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答题思路

2021-05-29 13:46 作者:几深教育陈老师  | 我要投稿

【名词解释】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IS)全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是一个基地组织下属的极端组织,分布在中东的各个国家,其前身是 2006年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伊斯兰国的目标是消除在二战结束后,所创建的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2014年,极端组织的领袖阿布·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把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随后宣布计划发行专属货币。2017年11月伊朗总统鲁哈尼向全国发表电视直播讲话时表示,伊拉克已在军事上终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简答题】简述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兴起的背景

1、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挑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间的论战构成了20世纪80、9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这两派在发展中从最初的相互争论转为了从理论框架到研究层次的趋同。面对这一"新-新合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非主流学派开始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发起挑战,建构主义是当时非主流学派中的重要一支。

2、建构主义自身的理论建设。建构主义的古典根基可以追溯到格劳秀斯、康德、韦伯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派已经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分野。尽管它们还存在大量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是不注重社会的理论,都没有足够重视世界争执中的行为体是社会建构而成的。1989年,奥努弗首先提出建构主义这一概念,起得名源于他的一个核心观点∶行为体与结构是相互建构的。

3、冷战的结束加快了建构主义的兴起。因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没有预见到冷战的结束,而且解释起来都有困难。许多学者认为重视理念和整体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可能更具解释力。

4,温特作为建构主义的领军人物,其1992年的论文和1999年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把建构主义推到了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三足鼎立的地位。


更多国关外交考研考博院校分析、复习资料、考试真题

关注公众号:几深国关外交资料站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答题思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