷达告警接收机(AN/ALR-67(V) 和 (V)2 都是诺斯洛普公司生产的,B型也加装了此设备)【该系统可检测,识别和显示C至J频率范围(约0.5至20 GHz)的雷达和雷达制导武器系统。该系统还可以与机载火控雷达,数据链,干扰器,导弹探测系统和反辐射导弹协调其操作】,以及ALQ-165 机载自卫干扰机。






而这一系列的改进也使得F-14D战力大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强战斗机。而一向吝啬的国会也在89财年批准采购了12架F-14D战斗机,标志着大规模采购的开始。而一向反感大猫的国防部长也不得不妥协,同意了F-14D的新造和升级活动。一项雄心壮志的计划被制定了出来,美国海军拟定全新采购127架F-14D,并将400架老F-14升级至F-14D的标准(称为F-14D(R)),计划将用10多年时间完成,最终将会使得所有现役F-14机队统一为F-14D规格。1990年3月,全新F-14D的生产开始。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冷战的缓和、采购价格过于高昂、其他机型的冲击等各类原因。仅仅不到一年时间,F-14的生产线就永远的关闭了(值得一提的是大猫的生产线并没有活过牢不自破的联盟的解体,冷战的终结)。最终F-14D成了大猫的绝唱,总共也仅仅生产了55架,其中全新建造的为37架,并有18架F-14A升级成为了F-14D(R),这就大猫最后的荣光时刻。

当然我们继续言归正传,来看一看F-14D的那令人又爱又恨的采购价格。

因为F-14D是一款全新的飞机,所以可以看到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的支出相当之高,这部分价格按照常规不计入单价的计算中。在这里把F-14D产品本身以及初始备件纳入单价的计算,则F-14D战斗机89,90,,91财年的单价分别为7930万美元,6821.7万美元,5615万美元(90,91财年单价下降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财年开始采购了升级机)。而如上文所言,F-14D一共购买了55架,其中全新建造的为37架,并有18架F-14A升级。
一般来说升级旧机的成本为新机成本的百分之50左右,故我们以此为标准来估算89-91财年F-14D的平均单价(总和/总采购数量折算)则新机单价约为7838万美元,旧机升级单价约为3919万美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当初ATF(F-22前身)单位造价要求不超过3500万美元,洛马团队在87年估计自己的竞标产品单价严重超标500万美元并对此进行大幅度修改时,成本也不过才4000万美元,而不久后一架F-14D的价格已经足以购买两架计划中的ATF,这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计算方法有差别)。而对比同期空海军其他各类战斗机,F-14D的价格更是贵到离谱。虽然随着采购数量的加大,F-14D和F-14D(R)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但是考虑到生产线以前一直在产F-14A及F-14B和89至91财年新机采购单价一直在7800+/-400万美元来回波动,基本可以认为F-14D的新造机不会有特别大规模的降低,采购单价为7000-8000万美元级别,升级机为3500--4000万美元级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接下来我们就将F-14D与同期采购美国空海军的F-15E,F/A-18C/D,F-16C/D Block 40/42 Block 50/52做一下对比。

F-15E是F-15C/D的深度大改型,改进了F-15的飞控(采用了高权限数字控制增稳),航电,机体,雷达传感器,电子战系统,并更换了发动机(从第135架F-15E开始换装F100-PW-229 发动机。);使其多用途性能大幅度增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多用途战斗机(双重任务)。
就是这样一款美国空军所拥有的最强多用途战斗机,在89,90,91财年的采购单价也高达4124万美元,4365万美元,4251万美元(单价计算方法与F-14D保持一致)。虽然十分昂贵,但是与大猫相比只能相形见绌,若是以7800万美元(大猫的新机均价)作为大猫的单价,那么一架F-14D可以购买1.79---1.89架F-15E。如果按照最初的规划全新采购127架F-14D,并将400架老F-14升级至F-14D的标准。那么这些钱足够空军购买将近620架F-15E,而实际美国空军一共只拥有236架F-15E,并且这些还要在10余年间完成。这对任何国家,就算是美国也是一个颇为疯狂的数字。


而对比同为主力舰载战斗机的F-18C/D。F-18C/D在89,90,91财年的采购单价分别为2974.8万美元,3578万美元,3032万美元(统计方法与F-14D一致)。购买一架F-14D可以大致等价于购买2.6架F-18C/D。这样的数据对比也为日后保持机队规模,而转向于选择一款各项成本更低,各方面性能更均衡的替换战斗机埋下了伏笔。


而F-16系列一向以物美价廉著称就更不用说了,89,90,91财年的采购单价分别为1800万美元,2175万美元,2024万美元。一架F-14D的购买价格可以折合购买约3.9架F-16C/D。

可以说F-14D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都已经高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地步。冷战若是不结束,海军尚且可以用F-14D作为舰队防空而A-12作为远程打击的主力,但是这两个烧钱大户是否不被其他更廉价和多用途的类似F/A-X的项目取代仍然是个未知数。而现实中,冷战终结,危险已然减弱,任务需要转变;同时面对预算和保持机队规模的双重压力;而F-14系列的多用途能力较为贫弱及高昂的采购和使用费用,令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可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新平台的选择势在必行,而这也宣告了大猫之殇。
最后的最后,身为半个猫党的我。来向各位安利一下超级大猫了。而今天要安利的就是ST-21(Super Tomcat - 21),这是稍微有一丁点希望被海军采用的方案。



在雷达传感器方面,采用了全新的PESA阵面和数字化后端。并采用了类似F-15E的高权限数字控制增稳飞控系统取代了原来独立、分布式的模拟式飞行自动控制系统。并改进了电子战系统。并更改了气动设计,增强了挂载能力,增加了内油,并更换了发动机(F110-GE-129的海军型号,429)。可以说实现了等同于F-15C/D到F-15E的一个大过程,性能虽然更上了一层楼。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无论是采购和维护成本都会更上一层楼;同时增重也不可小觑,在91年就预计要比F-14D增重2000磅,而在不久之前预计增重仅为1000磅,至于最终会增重多少,那只会是个未知数。另外和F-14D一样,ST-21可以由旧机升级而来。

现在美国的航空母舰早已是超级大黄蜂一统天下,而F-35C也即将一统江湖,而大猫已经成为永远的传奇,供无数后人缅怀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