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发展源于人耳的鉴赏慢慢多样化
贝多芬146、音乐的发展源于人耳的鉴赏慢慢多样化

和弦的定义是什么?——网友提问
…和:见《牛顿35》…
(…《牛顿》:小说名…)
…弦:见《牛顿44》…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欧几里得》:小说名…)
…
本人有几点疑问:
一、和弦一定是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音 组成的么?
…和弦:见《贝多芬109~145》…
…音:见《欧几里得146》…
如果是,那么强力和弦是和弦么?
…强力和弦:见《贝多芬136、什么是重力和弦? 什么是挂留和弦?为什么有这些和弦?》…
二、和弦和旋律的关系是什么?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是旋律决定了和弦,还是和弦限制了旋律?
三、和弦如何命名?
本人是吉他业余爱好者。
自己弹琴时 偶尔会乱按一个和弦弹出来,感觉还不错 但是又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和弦。
…感、觉、感觉:《牛顿120》…
求大神解惑。
…
ForgottenSaga(2016-03-16 11:51,15人赞同了该回答):
…forgotten(英语):v.忘记;遗忘;忘记做(或带、买等);不再想;不再把…放在心上;
forget的过去分词…
1. 一般来说,和弦是3个及3个以上。
当然你可以省略成两个,只不过音响效果差一点。
在这里要先说的是,你听到的单音,其实并不是单音。
一个单音只是某一个频率值比较突出的音,被你听到了,相伴随的还有其他音,例如你听到某一个八度内的1,其实伴随的还有3和5(仅一个八度内),具体原因是一个数学问题。
…度:见《欧几里得24》…
…八度:见《贝多芬51~79》…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原、因、原因:见《欧几里得199》…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关键字可查询“十二平均律”及“泛音列”等专业术语,
…十二平均律:见《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离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两半音等一全音》…
…泛、音、泛音:见《贝多芬49》…
…术、语、术语:见《欧几里得67》…
这里为了好理解就不赘(zhuì)述了。
…理、解、理解:见《欧几里得58》…



所以,你听到1,你再加上3和5,自然会觉得和谐,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因为1这个发出的音,本来就包含其他两个微弱的音,
这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三和弦的来源。




当然了,1和比它高八度的1在一起是最和谐的,甚至和谐到很枯燥。
比如你一直一个单音,高八度低八度伴奏试试…

至于其他的和弦,很明显都不如大三和弦来的和谐。
但是!音乐也发展了那么多年了,有时候音乐的发展完全是源于人耳的鉴赏慢慢多样化。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化: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美~。恶~。电气~。机械~。水利~…见《欧几里得2》…
例如爵士乐,例如纯四度,
…爵士乐:见《贝多芬142》…
[
两音之间音频比数越单纯,两音越协和,反之 两音越不协和。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直观,我们对这种音关系,采用“音程”的概念来描述。
比如同度(一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为1:1;
八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2:1;
五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3:2;
四度音程上两音频比4:3。
这些音程上的两音,都属于“完全协和的音关系”,所以,称这些音程为“纯音程”。
——《贝多芬109》
]
(爵士乐,纯四度)现在大量的影视配乐也在用,
为什么?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
觉得那些奇怪的和声也是“好听”的。
“听一首好听的歌,抓出它的和声,然后再进行“二次创作”,是目前作曲的最佳捷径。
估计没有人没这么做过。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模式其实是一种禁锢(gù)。
特别是当你想创作爵士乐那种随心所欲的旋律时,可能就得先有旋律的灵感,再去考虑怎么配和弦了。
请看下集《贝多芬147、几个和声下去,随便哼哼都可以成歌》”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